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165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残疾人康复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2篇精神分裂症
  • 12篇分裂症
  • 9篇精神分裂症患...
  • 7篇康复
  • 5篇住院
  • 4篇社会功能
  • 4篇住院精神分裂...
  • 3篇抑郁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社区精神分裂...
  • 3篇社区精神分裂...
  • 3篇住院精神分裂...
  • 3篇长期住院
  • 2篇疫情
  • 2篇疫情防控
  • 2篇症状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工作
  • 2篇社区康复
  • 2篇生活质量

机构

  • 21篇上海市嘉定区...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常州市德安医...
  • 1篇西安市精神卫...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1篇张燕华
  • 8篇陈婷婷
  • 4篇班春霞
  • 3篇吴会敏
  • 3篇高红艳
  • 2篇陈翔春
  • 2篇赵晓光
  • 2篇刘欢
  • 1篇李莉
  • 1篇王雅萍
  • 1篇张晨
  • 1篇郭本玉
  • 1篇谭大勇
  • 1篇姜庆伟
  • 1篇沈红艳
  • 1篇费惠慧
  • 1篇张海燕
  • 1篇吴志国
  • 1篇杨志磊
  • 1篇马长林

传媒

  • 5篇中国健康心理...
  • 3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科学生活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工介入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对康复期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今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康复和回归社会提供经验。方法:将110例精神分裂症居家康复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家庭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专业社工的团体介入服务,每月2次。在干预前及干预的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分别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对服务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结束时,干预组有53名完成干预和评估,对照组有50名完成评估。经过专业社工1年的介入,干预组PANSS总分、阳性因子、阴性因子和一般病理得分的分组效应和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274.037,51.623,208.715,129.072;P<0.01),干预组WHO-DASⅡ总分、理解与交流、四处走动、自我照料、与他人相处、家务劳动和社会参与得分的分组效应和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155.897,31.802,18.392,21.960,80.810,24.182,121.051;P<0.01)。结论:社工介入有利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有积极影响。
胡晓龙陈婷婷赵姣文梁哲张燕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社区康复
园艺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干预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园艺治疗活动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共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医疗照护和药物维持,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持续的园艺治疗,每周2次,共3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均参与基线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经过12周持续且全面的园艺治疗服务,SQLS量表总分(F=108.16,P〈0.01)、心理社会量表(F=70.61,P〈0.01)、动力和精力量表(F=76.05,P〈0.01)与症状/副作用量表(F=42.16,P〈0.01)的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各量表得分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园艺治疗活动能显著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好的效果。
胡晓龙张燕华卢艳梁哲赵姣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生活质量
上海市嘉定区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调查上海嘉定区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嘉定区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2 372名使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基本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资料、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GDS-30)评分等。结果 1243名老年人被检出患有抑郁症,发生率10.2%。其中,轻度抑郁224人,中重度抑郁19人。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定期运动、业余爱好、睡眠情况、健康状况、生活自理水平和ADL之间社区老年人抑郁检出情况的差异显著(P<0.05);不同饮食习惯之间老年人抑郁检出情况的无明显差异(P>0.05)。3抑郁症状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5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分别为:有无配偶、文化程度、健康状况、ADL量表评分和年龄。结论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多因素的影响,应建立老年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立足于这些影响因素,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
赵姣文刘欢高红艳班春霞张燕华沈红艳谭大勇潘婷吴会敏赵晓光
关键词:抑郁社区老年人
不要被羞耻感摧毁你的自尊
2024年
有一类情感排在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能量层级理论最底层,它能让人瞬间坠入深渊,这就是——羞耻感。羞耻感是一种痛苦的情感,常因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或状况中有一些不光彩、不得体的事情而产生。美国精神病学家埃里克森说:“羞耻的人想要阻遏全世界投向他的目光,来消除对他暴露的关注。他恨不得戳瞎世界的双眼。”羞耻的人往往伴随一系列生理反应,如低头、脸红、逃离等。你有过深深的羞耻感吗?来看看以下场景。
张燕华陈婷婷
关键词:埃里克森羞耻感生理反应
园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感与缺陷感的改善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讨园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感和缺陷感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园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园艺治疗组增加12周园艺治疗,每周2次。在干预前及12周,用缺陷感量表(FI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量受试者缺陷感程度及幸福感程度。结果:12周后,园艺治疗组的FIS和GWB[(95.1±5.4)vs.(89.3±4.5),(68.2±6.1)vs(65.6±5.3)得分高于对照组得分(均P<0.05);园艺治疗组干预12周后的FIS得分[(95.1±5.4)vs(89.2±5.4)]和GWB[(68.2±6.1)vs(65.6±6.4)得分高于干预前(均P<0.001)。结论:规范的园艺治疗对降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缺陷感和提升总体幸福感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胡晓龙梁哲张燕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幸福感康复
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长期滞留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操作化的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长期滞留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依据文献研究、德尔菲法、AHP层次分析法,开展2轮专家函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权重,据此形成临床评估表,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效度检验。结果:两轮函询,专家判断系数、熟悉系数、权威系数均值分别为0.8490、0.8800、0.8645,专家意见协调系数(W)分别为0.429、0.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经一致性检验(CR<0.1),得出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基础人口学特征、精神疾病病情、社会支持状况)、24个二级指标和7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各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232、0.183、0.5937。形成临床评估表,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样本(n=88)住院天数与长期滞留风险评分具显著相关性(r=0.695,P<0.01)。结论:综合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及AHP层次分析法,可筛选确定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长期滞留的风险因素,由此形成的评估表具有良好效度与操作性,可为精神科开展临床路径,优化临床管理服务提供依据。
陈婷婷梁哲赵姣文张燕华胡晓龙
关键词:长期住院
药源性抑郁被引量:2
2013年
探讨导致药源性抑郁的常见药物和可能原因以及药源性抑郁的识别、治疗等,提醒临床医生注意药源性抑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陈翔春张燕华吴彦
关键词:药源性抑郁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C)对长期住院(≥12个月)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估,以CDSS-C总分是否≥6分,将患者划分为伴抑郁组58例和非抑郁组142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伴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抑郁组在女性构成比、探视频率〈1次/月、抗精神病药单药治疗率、合并苯海索或苯二氮艹卓类药、有自杀意念构成比、阳性症状量表(SAP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总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P〈0.05或P〈0.001);主要探视人为I级亲属的构成比及平均住院周期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5或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探视人为I级亲属(OR=0.207,95%CI:0.072-0.591)、探视频率〈1次/月(OR=3.869,95%CI:1.332-11.239)、有自杀意念(OR=9.256,95%CI:3.191-26.854)是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01)。结论:探视人(I级亲属)、探视频率及有自杀意念是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
王雅萍张晨张燕华田源班春霞马长林陆敏陈翔春吴志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影响因素
园艺疗法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索园艺疗法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园艺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园艺组在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的基础上合并12周的园艺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操作检验(CPT)和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估入组患者记忆力、注意力及执行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园艺组PANSS阴性和反应缺乏因子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CST测验的总应答数(Ra)、完成分类数(Cc)、正确应答数(Rc)得分升高,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Rf)、持续性错误(Rpe)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AIS-RC量表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得分,以及CPT测验的CPT1、CPT2、CPT3的成绩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园艺组PANSS阴性、反应缺乏因子,Ra、Cc、Rc,数字符号和数字广度成绩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园艺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力、注意力、执行等认知功能,对促进社区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孔素丽赵姣文张燕华郭本玉高存友
关键词:园艺疗法精神分裂症康复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观察抗精神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筛选我院住院>2年并确诊为慢性精神分裂症,且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维持原抗精神药物治疗,观察组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是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成套测验系统(MCCB)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简明精神病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患者上述量表分值降低或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增强患者认知功能,疗效确切。
吴会敏张海燕赵姣文张燕华班春霞高红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慢性阴性症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