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明珠

作品数:50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细胞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动脉
  • 9篇心肌
  • 9篇血管
  • 9篇干细胞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血液
  • 7篇血液病
  • 7篇预后
  • 7篇造血
  • 7篇造血干
  • 7篇造血干细胞
  • 5篇心肌梗死
  • 5篇心血管
  • 5篇细胞移植治疗
  • 5篇粒细胞
  • 5篇急性

机构

  • 50篇苏州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昆山市第一人...

作者

  • 50篇徐明珠
  • 22篇蒋廷波
  • 18篇吴德沛
  • 16篇孙爱宁
  • 11篇韩悦
  • 10篇仇惠英
  • 8篇唐晓文
  • 7篇薛胜利
  • 7篇周亚峰
  • 6篇杨向军
  • 6篇金正明
  • 6篇刘跃均
  • 5篇苗瞄
  • 4篇周海侠
  • 4篇傅琤琤
  • 4篇邹操
  • 3篇刘志华
  • 3篇马骁
  • 3篇李红霞
  • 3篇王海鹏

传媒

  • 6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山东医药
  • 3篇白血病.淋巴...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临床荟萃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江苏省第十二...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培门冬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治疗、临床特征及潜在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11月和2022年9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培门冬酶治疗出现CVST的3例ALL患者病史、诊疗经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5~35岁,其中2例为B-ALL患者,1例为T-ALL患者。均于培门冬酶化疗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CVST。培门冬酶治疗期间,2例口服炔诺酮,1例行引产术及清宫术,3例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均有非生理性改变。CVST主要病变部位集中在上矢状窦、横窦及乙状窦,其中1例合并脑出血。发生血栓时,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原Ⅲ(ATⅢ)活性、蛋白C活性和蛋白S活性较前明显下降,D-二聚体明显升高,狼疮抗凝物及抗心磷脂抗体均为阴性。血栓治疗均以抗凝为主,1例行溶栓术。2例无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有肌力减退后遗症。结论ALL患者使用培门冬酶化疗期间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应警惕CVST,CVST诊断主要依靠头颅影像学检查。血栓治疗以抗凝为主,部分患者可行溶栓及介入取栓治疗,很少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第二代孕酮类药物的使用及性激素的非生理性波动可能是CVST潜在的危险因素。
姚振钱崇升曹涵钰张彤彤宫文洁周海侠徐明珠薛胜利
关键词: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培门冬酶窦血栓形成颅内
rhBN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rhBNP组,33例)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BNP(1.5μg/kg静脉推注,再以0.0075-0.0μg/kg·min,静脉微泵注射72h)。在用药前和一周后评估两组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测定血浆脑钠肽(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EF)值,观察患者72h治疗过程中利尿剂用量及血压的变化。结果rhBNP组的心功能疗效较常规治疗组更优(P〈0.05),两组血BNP均下降,rhBNP组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rhBNP组EF值改善(P〈0.05),利尿剂用量更少(P〈0.01)。结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rhBNP能更好的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何志松徐明珠程绪杰蒋廷波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
一种多肽及其载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及其载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首先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的mRNA,所述m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还公开了一种多肽,所述多肽由所述的m...
张弛蒋廷波蒋彬李红霞王海鹏徐明珠张悦陈伟雄杜小娇潘婉倩李徐
文献传递
心房颤动患者诊断到消融时间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诊断到消融时间(DAT)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探讨房颤患者诊断到消融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首次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出院后定期通过门诊或电话对其进行随访。针对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对房颤消融术后未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53例房颤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占37.1%,女性占44.3%,年龄为(62.3±10.21)岁,DAT为12(3,48)个月,术后随访(26.7±16.36)个月,房颤消融术后总体未复发率为8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AT(OR=1.005,95%CI:1.0~1.011,P<0.05)、持续性房颤(OR=1.952,95%CI:1.160~3.385,P<0.05)和女性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房颤伴DAT≤12个月的患者消融术后未复发率明显高于DAT>12个月的患者(84.8%vs.75.7%,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未复发率明显低于阵发性房颤患者(76.1%vs.82.8%,P<0.05),而房颤患者男女间消融术后未复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按照DAT每间隔6个月分成0~6个月组、6~12个月组和>12个月组:阵发性房颤患者3组间消融术后累积未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T 0~6个月组和DAT 6~12个月组未复发率明显高于DAT>12个月组(P<0.05),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持续性房颤患者3组间消融术后的累积未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T 0~6个月组明显高于DAT 6~12个月组和DAT>12个月组(P<0.05),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颤患者尽早接受导管消融有较高的未复发率,阵发性房颤患者在DAT<12个月内、持续性房颤患者在DAT<6个月内接受导管消融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
杨正凯时星宇刘梓瑞路瑜徐明珠周靖孙世坤邹操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
血管内超声在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价值
徐明珠蒋廷波
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可反映血小板功能状态、增生及代谢情况,在心血管疾病中有一定的评估及预测价值。MPV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及肥胖等心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
刘洋蒋廷波王钰徐明珠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体积冠状动脉病变糖尿病血小板功能状态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
IL-39在K562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初步探索IL-39在K562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qRT-PCR检测K562细胞IL-39R及STAT1/STAT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K562细胞磷酸化的STAT1/STAT3及STAT1/STAT3蛋白水平;转录组学测序预测IL-39在K562细胞中调控的mRNA。结果:rIL-39显著促进K562细胞表面IL-39R的表达;IL-39在K562细胞中通过STAT1通路发挥作用;IL-39能够显著调控K562细胞中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一系列生物学过程。结论:IL-39能够直接作用于K562细胞,显著改变K562细胞中的基因转录表达,继而通过STAT1通路发挥抗肿瘤效应,提示IL-39可能以相同方式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
吕康康徐明珠胡博刘跃均
关键词:IL-12K562细胞白血病
血管内超声在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血管内超声(IVUS)在诊断变异型心绞痛(VAP)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临床诊断为冠心病(CAD)患者23例,其中变异型心绞痛患者10例,非变异型心绞痛...
徐明珠蒋廷波
文献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及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CIN的发生。方法收集155例接受PCI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CIN的诊断标准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测量术后48、72 h的肾功能。结果入选155例患者,发生CIN 14例(9.03%);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0.58%,女性为5.88%;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为7.55%;造影剂剂量>100 mL的发病率为33.33%;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为12.73%;CKD 1期CIN发病率为3.28%,CKD 2期CIN发病率为11.84%,CKD 3期CIN发病率为16.67%。两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急性心肌梗死、射血分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尿素氮、血小板计数、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内生肌酐清除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造影剂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饮酒、血肌酐、GFR、造影剂剂量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饮酒的患者CIN的发生率升高。随着GFR水平的下降,CIN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徐明珠蒋廷波周亚峰刘志华杨向军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预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正>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住我院的104例CML患者,中位年龄33.5岁(9-62岁),其中慢性期(CP)8...
孙爱宁吴德沛徐明珠仇惠英唐晓文傅琤琤金正明苗瞄韩悦刘跃均薛胜利王荧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