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建
- 作品数:22 被引量:71H指数:3
- 供职机构: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被引量:1
- 2003年
- 曲建
-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管理体制
- 全球制造业布局调整与我国区域开放的新机遇
- 2008年
- 二战后世界制造中心每隔约20年就展开一次全球重新布局,当前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搬迁是第四次调整的具体表现。我国内地和沿海发达城市能否利用好这次机遇,实现在产业关联、产业链条和产业配套等方面联动的格局,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产业发展命运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 曲建
- 构筑深港共同市场
- 1997年
- A.深港经济合作的现状已经为建立共同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深圳从设立特区就开始了与香港的合作.经过十七年历程,深港两地已初步形成了连体城市的格局,香港因素在深圳的增长动力、运行机制、政策选取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深圳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在运行机制方面与香港差距最小.l、深港两地产业合作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1996年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为873.71亿元,约占深圳工业总产值的81.8%,其中约六成为港资企业的贡献.1995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共63家,其中23家为深港合资兴办.
- 曲建
- 关键词:外资银行离岸金融市场区域共同市场金融机构
- 深港西部通道:飞架南北,粤港共荣——“一国两制”下深港大型跨境基建合作的成功先例
- 2019年
- 深港西部通道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法律、两个关税区、两种货币的复杂条件下建成,开创了"一国两制"下内地和香港在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合作的成功先例。
- 曲建彭坚
- 关键词:深港西部通道跨境粤港复杂条件下
- 对我国保税区管理体制模式的探索被引量:11
- 2000年
- 曲建
- 关键词:保税区
- 试论深港交通一体化
- 1995年
- 深圳地处中国大陆的南大门,南接香港,北靠珠江三角洲腹地,西邻珠江口,东濒大鹏湾,与香港陆路接壤22公里,是大陆与香港的唯一陆路通道。随着“九七”香港回归的临近,深港两地的社会经济联系将会更为密切并进而形成经济一体化,深圳作为大陆新兴的港口城市和内地通往香港的交通枢纽,其交通运输发展不仅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全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保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以及更好地利用毗邻香港的优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深圳和香港的交通运输规划应在运输网络、车辆操作、管理体制等方面相互衔接,尽快实现深港交通一体化。
- 曲建刘秉镰
- 关键词:交通运输交通一体化
- 香港与深圳共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国家对深圳港的定位是,近斯作为香港港的补充,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将分担香港远东国际航运中心的任务。在实践中,深港两地港口具高度相关性,共同建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深化两地在全球运输服务体系中的分工合作关系,有利于巩固两港的利益统一体,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 曲建
- 关键词:国际航运中心合作双赢
-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经济特区模式
- 现在从实践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有三大成功的能力可以输出,这一点也是西方人、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接受的。第一大能力是中国的大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能力,这一点大家都承认。第二大能力是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第三大能力是中国产业...
- 曲建
- 关键词:经济特区基础设施产业转移招商引资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笔谈被引量:1
- 2018年
- 2018年10月22—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宣示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步,未来40年,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同时要求广东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办好,担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主动协同香港、澳门做好谋划和落实工作,推动三地发挥综合优势,强强联手。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希望港澳社会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实践,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香港,同心共行取得了辉煌成就,下一个40年,国家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事业将进入新时代。深港两地更应在新时代背景下顺时而为,乘势而上,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更好发展,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为此,本刊特邀五位专家学者就深圳和香港如何奋发有为,敢闯敢试,如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新的重大机遇,如何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做出新贡献进行了研讨。
- 谭刚方舟吴思康李会曲建
- 关键词:粤港澳总书记视察
- 以境外产业园区推动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模式“走出去”被引量:1
- 2018年
- 企业抱团走出去,由制造业的对外投资提升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质量,是已被验证的国外成功经验。将产业链的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外,国内产品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通过生产制造环节的国外转移,带动国内中间产品的出口。我国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证明经济特区是促进企业集群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成功发展模式。为解决我国企业走出去“单打独斗”的困境,形成我国对外投资抱团发展的竞争优势,应推动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模式走出去,将境外产业园区打造为企业抱团走出去的重点平台,强化企业优势、补足环境短板,有的放矢地顺应国际产业转移客观规律。
- 曲建
- 关键词:中国经济产业园区境外经济特区建设国际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