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第三脑室注射组胺诱导下丘脑内c-fos的表达被引量:1
- 1998年
- 近年来,癌基因cfos表达法作为一种反映神经功能通路的方法被广泛应用[1],该方法通过显示cfos表达可将受刺激的多级神经元依次显示出来,能较明显地反映出与某一功能有关的神经通路。组胺(HA)作为脑内的一种神经递质,参与对内脏活动和激素分泌等功能...
- 张静程世斌王竹立卢光启
- 关键词:组胺神经通路
- 脑室注射组胺对下丘脑室旁核促皮质素释放激素神经元的作用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观察第三脑室注射组胺对下丘脑室旁核促皮质素释放激素 (CRH)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 :Fos癌蛋白免疫组化LSAB法结合双抗原标记法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结果 :第三脑室注射组胺后 ,(1)下丘脑室旁核F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 (P <0 .0 5 ) ;(2 )室旁核内的Fos阳性神经元中约有 31 78%同时呈CRH阳性反应 ;(3)室旁核CRHmRNA含量明显升高 ,且有量效关系。结论 :中枢组胺可以激活下丘脑室旁核的CRH神经元 ,并使CRH基因表达增加。
- 张静高国全王竹立李朝阳卢光启
- 关键词:组胺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 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被引量:4
- 1999年
- 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综合利用知识能力。围绕这一教学目的,实验课教学在注重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实验教学活动。然而,以往的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以教为主,采用指定的实验指导,让学生按实验指导的要求完成实验,形成实验课仅以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为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在生理学实验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如分别开展了学生实验设计、实验课前课题准备式预习和开放学生实验室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张志方王竹立王庭槐唐二虎张静程世斌张劫许实光刘甘泉
- 关键词:实验教学医学教育教学方法
- 骨肿瘤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1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骨肿瘤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改变。 方法 采用染色体分析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分子杂交技术、PCR SSCP技术、DNA序列分析技术及基因转染技术等对常见骨肿瘤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系列研究。 结果 5 0例侵袭性骨肿瘤瘤细胞普遍存在染色体畸变 ,数目畸变率达86 96 % ,结构畸变率达 93 94% ,但不同肿瘤间存在差别 ;5 3例骨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明显高于正常人 ,且患者染色体脆性部位、瘤细胞染色体高度非随机断裂点与癌基因位点密切相关 ;对 30 5例骨肿瘤p5 3基因和 89例骨肿瘤Rb基因的研究发现 ,骨肿瘤p5 3和Rb基因的异常为多发事件 ,p5 3蛋白积聚和Rb蛋白缺失多见于有恶性倾向的骨肿瘤 ;对 12 4例骨肿瘤相关癌基因 (ras,myc ,fos,bcl 2 ,met等 )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蛋白表达研究 ,发现骨肿瘤可出现多个原癌基因的异常 ,不同骨肿瘤间癌基因的异常存在差别 ;将外源性野生型p5 3基因转导入人骨肉瘤细胞株中 ,可导致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及引起瘤细胞凋亡。 结论 骨肿瘤细胞普遍存在染色体、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 ,骨肿瘤的发生与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变异有关。
- 丘钜世朱全胜王连唐李扬黄琳张萌陈平圣田伟刘巍张静
- 关键词:骨肿瘤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表达
- 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裂殖子表面蛋白2(MSA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裂殖子表面蛋白MSA2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A2,为疟疾核酸疫苗及蛋白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对FCC1/HN基因组DNAMSA2基因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然后走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TG1,再用相同的内切酸酶切和PCR扩增对重组子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出的重组子为编码PCC1/HCMSA2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cDNA3/MSA2。结论编码FCC1/HNMSA2基因片段真该表达质粒pcDNA3/MSA2的构建,为疟疾核酸疫苗及蛋白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 刘彦文余新炳徐劲罗树红方建民张静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聚合酶链反应克隆疟疾疫苗
- 恶性疟原虫FCC1/NH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第2~5区基因的PCR扩增及克隆被引量:1
- 1998年
- 构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1基因2~5编码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P1,为FCC1/HN株MSP1的体外表达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对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基因组DNAMSP1第2~5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用Xhol和Aaal双酶切然后定向克隆入pcDNA3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G1.再用相同内切酶酶切和PCR扩增对重组子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出编码FCC1/HN株MSP1第2~5区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P1。结论编码FCC1/HN株MSPI第2~5区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P1的构建,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1的体外表达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 刘彦文余新炳罗树红方建民张静徐劲
- 关键词: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克隆
- 老年大鼠空间记忆减退与cNOS基因表达变化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从基因表达角度研究原生型NOS(cNOS,包括神经元型nNOS和内应型eNOS)与老年记忆减退发生的关系。方法:用Morris水迷宫将老年大鼠筛选为记忆正常和记忆减退两组,以老年记忆减退大鼠作为老年记忆减退模型;用半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nNOS和eNOS的mRNA含量。结果:(1)海马组织中老年记忆正常组和老年记忆减退组较青年组nNOS和eNOSmRNA含量均下降,nNOS以记忆减退组下降更为显著;(2)小脑组织中老年记忆减退组nNOS和eNOSmRNA含量的下降与老年记忆正常组和青年组均有显著差异。(3)额叶组织nNOSmRNA含量三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eNOSmRNA含量老年记忆正常组和老年记忆减退组技青年组均下降,以记忆减退组下降更为显著。结论:老年记忆减退的发生可能与有关脑区cNOS基因表达下降有关。
- 高国全姚志彬张静马涧泉
- 关键词:衰老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
- 第三脑室注射组织胺增强五肽促胃液素诱导的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 1997年
- 本文探讨中枢注射组织胺(HA)增强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雄性SD大鼠重200~300g,用37℃生理盐水做恒速、连续胃灌流。膈下迷走神经切除后,观察第三脑室或外周给药对五肽促胃液素(G-5)诱导的胃酸分泌及对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影响。结果如下:(1)第三脑室注射1.0μg组织胺增强G-5诱导的胃酸分泌,这作用可为预先肌肉注射苯海拉明8.0μg所阻断。(2)脑室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于(CRF,0.5μg,1.0μg)增强胃酸分泌,且呈量效关系。(3)脑室注射组织胺(1.0μg)提高血浆皮质酮水平。(4)静脉注射小剂量硫酸皮质酮增强胃酸分泌,也呈量效关系。上述结果提示:脑内组织胺H1受体和CRF参与胃酸分泌中枢调节的兴奋机制,传出途径可能与肾上腺释放皮质酮有关。
- 张静王竹立卢光启
- 关键词:胃酸分泌组织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