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昊平
- 作品数:33 被引量:23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LMX1A和PAX1基因甲基化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8
- 2015年
- 背景与目的:DNA甲基化是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常见的表观遗传改变。本研究旨在检测同源盒转录因子1ɑ(LMX1A)基因和配对盒基因家族PAX1基因在浸润性宫颈鳞癌(invasive cervical cancers,ICC)组织中的甲基化水平,评估其作为分子标志物用于区分各级别宫颈病变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在32例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low-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CIN)、34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CIN)、27例ICC病变宫颈组织和28例慢性宫颈炎为正常对照组(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LM)中,采用巢式PCR和焦硫酸测序(pyrosequencing)技术定量分析LMX1A基因的6个位点和PAX1基因的9个位点的甲基化。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计算获得上述基因的甲基化检测用于诊断各级别宫颈病变的准确性。结果:宫颈癌中的LMX1A基因6个位点的甲基化平均水平为14.36%,明显高于HG-CIN病变的4.70%、LG-CIN病变的5.05%和NLM的4.53%(P<0.01)。宫颈癌中PAX1基因9个位点的甲基化平均水平为41.97%,明显高于HG-CIN的10.21%(P<0.01);而后者又明显高于LG-CIN的5.55%和NLM的4.92%(P<0.01)。检测LMX1A基因甲基化和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鉴别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3(P=0.104)和0.883(P<0.001)。经ROC曲线下面积计算获得最佳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的界定值为20.50%,其诊断浸润性宫颈癌的灵敏度为81%、特异度为93%。当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界定值为9.58%时,其检测浸润性宫颈癌的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84%。结论:定量分析宫颈组织中的PAX1基因甲基化将有可能作为分子标志物用于浸润癌的鉴别诊断,而LMX1A基因的甲基化检测临床价值有限。
- 陈蔚杨慧娟徐军朱昊平
-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DNA甲基化
- 产前检查对流动人口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产前检查对流动人口足月小样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上海市浦江镇流动人口分娩点成立以来所有住院分娩、产下足月小样儿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动人口足月小样儿产妇年龄偏小,初产妇占64.84%;产前检查覆盖率为95.05%,产前检查不足4次者占59.34%;妊娠并发/合并症前3位为子痫前期21例(11.54%)、缺铁性贫血27例(14.84%)、胎儿宫内窘迫13例(7.14%);新生儿平均体质量(2344.38±132.03)g,娩出胎儿有畸形者7例(3.85%);妊娠并发/合并症多见于产检利用不足者(P=0.007);产检次数与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人口足月小样儿孕产妇妊娠合并/并发症发生率高,新生儿预后相对差,产前检查利用仍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在疑似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产前检查的质量,以做到及时诊断并治疗,改善足月小样儿妊娠结局。
- 陈胜萍朱昊平庄婵娟原晋芳
- 关键词:流动人口足月小样儿胎儿生长受限产前检查
- 新媒体平台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需求识别的探索研究被引量:19
- 2016年
- 从在校学生出发,基于新媒体手机网络平台,以提供服务的可行性、可持续性和隐私保护性为指导原则,我们对于目前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教育新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主要是通过青春健康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定期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相关咨询内容的推送,以"细雨润无声"的方式进行青春健康主动宣教。健康资讯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特殊阶段出现的生理、心理相关的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相关信息为主,带启发性的关注青春期心理健康为辅,并关注时事热点,推送青春健康相关的新视角、新观点和新动态,利用微信平台获取信息的快速性、在学习时间和地点上的便利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用的隐秘性、资源共享性和便利的互动性,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教育新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为今后深化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向和新参考。
- 沈洁陆梅陆珍闵敏张焕玲朱昊平陈科车焱
- 关键词: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新媒体平台
- 女性静脉血栓流行病学和易栓因子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16年
-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sis embolism,VTE)是指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最常见的发病类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DVT)、肺栓塞(PE)、中枢神经系统静脉窦或动脉血栓。VTE具有发病率高、涉及静脉层次广和病因多三大特征,而女性的妊娠期和产褥期这两个特殊时期,因体内血液呈高凝状态而成为VTE的高发期。
- 闵敏朱昊平沈洁陈科车焱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栓塞流行病学女性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静脉血流
- 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 2008年
- 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是前列腺素(PG)E1衍生物,1973年由英国Searle公司(现已并入Pfizer公司)合成,1985年上市后作为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近20年来,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是药物流产的有效方法,单独使用米索前列醇则在稽留流产及死胎之引产、足月妊娠引产、宫腔手术操作前软化宫颈、防治产后出血等方面效果良好。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作一综合性阐述。
- 朱昊平程利南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妇产科足月妊娠引产药物流产伍米非司酮前列腺素
- 上海市高校学生性短信收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高校学生性短信收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大学生科学合理使用现代通讯平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3所本专科院校的38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性短信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持开放、不确定、保守3种性态度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0.7%,34.1%,35.2%。65名被调查者有过性短信行为,其中男生44名,女生21名,51名有恋爱经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态度开放或不确定者要求他人发送私密照给自己和被要求发送私密照给他人的概率分别是性态度保守者的6.18倍(95%CI=1.88-20.34)和1.92倍(95%CI=1.12-3.28),有恋爱经历者发生以上2种行为的概率分别是无恋爱经历者的11.26倍(95%CI=2.35-53.88)和2.32倍(95%CI=1.01-5.35)。结论上海市高校学生收发性短信行为有一定的比例,男性、有恋爱关系和性态度开放是可能的影响因素。
- 闵敏周汝琳沈洁廉启国张焕玲曾燕陆梅陆珍朱昊平车焱
- 关键词:便携式电话
- 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绝经后生殖系统健康的影响
- 2014年
- 以上海市闵行区户籍和常住人口中绝经后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生育期使用的避孕方法分为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组和对照组(体外排精),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共纳入对象2744例,其中宫内节育器组2253例,输卵管组202例,对照组289例。比尔指数宫内节育器组为1.08、输卵管结扎组为0.00、对照组为15.22。和对照组相比,宫内节育器可有效降低女性绝经后生殖系统良性疾病发病风险(χ^2=67.51,P=0.00,OR=0.44,95%CI:0.32~0.59)。logistic回归表明有妊娠史(OR=3.85),有生育史(OR=0.52),生育期使用宫内节育器(OR=0.48),输卵管结扎(OR=1.74),避孕措施使用时间(OR=0.99),避孕失败史(OR=1.74)和计划生育手术史( OR=1.73)为绝经后生殖系统良性疾病的风险因素。宫内节育器作为高效避孕措施可降低绝经后女性生殖良性疾病发病风险。
- 张晓华肖丽萍朱昊平张焕玲
- 关键词:宫内避孕器绝经后期
- 产后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的对照研究
- 2015年
-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后早期产妇肌力的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初产妇112例,其中顺产组(VD)28例、选择性剖宫产组(Sc)32例、潜伏期延长急诊剖宫产组(IPC)28例和活跃期异常急诊剖宫产(APC)组24例.采用盆底生物反馈仪检测产妇产后5d、2、4、5、6、8周的盆底肌力值,并同时观察产后8周时尿失禁的发生情况。以有性生活未产的生育期女性100例盆底肌力值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盆底肌力值范围为40.44~86.46μV。VD组产后5d、2、4、5、6、8周的盆底肌力值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产后8周,VD、SC、IPC、APC组间尿失禁发病率分别为35.7%、9.3%、17.8%、1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组、IPC组于产后第2周,VD组、APC组于产后第5周恢复至对照组范围,且肌力值恢复与时间正相关。SC及IPC组肌力值较其他两种分娩方式高,且尿失禁的发病率较低,对产后肌力影响小。APC组的平均肌力值高于VD组,且尿失禁的发病率低于VD组,提示因活跃期异常而急诊剖宫产对产后肌力影响小于J顷产。顺产及活跃期异常急诊剖宫产可能增加产后尿失禁风险。
- 陈蓓玲胡峥朱昊平
- 关键词: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
- 外来孕产妇产前检查及妊娠结局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1
- 2007年
- 目的研究外来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其与产前检查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至2006年上海市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动人口分娩点住院分娩的7 867份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来产妇年龄偏小,经产妇占一半以上(50.8%);产前检查覆盖率为95.23%,产前检查不足4次者占62.02%;剖宫产率20.52%;新生儿男女性别比118.59:100;产后出血1.08%,胎儿畸形0.31%,巨大儿7.45%。产前检查对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有积极作用。出生性别比的严重失调与产次有显著关系(P=0.001)。结论外来孕产妇缺乏足够的围产期保健,应进一步加强系统的产前检查和质量控制,切实改善外来流动人口的母婴保健状况。应加强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及非法性别鉴定的管理,有效降低外来产妇新生儿出生性别比。
- 庄婵娟黄咏梅朱昊平毛美丽陈胜萍李桂梅吴琴琴
- 关键词:外来流动人口孕期保健产前检查
- 焦磷酸定量化检测配对盒家族基因1甲基化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检测配对盒家族基因1(PAX1基因)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甲基化表达水平,评估其作为宫颈上皮细胞癌变的分子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4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妇科宫颈专科门诊就诊的121例患者的宫颈组织,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分为正常宫颈组(28例)、低级别病变组[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32例]、高级别病变组(病理诊断为CINⅡ或Ⅲ级,34例)和宫颈鳞癌组(27例)。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抑癌基因不同位置的甲基化情况。采用受试者ROC曲线确定宫颈组织PAX1基因甲基化表达水平对宫颈病变的诊断阈值。结果正常宫颈组、低级别病变组、高级别病变组和宫颈鳞癌组间年龄(F=4.31,P<0.01)和高危人乳头瘤毒阳性构成比(χ2=79.43,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宫颈组宫颈组织PAX1基因甲基化定量水平为(4.92±4.45)%,低级别病变组为(5.55±5.05)%,高级别病变组为(10.21±14.39)%,宫颈鳞癌组为(41.97±2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43,P<0.001);两两比较发现,除正常宫颈组与低级别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宫颈组织PAX1基因甲基化定量检测诊断宫颈鳞癌的ROC曲线AUC为0.883,敏感度为81%,特异度为93%,最佳界值为20.55%。宫颈组织PAX1基因甲基化定量检测诊断宫颈鳞癌和高级别病变的AUC为0.680,敏感度为57%,特异度为90%,最佳界值为8.97%。结论焦磷酸测序法PAX1基因甲基化水平定量检测较以往的定性分析有较大优势,对于宫颈癌临床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徐灵杨宝华王立峰屠红徐军朱昊平
- 关键词:DNA甲基化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