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兵
- 作品数:34 被引量:175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草地贪夜蛾听觉基因Cut和Spalt时空表达分析及其功能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听觉基因Cut和Spalt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在其听器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为草地贪夜蛾的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NCBI数据库上查找并下载草地贪夜蛾Cut和Spalt基因的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检测Cut和Spalt基因在草地贪夜蛾不同发育阶段和成虫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通过RT-PCR技术克隆Cut和Spalt基因的干扰片段,然后采用RNAi和qPCR技术验证干扰效率并观察虫体的发育表型【。结果】草地贪夜蛾Cu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序列相似度最高,为99.19%,Spal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美洲棉铃虫Helicoverpazea序列相似度最高,为97.15%。Cut和Spalt基因在草地贪夜蛾各发育阶段和成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蛹期第7天和成虫头部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设计并扩增获得草地贪夜蛾的Cut和Spalt基因的干扰片段,长度分别为486 bp和317bp。RNAi表明,在幼虫第5龄期干扰可显著降低Cut和Spal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成虫出现听器和翅发育异常的现象。【结论】Cut和Spalt基因的沉默会使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基因表达水平下调并影响成虫听觉器官和翅的发育。
- 何昕峪吴宇王慧敏张爱兵
- 关键词:RNA干扰
- 桔小实蝇幼体及成虫残体DNA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3
- 2012年
- 实蝇类害虫多为国内外检疫对象,其鉴定识别方法主要依据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而传统的形态学识别法对口岸经常截获的幼体及残缺的虫体,则无能为力。本研究以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幼体(卵、幼虫、蛹)以及成虫残体(足、翅、头部、胸部、腹部)为对象,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构建实蝇类害虫快速鉴定技术体系,并以其他4种常见实蝇(包括番石榴实蝇B.correcta、瓜实蝇B.cucurbitae、南亚果实蝇B.tau、柑桔大实蝇B.minax)为对象对该技术体系进行应用验证。结果显示,桔小实蝇幼体以及成虫残体的碱基序列与数据库中靶标种COⅠ基因碱基序列的一致性为99.51%~99.84%,其他4种实蝇相应序列与数据库中靶标种COⅠ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100%,100%,99.81%~99.83%和100%;以邻接法(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靶标种实蝇均与数据库中对应种实蝇聚为一支,且置信度均为100%。以K2-P模型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得出,5种实蝇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597~0.2363,平均为0.1693;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0041,平均为0.0019。这些结果表明,基于DNA条形码的物种识别技术完全可用于口岸截获的实蝇类害虫幼体及残体的准确鉴定。
- 刘慎思张桂芬武强张爱兵王进军万方浩
- 关键词:桔小实蝇DNA条形码幼体
- 刺蛾科昆虫翅脉结构初步分析
- 2024年
- 刺蛾科(Limacodidae)隶属于鳞翅目斑蛾总科(Lepidoptera:Zygaenoidea),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目前已知种类超过1700种,是研究鳞翅目昆虫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类群。昆虫翅脉形态特征研究是探索鳞翅目昆虫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我国部分刺蛾科昆虫翅形态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建立了刺蛾科翅脉结构模型和翅脉地标点,并进行普氏分析,依据其距心值对不同物种的翅脉形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刺蛾科不同物种的前翅形态具有显著差异,体现为代表翅脉M干的6号地标点和代表R3脉、R5脉共柄的10号地标点的距心值在黄刺蛾(Monema flavescens)、窄缘绿刺蛾(Parasa consocia)和中国扁刺蛾(Thosea sinensis)上差异显著(F=4.033,P<0.05);后翅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王宸越韩瑛周振宇吴俊李晶张爱兵
- 关键词:刺蛾科
- DNA条形码技术在田间常见蓟马种类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31
- 2012年
- 蓟马类害虫种类多、体型小,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难以快速准确识别。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通用型引物,以我国田间常见的25种蓟马为靶标扩增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Ⅰ gene,mtDNA COⅠ)基因(约650bp),通过对靶标片段碱基序列的测序及比对分析,以邻接法(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以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结果表明:聚类分析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表现为较长的种间分支和较短的种内分支,每个单系分支对应一个物种,同一物种不同单倍型的最初分支自展值均为100%。25种蓟马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7,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757,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距离的102.1倍;而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没有重叠区域。结果说明基于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用于不同种类蓟马的快速准确鉴别。
- 乔玮娜万方浩张爱兵闵亮张桂芬
- 关键词:缨翅目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系统发育树
- 昆虫几丁质代谢通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几丁质是昆虫外骨骼、气管系统、唾液腺、围食膜以及翅原基等的重要结构性组分。几丁质代谢酶在几丁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发育过程中的精确表达,确保了昆虫几丁质合成及蜕皮等生理过程的正确发生。几丁质代谢途径不存在于植物和脊椎动物体内,因此几丁质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被认为是开发绿色农药的潜在作用靶标。本文综述了昆虫几丁质的代谢途径、代谢酶和代谢途径的调控,及其在害虫防治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前景,以期为昆虫几丁质代谢酶在害虫防治中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王慧敏仝志斌张爱兵杨美玲
- 关键词:几丁质蜕皮害虫防治
- 微型DNA条形码在鱼类识别上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2年
- 本研究选用取自怀柔地区的53头鱼类样品作为实验材料,在经典的形态分类基础上,将其DNA条形码分类与微型DNA条形码分类效果进行比较,探讨微型条码技术在鱼类分类鉴定中的效果.将实验得到的COI序列均分为3段,对全条形码和不同的微型条码构建的进化树(NJ)与形态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全条形码鉴定与形态鉴定基本一致,同时发现了形态鉴定中的2处失误;3段不同微型条码的进化树表明,靠近5’端微型条码与DNA条形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另外两段则效果不佳.说明适当的DNA微型条码可用于鱼类的鉴定,这将有利于鱼类的开发和保护.
- 程鹏张爱兵王忠锁
- 关键词:鱼类分类生物入侵DNA条形码
- 松毛虫的生物防治被引量:10
- 2014年
- 松毛虫是我国针叶林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其周期性的爆发对我国林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松毛虫防治中多采用化学方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化学防治方法却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生物防治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总结了松毛虫习性的基础上,将国内常用的生物防治措施(寄生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质型多角体病毒及利用益鸟)进行了概述。
- 宋韶彬杨聪慧张爱兵
- 关键词:松毛虫生物防治赤眼蜂白僵菌质型多角体病毒益鸟
- 中国东南沿海弹涂鱼科常见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和DNA条形码被引量:15
- 2012年
- 为了探究中国东南沿海海岸线经济开发、海水污染等对该区域生物遗传多样性的潜在影响,本文使用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对从中国东南沿海广东汕头、福建东山、福建云霄、福建泉州、福建霞浦、上海崇明6个地点采集的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odestus)和青弹涂鱼(Scartelaos histophorus)进行种间和种内的遗传学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青弹涂鱼的核苷酸多样性(0.0018)在3个种中最低;青弹涂鱼广东汕头种群的核苷酸多样性(0.0018)比福建云霄种群低;大弹涂鱼的上海崇明种群核苷酸多样性(0.0021)低于其他5个地理种群。物种水平分析表明,3个物种间分化明显,种间与种内遗传距离有明显差异;不同种的单倍型在系统发育树上聚成3个高度支持的独立分支。种群水平分析显示,大弹涂鱼的6个不同地理种群之间有共享单倍型,地理种群间与地理种群内的遗传距离重叠;各地理种群之间的基因流较频繁(Nm>4);青弹涂鱼的分析情况与大弹涂鱼基本一致。大弹涂鱼和青弹涂鱼的单倍型在系统发育树上均呈现多系或并系分布格局,并未按地理位置分成不同的单系群。本研究表明,应及时加强3种鱼类及其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且COI基因对种一级的识别明确可靠,而在地理种群水平的识别则比较困难,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杨帆何利军雷光春张爱兵
- 关键词:COI基因物种鉴定地理种群
- DNA条形码及其在植食性昆虫食性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7年
- 近年来DNA条形码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包括分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发展,促进了进化生物学及生态学的研究,受到高度关注。DNA条形码不仅能够简单地用于物种识别,还可以用于动物食性、食物链及食物网的研究,主要通过提取粪便及肠道内容物的短片段DNA来得到实现。本文阐述了DNA条形码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植食性昆虫食性鉴定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用于植食性昆虫食性鉴定的DNA条形码的选择,最后针对鳞翅目幼虫食性相关研究予以综述。植食性鳞翅目幼虫对农林业有着严重的为害,其营养关系的研究对有害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张晓曼张爱兵
- 关键词:DNA条形码植食性昆虫食性营养关系鳞翅目
- 褐边绿刺蛾幼虫刺毛结构及蛰伤机制初探
- 2022年
- 刺蛾科幼虫是我国常见的农林业害虫之一,其体表长有防御性的有毒刺毛,会伤害接触者,使其产生瘙痒、刺痛、丘疹、红肿、皮炎等症状。本研究利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末龄幼虫的刺毛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将不同刺毛提取物进行小鼠足底皮下注射,测试刺激活性,并使用SDS-PAGE电泳对提取物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褐边绿刺蛾幼虫具有4种结构的刺毛,分别为体刺、棒状体刺、修饰刚毛和微球刺;体刺和修饰刚毛的提取物均能引起小鼠疼痛和红肿反应,修饰刚毛提取物还能引起流涕、分泌眼屎等过敏症状;SDS-PAGE电泳显示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和多肽化合物。研究表明褐边绿刺蛾幼虫刺毛造成的伤害除机械伤害外,还存在沾染、刺入注射、刺入携带毒液3种化学毒害方式,机械伤害与化学伤害协同作用。
- 杨乐乐段琛媛李晶孟凡华曹瑛代先东张爱兵范崇旭
- 关键词:毛虫生物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