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云峰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手术路径
  • 2篇手术系统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可视化
  • 2篇图像切割
  • 2篇配准
  • 2篇钻孔
  • 2篇温度
  • 2篇可视化
  • 2篇空间配准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视觉
  • 2篇骨质
  • 2篇产热
  • 1篇电钻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双平面
  • 1篇体外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5篇马芙蓉
  • 5篇朱云峰
  • 5篇柯嘉
  • 5篇胡磊
  • 3篇张绍兴
  • 2篇栾胜
  • 1篇李倩

传媒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医学会2...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计算机、头部固定支架、粗调被动臂、双平面机器人、CT扫描机和光电导航设备;计算机内还设置有VTKPlatform配准导航平台,它包括图像可视化单元、图...
马芙蓉胡磊张绍兴栾胜朱云峰柯嘉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计算机、头部固定支架、粗调被动臂、双平面机器人、CT扫描机和光电导航设备;计算机内还设置有VTKPlatform配准导航平台,它包括图像可视化单元、图...
马芙蓉胡磊张绍兴栾胜朱云峰柯嘉
文献传递
耳科手术电钻钻孔对骨质产热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电钻类型、钻速、进给速度下进行钻孔操作时,骨质局部温度的变化。方法以新鲜猪肋骨块为试验材料,在连续的两块肋骨块中央自上而下固定热敏电阻3枚。固定肋骨块,旁开中线两侧1.8 mm对称钻孔,分别用耳科手术电钻进行麻花钻-切削钻,麻花钻相同进给速度下不同钻速及麻花钻相同钻速下不同进给速度的钻孔试验。记录钻孔时温度的变化及骨质厚度。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每组试验中两种钻孔方法在升温中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相同钻孔条件下,麻花钻平均升温(31.35±19.88)℃,明显低于切削钻(53.37±20.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5)。使用麻花钻在0.1 mm/s进给速度下,钻速在7000 rpm与31 500 rpm条件下钻孔,其升温的差异无显著性(P=0.074<0.05);在0.56 mm/s进给速度下,7000~31 500 rpm,10 500~17 500 rpm,10 500~24 500 rpm,10 500~31 500 rpm四组条件下钻孔,升温差异无显著性;在10 500 rpm转速下,0.35~0.56 mm/s、0.56~0.90 mm/s条件下钻孔,升温均无统计学差异。电钻通过皮质骨时升温较快,其升温与上方皮质骨厚度呈线性关系。结论麻花钻头在钻孔操作中产热较切削钻低,受现有试验条件限制,钻孔中升温与电钻的钻速与进给速度无明显相关性。
柯嘉马芙蓉朱云峰胡磊
关键词:耳鼻喉外科手术产热温度钻孔皮质骨
双平面机器人辅助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体外安全性研究
目的 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指钻出一条自乳突皮质骨,通过面神经隐窝直达耳蜗的隧道.本研究将评估自主研发的导航引导下利用双平面机器人辅助进行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9侧颞骨尸头标本进行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操作步...
柯嘉马芙蓉朱云峰胡磊张绍兴
不同钻速下电钻钻孔骨质产热的比较
2015年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钻速进行电钻钻孔操作时,骨质局部温度的变化,获取在微创隧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电钻钻孔操作的安全参数。方法采用外形近似的新鲜猪肋骨块,在两块骨块的截面依次安放3枚热敏电阻(Pt100)并固定,分别于皮质骨表面,距离横截面1.5 mm处进行钻孔操作。按照钻速由低至高,人为分为100、1250、7000、10 000、20 000、30000和40 000 r/min,每个钻速重复实验6次,记录钻孔时的温度变化。比较不同钻速钻孔时骨质升温的差异。结果采用100 r/min钻孔时,钻孔局部骨质的平均升温(3.81±1.47)℃,采用1250 r/min钻孔时,骨质平均升温(11.57±4.32)℃,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130);在钻速为7000 r/min钻孔时,骨质升温(18.01±3.62)℃,与10 000 r/min钻速组的(43.09±10.05)℃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当转速高于10 000 r/min时,提高转速后局部骨质升温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使用低钻速100 r/min和1250 r/min进行钻孔操作时,骨质局部升温较小,当钻孔局部要求的温度不能过高时,应选择低钻速进行操作。
柯嘉朱云峰李倩胡磊马芙蓉
关键词:钻孔产热钻速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