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晟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 Làdonné:取主体而代之?——马里翁哲学管窥被引量:4
- 2007年
- 徐晟
- 关键词:主体形而上学哲学现象学梅洛-庞蒂胡塞尔
- 当思想史家进入思想史——重提福柯的“间断性”概念
- 2004年
- 间断性是福柯早期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的意义、地位一直的是国内外学界争论的焦点 ,甚至福柯本人也加入了战团。在了解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细心地梳理福柯的著作 ,我们发现他在不同的作品中对这个概念的用法不是完全一样的 ,从而此概念的意义也就呈现为一个变化的过程。因此 ,面对一个“戴面具的哲学家” 。
- 徐晟
- 关键词:福柯哲学思想《词与物》
- 德国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
- 21世纪以来,由于人口老龄化、传统家庭结构小型化、寿命延长和慢性病普遍化等多重因素,中国养老系统中的老年人护理需求增加,如何构建完善一个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护理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德国是世界上较早进...
- 徐晟
-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社会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从范畴到方法--福柯思想方法探微
- 徐晟
- 关键词:伦理学谱系学自我实践
- 脸或者圣像:从列维纳斯到马里翁被引量:2
- 2007年
- 列维纳斯和马里翁都企图重构西方哲学,但是二者采取了不同的道路。马里翁思想在许多地方都体现着列维纳斯的影响,后者对"脸"的确定是马里翁现象学最重要的理论前提之一。所不同的是,在与他者的关系问题上,马里翁认为这张"脸"还是成问题的,它还必须被彻底化为一个"圣像",二者的差异主要不是各自发出什么样的呼唤,而是所引起的效果:接受到脸之呼唤的"我"是受格的,而领会圣像之呼唤的"我"是与格的。
- 徐晟
- 关键词:列维纳斯圣像
- 现象的概念:从康德到马里翁——走向“极端”的现象学被引量:4
- 2008年
- 针对康德提出的现象的可能性条件,也就是四组知性范畴,马里翁描述了四种典型的充溢现象:事件,不可预测的;偶像,无法承受的;肉,绝对的,摆脱一切经验类比的;圣像,不可注视的。它们所代表的充溢现象的四个特征,逐个颠覆了康德的知性范畴,也超越了胡塞尔的视域和建构性的"我"。现象学因此实现了从展示到自身显现的转变,真正坚持了现象的自身显现相对于主体知觉的优先性。
- 徐晟
- 关键词:偶像圣像
- 基于复杂网络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病毒攻击与弹性提升研究
-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通信、计算机以及控制(Communi-cation,Computer,Control,3C)技术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之中,使得传统电力系统逐步演化为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P...
- 徐晟
- 关键词:复杂网络病毒攻击网络安全
- 现象的被给予性与主体的转化
- 让—吕克·马里翁是当代法国新生代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当代最重要的三、四个现代哲学史家之一。此外,他还是德里达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现象学家,其现象学三部曲的第一部《还原与被给予性》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所使用的方法做...
- 徐晟
- 关键词:他者
- 文献传递
- 现象的被给予性与主体的转化——马里翁现象学初探
- 让—吕克·马里翁是当代法国新生代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当代最重要的三、四个现代哲学史家之一。此外,他还是德里达之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现象学家,其现象学三部曲的第一部《还原与被给予性》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所使用的方法做...
- 徐晟
- 关键词:现象学法国哲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