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洲
-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乳腺癌综合治疗关键技术的建立、规范化及推广
- 王翔张保宁张频冯勤付王昕应建明王淑莲惠周光郑闪叶枫王靖宣立学高纪东张柏林徐晓洲
-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女性癌症中第一位。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近20年来,北京市乳腺癌发病率上升了91%,平均每年增长4.6%。随着诊断技术发展,早期乳腺癌所占比例大幅增加。尽管早期乳腺癌综合治疗...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诊断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8例乳头溢液未扪及肿物患者采用乳管镜置针定位肿瘤位置,选择合适切口切除病变。结果68例肿瘤均完整切除,包括4例恶性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乳房外形无明显改变。68例随访5~24个月,中位数14个月。1例不同导管出现溢液,余无复发。结论经乳管镜置针明确肿瘤位置切除导管内乳头状瘤准确可靠。
- 王靖徐晓洲方仪
-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口选择
- 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组织检查对乳腺微小钙化灶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组织检查和金属丝引导开放手术活组织检查对乳腺微小钙化灶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接受X线立体定位乳腺微小钙化灶活组织检查的患者681例,其中X线立体定位乳腺微小钙化灶真空辅助活组织检查(SVAB) 78例,X线立体定位(金属丝引导)乳腺微小钙化灶开放手术活组织检查603例,所有病例均为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NPBL),BI-RADS分类4类.对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组织检查和金属丝引导开放手术活组织检查的诊断敏感度均为100%,漏诊率均为0.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组织检查存在低估诊断,发生率为12.5%,但在手术所致局部变形发生率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金属丝引导开放手术组,且避免了大量良性病灶的开放手术活组织检查,使77.5%的患者获益.结论 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组织检查是一种准确、安全、便捷的活组织检查方法,可以推荐作为乳腺微小钙化灶(BI-RADS 4类)的首选活组织检查方法,但对于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及各类癌患者,应进一步行开放手术.
- 徐晓洲宋颖张柏林赵燕凤李静杨迅王翔
- 乳管内视镜定位在乳导管解剖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乳管内视镜直视下金属线定位用于引导乳头溢液患者导管解剖手术的价值。方法174例经乳管内视镜确诊为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乳头溢液患者接受了乳导管解剖术,其中68例术前在乳管内视镜直视下,将带倒勾的金属丝送至病灶处固定,并标记体表投影,以定位金属丝为引导实施乳导管解剖术,术中冰冻病理取材循定位导丝寻找病灶;另外106例采用传统的术中置平头针法或经溢液乳孔注射美兰法,作为对照。结果乳管内视镜定位组68例患者中,导管内乳头状瘤64例,导管原位癌4例,恶性率为5.9%,一次性病灶切除率、病理诊断与乳管内视镜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术后无一例发生局部变形。对照组106例患者中,导管内乳头状瘤96例,导管原位癌6例,恶性率为5.7%,乳腺腺病4例,一次性病灶切除率为77.4%,病理诊断与乳管内视镜诊断符合率为96.2%,术后26例发生局部变形。结论乳管内视镜直视下金属线定位引导乳导管解剖术具有定位精确、创伤小、冰冻病理取材准确、无局部乳腺组织变形等优点,既能提高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率,又能减少乳腺组织损伤,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 徐晓洲王靖王仲照张柏林张宏图王翔魏艳辉张保宁
- 关键词:乳管内视镜乳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原位癌
- 乳管内视镜在伴异常乳头溢液乳管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乳管内视镜在鉴别乳管内病变良恶性中的作用及乳管内视镜病变分类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6例乳管内视镜检查中发现的乳管内病变与内镜分型、病变位置和病变数量与病理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自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我们进行了456例乳管内视镜检查,其中325例发现乳管内病变,318例获得病理诊断。在这些病变中,299例经组织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19例为恶性病变。单病灶和双病灶中良性病变比例明显高于多病灶(99.3%vs.45.2%,P〈0.01)。76.2%恶性病变的形态为连续型,1.0%为局限型或断续型(P〈0.01)。位于第一分支后的病变中恶性比例明显高于位于第一分支前者(9.9%vs.0.7%,P〈0.01)。无乳管堵塞的病变乳腺癌的比例高于乳管堵塞的病变(7.9%vs.1.1%,P〈0.01)。此外,Ⅰ、Ⅱ型合计恶性肿瘤比例为3.0%,而Ⅲ型病变中恶性肿瘤比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管内视镜检查对鉴别乳管内病变的良、恶性质具有重要作用。
- 徐晓洲王仲照张柏林王靖魏艳辉张保宁
- 关键词:乳腺肿瘤内窥镜检查乳溢
-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局部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 尹一张频张柏林袁芃王佳玉徐晓洲王翔徐兵河
-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蒽环类
- 核心针活检在乳腺病变诊断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核心针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率和浸润性乳腺癌化疗前、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Her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至2008年4月间进行的516例CNB结果。结果本组所有资料均由两位病理医生独立进行病理学诊断。共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原位癌和叶状肿瘤484例,灵敏度为96.7%。经手术活检证实的假阴性为16例(3.3%)。CNB诊断准确率不受病灶最大径影响(P=0.423)。接受化疗前、后IHC检测的乳腺癌ER、PR和Her2一致率分别为90.3%、76.8%和82.5%。结论CNB是准确、有效的检查方法。受乳腺癌的组织异质性和治疗的双重影响,化疗前后的ER、PR和Her2检测的一致性尚难获得满意结果。
- 张柏林徐晓洲杨迅郑闪王仲照吕宁王翔张保宁
- 关键词:乳腺肿瘤活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
- 芳香化酶抑制剂手术前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1998年—2002年期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乳腺癌发病率已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自Beatson应用卵巢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至今,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 张柏林徐晓洲王翔郑闪吕宁高继东张保宁杨迅
- 关键词:乳腺肿瘤内分泌治疗
- 乳腺癌核芯针穿刺印片与组织学诊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印片细胞学(TIC)与组织病理诊断以及印片免疫细胞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评价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TIC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行核芯针穿刺组织TIC诊断的乳腺肿物患者289例,其中287例有核芯针活检(CNB)病理结果对照,190例有术后病理结果对照.289例中,64例行印片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中52例有CNB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43例有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结果 TIC诊断良性22例,恶性263例,不满意标本4例.假阴性率和不满意率均为1.4%,假阳性率为0.35%.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TIC和CNB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6.2%和95.0%(P=0.601),特异性分别为87.5%和100%(P=0.471),准确率分别为95.8%和95.3%(P=0.8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R、PR和HER-2印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与CNB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6.5%、75.0%和78.8%,与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8.4%、74.4%和75.6%,CNB与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3.7%、74.4%和76.5%,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C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较高,与CNB组织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可以辅助CNB为乳腺肿物患者提供快速的细胞学诊断.印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可以辅助CNB作为新辅助化疗前检测乳腺癌患者受体水平的手段之一.
- 张智慧赵琳琳郭会芹郑闪张柏林徐晓洲潘秦镜张保宁
- 关键词:印片细胞学组织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
- 局部晚期乳腺癌分子病理分型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分子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3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HR+/HER2-型、HR+/HER2+型、HR-/HER2+型、HR-/HER2-型,肿瘤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1.07%、18.84%、38.21%和34.15%,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率为26.05%、28.99%、40.65%、57.14%。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病理缓解率和转移淋巴结数目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分子病理分型与新辅助化疗效果密切相关,新辅助化疗后原发肿瘤的病理反应和转移淋巴结数目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王昕王文彦徐晓洲张柏林王翔
- 关键词:局部晚期乳腺癌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