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欢欢

作品数:48 被引量:23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护理
  • 7篇老年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衰竭
  • 5篇心脏
  • 5篇住院
  • 5篇慢性
  • 5篇慢性心力衰竭
  • 5篇病人
  • 4篇心肌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力衰竭患者
  • 3篇心衰
  • 3篇循证
  • 3篇术后
  • 3篇慢性心力衰竭...
  • 3篇居家
  • 3篇康复

机构

  • 4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5篇朱欢欢
  • 7篇丁金玲
  • 5篇胡蕾
  • 5篇王瑞红
  • 4篇张建薇
  • 4篇夏颖
  • 3篇李艳
  • 2篇陈雁
  • 2篇管文贤
  • 2篇陈秋菊
  • 2篇陈莉
  • 2篇沈晓菲
  • 2篇陈湘玉
  • 2篇张智
  • 2篇徐美玲
  • 1篇拾中瑜
  • 1篇胡婷婷
  • 1篇姚媛媛
  • 1篇马倩
  • 1篇徐标

传媒

  • 3篇实用老年医学
  • 3篇解放军护理杂...
  • 3篇中国实用护理...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护理管理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现代护理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上海护理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降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伤口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沙袋压迫法进行伤口处理,观察组采用X型加压包扎方法进行伤口处理。结果两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观察组伤口出血、伤口疼痛及肩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采用X型加压包扎不影响电极位置,可降低伤口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孙翠萍丁金玲朱欢欢
关键词:永久起搏器起搏器植入伤口护理伤口出血囊袋血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2021年
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医疗卫生领域也逐步进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二十世纪以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广泛的应用于影像医学、临床医学各学科,显著的提升了疾病诊断的速度与准确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逐步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文章主要就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李艳朱欢欢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
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超负荷早期预警自我评分表的构建及检验
2025年
目的构建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超负荷早期预警自我评分表并进行验证,为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超负荷早期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及质性研究,制订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并赋分,进行信效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100%,专家权威系数0.88。构建的评分表包含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以及36项三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值范围为1~7分;评分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67,内容效度为0.921;ROC分析最佳界点值为28分。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超负荷早期预警自我评分表可靠性较高、科学性较强,可作为简易评分工具,为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快速自我评估容量负荷水平并给出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于文汇朱欢欢陈雁
关键词:居家慢性心力衰竭
实施静音病房管理方案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1年
评价应用静音病房干预措施降低心内科住院环境噪音水平的效果,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者对病房环境的满意度。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心内科8B(静音病房试点病区)和8D病区共80例住院病人,对照组采取心内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采取心内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静音病房管理方案。干预前后,应用情绪调节量表(ERQ)进行问卷调查,通过“317护”平台推送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实施静音病房干预措施后,8B病区在工作时间、夜晚时间、安静时间分贝值均有所降低,且量表结果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音病房的开展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情绪、满意度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值得全院推广。
何佳夏颖朱欢欢鲍雪
关键词:声环境
回肠造口患者高排量及脱水预防管理的证据总结
2024年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国内外关于回肠造口患者高排量及脱水预防管理的证据。方法基于“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关于回肠造口患者高排量及脱水预防管理的证据,检索的数据库包括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美国国立指南库(NGC)、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SIGN)、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RNAO)、国际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协会(WOCNS)、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WCET)、医脉通临床指南网、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JBI)、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2024年4月。结果检索并筛选后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4篇证据总结和1篇临床决策。对纳入文献的内容进行翻译、汇总和整理后,围绕回肠造口高排量定义与危险因素、回肠造口高排量相关预防管理策略、回肠造口高排量脱水相关预防管理策略、回肠造口术后高排量及脱水预防随访策略4个项目,共形成11个类别的19条证据。结论基于“6S”证据模型总结的回肠造口患者高排量及脱水预防管理证据,可为医护人员及医疗决策者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再入院率。
许莹莹裴丹丹陈莉朱欢欢徐美玲翁亚娟沈晓菲
关键词:肠造口脱水术后管理
压力再分布策略在老年人皮肤管理中应用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年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总结压力再分布策略在老年人皮肤管理中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制定基于循证的规范化皮肤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依据“6S”证据资源模型,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专题证据汇总、数据库中关于压力再分布策略在老年人皮肤管理中应用的证据,如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评价,其中指南由4名研究人员进行评价,根据主题进行证据提取、归纳和汇总。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1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1篇临床实践,1篇证据总结,1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从支撑面、静态体位摆放、连续旋转3个方面汇总了7个证据主题,分别为支撑面应用效果、支撑面选择要点、不同类型支撑面适用人群、静态体位摆放原则、体位与倾斜、变换体位、连续旋转的作用和目的,共包括36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压力再分布策略在老年人皮肤管理中的最佳证据,建议临床医护人员结合临床情景、临床资源和病人自身情况,合理应用证据并评价证据应用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马婉秋朱欢欢翁亚娟刘文艳达婧孙璐
关键词:皮肤管理老年人
一种便携式核酸采集试管固定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核酸采集试管固定器,用于固定核酸采集试管,包括上端敞口的储水容器,储水容器内盛放有液体,上端敞口内填塞薄膜,薄膜的中部塞入储水容器的敞口内,边缘置于敞口外并通过胶带与敞口外壁固定,核酸采集试管的下端...
李可欣蔡晓燕朱欢欢
一种口腔清洁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清洁棒,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握持杆以及设置在握持杆前端的连接部,连接部外包裹有海绵层,握持杆的外侧设有挤水组件;挤水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握持杆上的推拉套筒,所属推拉套筒前半部为排水部,排水部周向开...
刘文艳朱欢欢蔡晓艳
揿针(改良式)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揿针(改良式)。;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作为揿针。;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李可欣蔡晓艳朱欢欢马倩周露徐艺菲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肌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评估中国人群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手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发病率,并探究IMH形成的相关预测因素,为STEMI治疗和预后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措施。方法该观察队列研究是在成功心肌再灌注STEMI的患者中进行的,其心脏磁共振(CMR)检查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5.71±2.46)天。分别用T2及T2*显像观察心脏组织中IMH,比较IMH与非IMH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心动图(UCG)及CMR参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心肌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全部入选的90例患者中44例(48.9%)存在IMH。与非IMH组相比,IMH组患者中陈旧性脑梗死和院前口服利尿剂发生率较高,入院时心率偏快、C反应蛋白(CRP)更高、心肌染色评分相对较低(P均<0.05)。相比于非IMH组,UCG表明IMH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增大,CMR可见IMH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心肌梗死体积(IS)/左心室(LV)体积比、微血管阻塞(MVO)范围/LV体积均更大(P均<0.05)。IMH的发生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径向应变(GRS)、周向应变(GCS)、纵向应变(GLS)减弱显著相关(P均<0.05)。IMH组患者更易发生左前降支(LAD)病变,心肌梗死部位更多的出现在前壁、室间隔和心尖部,同时容易合并心包积液和室壁瘤(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IMH与前壁心肌梗死(OR:5.99,95%CI:1.28~27.95,P<0.05)、CMR测量的峰值GLS百分比减弱(OR:1.57,95%CI:1.21~2.03,P<0.05)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OR:4.72;95%CI:1.45~15.38,P<0.05)独立相关。结论在心肌再灌注治疗的STEMI患者中,IMH发生与前壁心肌梗死、GLS减弱、LDLC升高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作为鉴定STEMI患者发生IMH的潜在危险因素,IMH与更严重的梗死和更差的左心室功能相关,更容易合并室壁瘤和心包积液。
李建辉魏璇鲍雪朱欢欢朱欢欢胡婷婷谢峻谢峻谢峻李巧玲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