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炜炯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矿物
  • 4篇光谱
  • 3篇红外
  • 3篇红外光
  • 3篇红外光谱
  • 2篇光谱研究
  • 2篇红外光谱研究
  • 1篇粘土
  • 1篇粘土矿
  • 1篇粘土矿物
  • 1篇水分子
  • 1篇顺磁共振
  • 1篇热泉
  • 1篇资源保护
  • 1篇祖母绿
  • 1篇西藏羊
  • 1篇磷灰石
  • 1篇硫磷
  • 1篇绿柱石
  • 1篇金属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朱炜炯
  • 2篇曹正民
  • 1篇王时麒
  • 1篇秦善
  • 1篇徐海鹏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全国第三届粘...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宝玉石矿产资源
1997年
中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宝玉石资源。中国人用玉可以追溯到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玉期工艺自殷商时代开始至今,历经3000年而不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玉石制品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中国的玉石制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艺术手法,被称为“东方艺术”,享誉世界。玉石制品为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蕴藏着丰富而质地优良的宝玉石资源。
朱炜炯
关键词:宝石资源矿产资源
运用计算机差谱技术剖析混合相粘土的矿物成分
朱炜炯
关键词:粘土矿物光谱分析矿物组合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差谱技术在矿物红外光谱研究中的应用
在矿物红外光谱研究中运用差谱技术可消除其它矿物相谱带的覆盖,鉴定混合相中微量矿物成分,并得到单矿物谱图。本文通过两个实例,介绍计算机差谱技术的特点、操作要点。云南腾冲热泉地区的粘土样品, 用 Perkin-EImer 9...
朱炜炯
文献传递
辽宁岫岩软玉砂矿的成因及资源保护被引量:8
2000年
辽宁岫岩软玉砂矿 (又称河磨玉矿 )是原生软玉矿的次生砂矿床。其玉石质地细腻 ,光泽滋润。作为装饰文化的宝玉石资源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岫岩软玉砂矿的发现和深入研究 ,不仅具有经济意义 ,还具有宝石学、考古学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认为岫岩软玉砂矿属冲洪积类型 ,是第四世纪以来构造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产物。河磨玉皮壳层是表生作用下元素迁移和交换的结果。本文还对宝石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了建议。
徐海鹏丰爱平王时麒朱炜炯邓薇
关键词:资源保护
不同颜色绿柱石的顺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特征被引量:8
1996年
1引言绿柱石(Be3Al2Si6O18)属六方环状硅酸盐矿物,空间群为P6/mcc,晶胞参数c=0.917nm,a=0.921nm。在其结构中,主要的结构单元是六方环Si6O18,其平行基面呈层状排列,环间分别由Al-O6八面体和Be-O4四面体联结,并沿六次轴方向堆垛,形成大的连通性较好的结构通道,在六方环平面上,通道的直径约0.28nm,在两环之间约为0.51nm。天然绿柱石中所含的杂质一般为碱金属、过渡金属元素以及诸如H2O、CO2
秦善曹正民朱炜炯
关键词:红外光谱特征碱金属祖母绿水分子
计算机差谱技术在矿物红外光谱研究中的应用
1991年
在矿物红外光谱研究中运用差谱技术可消除其它矿物相谱带的覆盖,鉴定混合相中微量矿物成分,并得到单矿物谱图。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介绍计算机差谱技术的特点、操作要点。云南腾冲热泉地区的粘土样品,用Perkin-Elmer983型红外分光光度计和3600数据站配合,应用视屏差减程序(Screen Diffe-rence)剥离掉主要组成矿物玉髓的红外光谱后,清晰显示出微量矿物明矾石的单矿物谱。西藏羊应乡热泉地区的岩心经处理后得到的粘粒,用计算机差谱技术进行多次剥离,得到一系列差减光谱,经确定,其矿物相为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石英、钠长石和微斜长石。
朱炜炯
关键词:红外光谱研究矿物相红外分光光度计西藏羊热泉SCREEN
河北綦村铁矿区氟硅硫磷灰石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1993年
本文报道了在国内首次发现的产在河北綦村夕卡岩型铁矿中的氟硅硫磷灰石,它具有六方柱状带双锥面的晶形,呈浅紫色,根据探针成分计算的晶体化学式为(Ca_(9.39),Mg_(0.01),Mn_(0.01),Fe_(0.01),Na_(0.12))_(9.54)[(P_(2.169),Si_(1.936),S_(1.746)_(5.851)O_(24)](F_(1.73),Cl_(0.17)_(1.9)。属于磷灰石—硅磷灰石类质同象系列的中间成员。红外光谱呈现49个吸收频带,其中1148,1040和935cm^(-1)3个醒目的强吸收带分别归属于[SO_4],[PO_4)和[SiO_4)的ν_3振动。DTA曲线显示727℃及1200℃的两个吸热谷;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与美国及日本的硅硫磷灰石基本一致,按六方晶胞指标化a=9.4880,c=6.9082A,v=588.5719A^3,z=1,它形成于500℃以上的温度,经后期的热液蚀变转变成磷灰石、碳磷灰石、滑石和硅灰石膏,它们的微粒集合体交代了氟硅硫磷灰石的表层甚至全部。
曹正民朱炜炯
关键词:磷灰石矿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