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锦清
- 作品数:79 被引量:69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问题意识与调查研究被引量:21
- 2014年
- 一切学术研究都始自问题,所有的理论创新皆源于发问本身。所谓问题就是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引起的心理困惑。据此可将问题分为三类:理论与现实的差异、政策与实践之间的差异、在同类事物比较中的差异。由困惑上升到焦虑不安,这是研究的起点,也就是知困而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排除人们内心的困惑与焦虑,从而得到感悟,这就是佛家所言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人"。要从问题出发来研究课题,进而设计调研框架,要把握"选点"与"进场"两个关键环节,唯此方能通过调研扩大常识,解决困惑。
- 曹锦清
- 集体化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第四次开放时代工作坊由开放时代杂志社与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合作,于2017年6月10日至11日在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召开。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是"集体化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研究"。近十多年来,对集体化时期中国乡村的研究,成了学术界的焦点与热点问题。遗憾的是,一些偏激之论不仅失却学术讨论应有的理性,而且遮蔽了集体化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的丰富内涵,似乎集体化时期的中国乡村社会是一个没有地方传统的均质化的社会,似乎集体化时期的中国农民是没有主体性的农民。我们认为,这种对共和国重要历史阶段的简单化处理,是极为不妥的。本次工作坊旨在从个案研究入手,辨析重大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地方差异,深入集体化时期乡村社会的脉络,呈现集体化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的多元性与主体性,从意识形态的争执中拯救乡村历史。评议、自由讨论及回应环节中发言者的标题为编者所拟。部分发言者的发言内容不在本专题之列,本刊将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后续刊出。
- 行龙李怀印胡英泽曹锦清李放春徐俊忠郝平老田何浩程凯马维强郭永平罗成刘朝华吴铭
- 关键词:中国社会史研究社会研究集体化乡村工作坊
- 论近现代社会的两大价值目标:自由与平等——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目标被引量:2
- 1994年
- 写在法国大革命旗帜上并相继载入各国宪法和诸多人权宣言的“自由”和“平等”权利,本身就隐含着极其深刻的矛盾。不过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人们并没有领悟到“自由”和“平等”这两个价值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为在当时,这两大价值目标具有共同的“敌人”和相近的内容。 最初,“自由”一词是针对“束缚”和“奴役”而言的,那么。
- 曹锦清陈中亚
- 关键词:近现代社会发财致富社会财富分配分配不公经济自由
- 土地家庭承包制与土地私有化被引量:26
- 2009年
-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未来数十年中国农村的发展,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其中农村土地制度是《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国内外部分学者和媒体炒作土地制度,认为中央将进行"第三次土改",可能作出土地私有化的决策。但是,从中央通过的《决定》看,中央在土地制度上仍然保持稳健,继续强调稳定和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本刊组织相关专家,从不同方面就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进行讨论。希望本组讨论有助于深化学界和社会各界对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认识。
- 曹锦清
- 关键词:土地家庭承包制土地私有化《决议》基本经营制度三中全会社会力量
- 女性性资本化现象的社会转型逻辑——以女性性出卖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性经历了漫长的社会文明,逐步和人体其他生理结构分离,并成为超越身体而存在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象。当下的性特别是女性的性出现了去生殖性、资源化、文化化而成为一种资本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性与权力、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的交换,且性本身也成为一种产业和经济存在。女性性资本化何以可能?研究认为社会转型是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隐性推手,社会转型导致的信仰缺失、社会流动加剧、性文化衍变是女性性资本化的催生逻辑。
- 陈荣武曹锦清
- 关键词:社会转型
- 如何理解与破解“土地家庭承包制”的相关问题
- 2012年
- 一、'土地家庭承包制'长久不变问题各地对'土地家庭承包制'长久不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这种不变指的是'土地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长久不变,在村庄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和某个农户的土地配置,因婚丧嫁娶等原因,隔几年就会发生变动。
- 曹锦清
- 关键词:家庭承包制农户
- 基层社会组织生长的政策支持:基于资源依赖的视角被引量:41
- 2014年
-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外部环境提供的必要资源,资源的供给和获取建构着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从这一视角看,我国基层社会组织的生长动力来自市场经济资源、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需求资源的释放,但在现实中却面临着资源不足、过度依赖政府以及非营利性误读导致的政策约束等问题。在国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架构下,政府要有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必须善于把社会组织的资源依赖转化为政策工具,既为社会组织的活力拓宽空间,又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引导规范,进而实现基层社会组织既有活力又可合作的制度目标。
- 马立曹锦清
-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政策资源依赖
- 中国土地制度、农民工与城市化被引量:15
- 2016年
- 自2011年秋季学期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开办"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当代国内外著名学者围绕中国与世界的"农政变迁""发展转型"两大主题阐发其卓越的研究与思考。这一系列讲座包容社会科学研究的多个学科、多种分析视角、多类主题,对于全面认识与理解乡土社会的历史传统、现实处境与未来前景,富有启迪。本刊将陆续刊登这一系列讲座部分演讲者的主题演讲,以飨读者。
- 曹锦清
- 关键词:土地制度城市化农民工社会科学研究历史传统乡土社会
- “社会转型与新农村建设”
- 2006年
- 第一个问题,新农村建设有一个前提条件,在一号文件里有一个很大的判断: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市来带动乡村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这是非常重要的关于中国发展阶段的判断。
- 曹锦清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社会转型乡村三农
- 城镇化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 2009年
- 很多人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土地私有化,农民可以通过出卖土地获得进入城市的第一桶金,我对此不抱乐观态度。只有在城乡接合部,大城市近郊的土地才值钱,离城市越远越不值钱。通过出卖土地换成第一桶金,是城市一些学者的幻想,他们并不了解农村。
- 曹锦清
-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私有化城乡接合部出卖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