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雪梅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校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性状
  • 1篇药材
  • 1篇药材性状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品
  • 1篇栽培
  • 1篇栽培品
  • 1篇生品
  • 1篇注射液
  • 1篇显微鉴别
  • 1篇蒙古黄芪
  • 1篇静滴
  • 1篇过敏
  • 1篇过敏性
  • 1篇过敏性反应
  • 1篇川芎
  • 1篇川芎嗪

机构

  • 2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2篇朱雪梅
  • 1篇陈虎彪
  • 1篇刘靖
  • 1篇赵中振
  • 1篇杨华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静滴川芎嗪注射液引起过敏性反应1例被引量:8
2001年
朱雪梅
关键词:川芎嗪静滴过敏性反应
内蒙古武川县大青山地区蒙古黄芪野生品与栽培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对于黄芪道地产地之一的武川县所产的野生蒙古黄芪和栽培蒙古黄芪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从药材性状、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数据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药材性状方面:蒙古黄芪野生品的根型属于鸡爪型,有分支,表面颜色较深,呈深褐色,皮孔多;栽培品的根型属于直根型,少分支,表面颜色较浅,呈黄白色至浅棕褐色,皮孔少。显微组织方面:蒙古黄芪野生品木栓层由6~14层木栓细胞组成,近木栓层处可见石细胞,木质部导管年轮状不明显;栽培品木栓层由4~9层木栓细胞组成,石细胞不可见,木质部导管大小相间呈年轮状。质量评价方面:野生品中的异黄酮类成分及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均要高于栽培品中的含量。结论:武川县大青山地区所产的野生蒙古黄芪和栽培蒙古黄芪在性状、组织结构上有一定的差异,野生品的异黄酮类及皂苷类成分要优于栽培品中的含量。作者通过对武川县大青山地区野生和栽培蒙古黄芪的的比较研究,为探讨合理保护野生蒙古黄芪资源,加强黄芪栽培技术,开展黄芪的野生抚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刘靖杨华朱雪梅赵中振陈虎彪
关键词:蒙古黄芪野生品栽培品药材性状显微鉴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