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宏达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莎士比亚
  • 3篇朱生豪
  • 2篇重读
  • 2篇来信
  • 2篇感言
  • 1篇调型
  • 1篇新诗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 1篇学者
  • 1篇音律
  • 1篇影评
  • 1篇语篇
  • 1篇韵律
  • 1篇知识女性
  • 1篇莎剧
  • 1篇莎士比亚戏剧
  • 1篇声律
  • 1篇首发式
  • 1篇书信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
  • 3篇嘉兴学院

作者

  • 8篇吴洁敏
  • 8篇朱宏达
  • 1篇富华

传媒

  • 2篇嘉兴学院学报
  • 1篇广播电视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中国莎士比亚...
  • 1篇中国莎士比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南湖文化名人》丛书首发式暨座谈会发言摘要被引量:1
2013年
2012年12月10日,由嘉兴市社科联组织全国专家学者历时3年编撰而成的"嘉兴历史文化研究丛书"第二辑《南湖文化名人》系列正式出版。该丛书是嘉兴市第一次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介绍9位市本级历史文化名人,是推动嘉兴历史文化研究大众化、通俗化的新尝试。现将丛书作者及嘉兴地方文化研究专家在座谈会上的发言予以摘要刊发。
富华朱宏达吴洁敏
关键词:文化名人历史文化专家学者
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的译介思想和成就被引量:18
2005年
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译介过程及其贡献:朱生豪是我国解读说不完、道不尽的莎士比亚的第一人;朱译莎剧质量之高“迄今仍无出其右者”;朱生豪是不屈不挠、立志填补中国文化空白的民族英雄。
朱宏达吴洁敏
关键词: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翻译
朱生豪影评与他的莎剧移植
2021年
对朱生豪的影评观点加以梳理、分析,发现朱生豪不仅是译莎巨子,还是一个“电影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公映的中外名伶名剧,以及银幕上的莎士比亚戏剧,他都一一欣赏,并发表观感。他十分痴迷国际影星嘉宝、卓别林和国内红星阮玲玉,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尤其着重关注演员的精湛技艺和总体突出的舞台效果以及电影、戏剧和莎译的关系;他的唯美主义与平民立场,使他的影评表现出进步的倾向,但在三十年代左翼电影蓬勃发展的上海,他是一个不站队、不选边的独行者、同路人,也是一个重外轻中的追梦青年。
朱宏达吴洁敏
关键词:朱生豪莎士比亚
重读宋清如老师来信感言
2012年
重读清如老师为写作《朱生豪传》给我们的来信,觉得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仍在指导我们、鼓励我们。她是一位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典型知识女性,更是我国现代诗歌史上少有的卓越女诗人,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朱译莎剧的亲密伴侣。她终身服务于中学语文教育事业,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同时也为丈夫生豪的遗愿、遗译,以及朱译莎剧,殚精竭虑,死而后已。悲剧色彩浓郁的朱宋爱情让我们悚然肃然,唏嘘不已。在朱译莎剧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不能忘怀清如老师的谆谆教诲。
朱宏达吴洁敏
关键词:朱生豪莎士比亚书信
重读宋清如老师来信感言
2012年
重读清如老师为写作《朱生豪传》给我们的来信,觉得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仍在指导我们、鼓励我们。她是一位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典型知识女性,更是我国现代诗歌史上少有的卓越女诗人,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朱译莎剧的亲密伴侣。她终身服务于中学语文教育事业,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同时也为丈夫生豪的遗愿、遗译,以及朱译莎剧,殚精竭虑,死而后已。悲剧色彩浓郁的朱宋爱情让我们悚然肃然,唏嘘不已。在朱译莎剧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不能忘怀清如老师的谆谆教诲。
朱宏达吴洁敏
关键词:老师重读五四新文化运动感言知识女性
现代汉语新诗格律探索被引量:1
2001年
文章指出了重建汉诗格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因为古今音系不同 ,汉诗旧格律脱离今人口语 ,走过百年历程的新诗又至今还未形成格律。作者在考察了古诗格律的流变之后 ,发现历来汉诗格律均具音律、声律、韵律三大要素 ,只是各有不同格式而已 ;为此 ,提出新诗应根据现代汉语节奏规律 。
吴洁敏朱宏达
关键词:音律声律韵律新诗格律
情韵朗读模式的形成和言语认知发展的深化被引量:9
2009年
情韵朗读模式是在表层朗读和节律朗读基础上增加了超常韵律特征而形成的一种能表情达意的语音链,它的形成过程也是认知结构改造或重建的过程。读者从领悟文本获得主观体验,到因声求气、声情合一的朗读表达,最后完成生理激活而传递感情信息,使读者、听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实验证明,特定的超常韵律和相应的感情状态都可反复。随着时空的变化和读者对文本领悟的不断加深,情韵朗读的认知发展还会产生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不同阶段都是前一认知阶段的延伸,又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与深化。所以,情韵朗读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成分的复合认知发展过程。它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还能使读者和听者在认知世界的同时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语音合成与识别的感情度。
吴洁敏朱宏达
汉语奇偶句调型的组合模式被引量:5
2001年
汉语基调由语篇调模和句调调型模式组成。本文主要探讨语篇中句调调型的组合模式。汉语句调有平调、升调、降调、凹调和凸调 5种调型。句群中的句调调型之间有一定的组合模式 :在偶句调型中有往复、对立、回环三种扬抑律周期模式 ,在奇偶句调型之间又有“奇—偶、偶—奇、奇—偶—奇、偶—奇—偶、奇—奇—奇” 5种组合模式。句调调型的组合层次和停延层次相同。奇偶句调型组合模式可以说是汉语散文、口语节奏的内在呈现。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
吴洁敏朱宏达
关键词:汉语语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