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志宇

作品数:79 被引量:53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化疗
  • 32篇肿瘤
  • 24篇直肠
  • 22篇肠癌
  • 21篇灌注
  • 19篇直肠癌
  • 19篇手术
  • 17篇术后
  • 15篇灌注化疗
  • 12篇乳腺
  • 12篇胃癌
  • 11篇动脉
  • 11篇细胞
  • 11篇腺癌
  • 11篇肠肿瘤
  • 10篇外科
  • 10篇晚期
  • 9篇直肠肿瘤
  • 9篇结直肠
  • 8篇低位直肠

机构

  • 42篇解放军第30...
  • 3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309...

作者

  • 79篇曹志宇
  • 70篇何建苗
  • 64篇蒲永东
  • 58篇杨波
  • 44篇董立国
  • 13篇朱志东
  • 12篇刘卫平
  • 10篇秦荣
  • 10篇吴有军
  • 10篇秦荣
  • 9篇张庆军
  • 7篇张心慧
  • 7篇赵华洲
  • 7篇刘卫平
  • 7篇张博
  • 6篇史玉琪
  • 6篇吕刚
  • 5篇崔科英
  • 5篇王颐
  • 4篇林刚

传媒

  • 26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5篇西南国防医药
  • 5篇第三届全军胃...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2008胃肠...
  • 2篇第四届全军胃...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人民军医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09
  • 6篇2008
  • 16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0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残胃复发癌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评价超选择靶区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残胃复发癌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经术中证实不能手术切除的18例残胃复发癌,术中超选择靶区动脉置泵,术后灌注化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化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肿瘤病灶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稳定2例,恶化2例,有效率为77.8%。肿瘤细胞病理学改变有效率为83.3%。0.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94.4%、66.7%、50.0%和27.8%。结论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残胃复发癌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带癌生存期。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朱志东
关键词:残胃复发癌肿瘤病灶动脉灌注化疗
颈淋巴结结核性脓肿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明确颈淋巴结结核性脓肿不同疗法的优劣。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共53例颈淋巴结核脓肿患者,分别行切开引流脓腔搔刮术和脓肿切除术,对两组治愈率、复发率、住院天数、美观效果和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切开组并发症较切除组低,切除组住院天数、美观效果优于切开组,两组治愈率、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颈淋巴结核脓肿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脓肿较小(直径≤3 cm)首选脓肿切除术,若脓肿较大行切开引流更为安全,对患者而言创伤也更小,也可考虑两者结合的办法。
吴有军秦荣杨波曹志宇蒲永东
关键词:结核性脓肿颈淋巴结切开引流住院天数
动脉内灌注的新辅助化疗在晚期结直肠癌的应用
新辅助化疗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头颈部瘤、骨肿瘤、乳腺癌等实体肿瘤。本文总结了本院收治的46例不能切除的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动脉置泵灌注化疗,效果满意。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分析,笔者认为有效的新辅助化疗使肿...
曹志宇蒲永东何建苗
关键词:动脉内灌注辅助化疗晚期结直肠癌
文献传递
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例晚期乳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术前动脉灌注化疗)28例和对照组(未行术前化疗)28例.利用TUNEL法检...
何建苗蒲永东杨波董立国曹志宇刘卫平
关键词:乳腺癌动脉灌注疗法细胞凋亡基因化疗
文献传递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评价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4 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成 3组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 (Ⅰ组 ) 17例 ,肝动脉灌注化疗 (Ⅱ组 ) 16例 ,门静脉灌注化疗 (Ⅲ组 ) 15例。术后 2周开始化疗 ,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 (5 FU) 5 0 0mg/m2 +丝裂霉素 (MMC) 4mg/m2 +表阿霉素 (EPI) 6 0mg/m2 ,每周 1次 ,2~ 3次为 1个疗程。 3组化疗方案的剂量、频次均相同。结果 肝转移灶治疗有效率 (CR +PR) :Ⅰ组为 76 5 % ,Ⅱ组为 6 2 5 % ,Ⅲ组为 4 6 7%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患者 0 5、1、2年生存率Ⅰ组为 10 0 %、82 4 %和 5 2 9% ,Ⅱ组为 87 5 %、6 2 5 %和 4 3 7% ,Ⅲ组为93 3%、6 0 %和 33 3%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3组患者均无严重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可使局部药物达较高浓度 ,分布更均匀 ,是治疗和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 ,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或门静脉灌注化疗。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杨波董立国朱志东林刚李江刘卫平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灌注肝动脉门静脉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方法:分析28例腹部手术后出现胃瘫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和诱发因素。结果:高龄、接受全麻及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患者发病率高,临床表现、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9周内恢复正常。结论:高龄、麻醉及手术方式、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及精神因素与手术后胃瘫发生密切相关。综合保守治疗是治疗胃瘫的有效方法。
刘卫平蒲永东秦荣杨波何建苗董立国曹志宇
关键词:胃手术术后胃瘫综合征
早期不当进食对胃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胃术后初期患者不当进食情况对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28例胃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发病前进食的情况。结果:28例中,19例有明确的不良进食史,主要表现为进食量过大、进食过快、食物种类多、食物种类更换过快。结论:进食过多、过快是导致患者胃术后胃瘫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原因,应强调术后顺序更改饮食,并早期发现胃瘫表现,以期早期治疗。
秦荣刘瑞军崔科英杨波何建苗董立国曹志宇蒲永东
关键词:胃瘫综合征胃术后进食
单吻合器行低位及超低位前切除术加髂内动脉置泵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使用单个国产吻合器行低位及超低位前切除术加髂内动脉置泵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5月~2009年12月,用单个国产弯管型消化道吻合器行直结肠吻合加髂内动脉置泵化疗治疗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对临床资料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全部吻合成功,术后盆腔复发3例(4.41%),吻合口狭窄2例(2.94%),无吻合口漏和吻合口出血发生。结论:用单吻合器行低位及超低位前切除术加髂内动脉置泵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可行的,其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吻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即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又改善了远期预后。
杨波蒲永东刘斌何建苗董立国曹志宇赵华洲刘瑞军邢雨
关键词:直肠癌国产吻合器保肛术
EphB4、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EphB4受体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4例胃癌组织(胃癌组)和1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对照组)中EphB4、HIF-1α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中EphB4和HIF-1α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2.16%(46/74)和52.70%(39/74),在对照组中,EphB4和HIF-1α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5.38%(2/13)和0%(0/13)。胃癌组织中EphB4和HIF-1α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EphB4、HIF-1α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病理分期关系密切(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关(P>0.05)。与HIF-1α不同,EphB4的表达还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此外,EphB4与HIF-1α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r=0.2091,P<0.01)。结论在胃癌中EphB4、HIF-1α均高表达,其表达程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有关,而且EphB4表达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过表达的EphB4、HIF-1α在胃癌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崔科英蒲永东秦荣何建苗杨波董立国曹志宇宋晶莹刘成龙周会芹
关键词:胃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
化疗联合CIK细胞和树突细胞治疗对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评估化疗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树突细胞(DC)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309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无法手术的Ⅳ期胃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化疗组(n=35)采用FOLFOX4方案,共进行6~10个疗程。CIK细胞和DC细胞治疗联合化疗组(联合治疗组,n=37)除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外,同时诱导培养患者自身CIK和DC细胞,CIK细胞经静脉回输,DC细胞在患者腹股沟、腋下淋巴结附近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大小、细胞免疫指标(外周血CD3+、CD4+、CD8+、CD3+CD56+、CD3–CD56+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Karnofsky评分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结果 7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22个月。单纯化疗组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4例,疾病控制率(DCR)为54.3%(19/35),联合治疗组中CR 1例,PR 9例,SD 16例,DCR为70.3%(26/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3+CD56+、CD3–CD56+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而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Karnofsky评分提高–8~13(–5±10)分,联合治疗组提高–6~15(–3±1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2年生存率(57.1%,20/35)与联合治疗组(64.9%,24/37)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细胞和DC细胞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胃癌的疗效,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是无手术指征的晚期胃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吕刚张庆军史玉琪曹志宇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树突细胞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