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静安

作品数:23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化学工程
  • 6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篇聚丙烯
  • 15篇丙烯
  • 13篇改性
  • 9篇硅灰
  • 9篇硅灰石
  • 7篇改性聚丙烯
  • 6篇塑料
  • 4篇云母
  • 4篇填充改性
  • 4篇玻璃纤维
  • 3篇乙烯
  • 3篇填充改性聚丙...
  • 3篇填料
  • 2篇增强增韧
  • 2篇增韧
  • 2篇填充聚丙烯
  • 2篇尼龙
  • 2篇尼龙66
  • 2篇偶联剂
  • 2篇链段

机构

  • 2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大连轻工学院
  • 1篇青岛化工学学...

作者

  • 23篇朱静安
  • 7篇项素云
  • 4篇王立军
  • 4篇冯之榴
  • 3篇高桂芬
  • 2篇林青松
  • 2篇郭静
  • 1篇林青松
  • 1篇郭静
  • 1篇高桂芬
  • 1篇高俊英
  • 1篇续大义
  • 1篇刘伟
  • 1篇金辉
  • 1篇姜明才
  • 1篇孔繁兴

传媒

  • 3篇塑料
  • 3篇合成树脂及塑...
  • 2篇化学建材
  • 2篇现代塑料加工...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合成纤维
  • 1篇合成纤维工业
  • 1篇纺织学报
  • 1篇辽宁化工
  • 1篇塑料科技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材料科学进展
  • 1篇第九届全国波...
  • 1篇’94秋季中...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6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抗冲高流动改性聚丙烯的力学性能与流变行为被引量:11
1990年
众所周知,聚丙烯(PP)有很多优良的力学性能,但其韧性差,特别是低温下发脆,在目前大型塑料容器薄壁轻量化发展的趋势下,更要求其具有高韧性,同时又具有高加工流动性,改性是通常采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建议采用加有添加剂的PP/EPDM/HDPE三元共混物。采用动态机械分析仪、毛细管流变仪和偏光显微镜对共混物的机械性能、流变行为和结晶形态学进行了测量和研究。
朱静安包全中项素云冯之榴
关键词:聚丙烯改性韧性
可染共混丙纶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研究了共混可染丙纶的可纺性与生产工艺,讨论共混丙纶的染色性及水分特性.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纺丝稳定性优于单纯的聚丙烯,纤维指标正常,具有阳离子染料和分散性染料可染性,纤维保水率高,抗静电性能有所改善.
郭静高桂芬金辉朱静安
关键词:聚丙烯纤维染色性
云母粒径对云母/聚丙烯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1994年
研究了云母填充改性聚丙烯(云母/PP)中云母粒径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云母粒径越小使得云母/聚丙烯材料强度提高越大、断裂伸长率增加,加工流动性变好;同时也促进和有利于聚丙烯结晶过程中的成核作用。
朱静安
关键词:聚丙烯云母粒径助剂
HA-PP改性丙纶流变行为的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对成孔剂(HA)-聚丙烯(PP)改性丙纶的流变行为进行了考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共混HA使改性丙纶表现粘度下降;粘流活化能上升;流变指数值增大;挤出膨化现象变小,可纺性得到改善。
朱静安张华美高桂芬郭静
关键词:成孔剂改性流变性聚丙烯纤维
增强增韧尼龙66工程塑料结晶行为的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采用DSC技术,对增强增韧尼龙66(PA66)进行了结晶行为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金化改性PA66结晶过程中,所填充的玻纤(GF)增强剂起成核剂作用,而共混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丙烯(PP)及其马来酸酐接枝物(gMAH)等增韧剂,使成核作用下降,总的成核作用顺序是:PA/GF>PA/GF/LDPEgMAH>PA/GF/PP>PA/GF/PPgMAH。
朱静安王立军姜明才
关键词:尼龙66DSC聚酰胺66增韧
聚乙烯-硅灰石填充共混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介绍了用偶联剂处理硅灰石粉填充高密度聚乙烯的试睑结果,并与硅灰石、碳酸钙、滑石粉填充共混聚乙烯的性能作了对比,认为硅灰石填充共混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性能较好,硅灰石是一种有开发前途的填料。
项素云包全中朱静安
关键词:聚乙烯硅灰石填料建筑塑料
云母填充改性聚丙烯的研究被引量:13
1994年
对云母填充改性聚丙烯(PP)的研究结果表明,随填充量增加,改性PP的模量明显提高,硬度提高,成型收缩率下降,但强度略有下降,熔体粘度增大,20%(重量)填充量时的综合性能最佳。云母在PP的结晶过程中起异相成核作用。
朱静安刘伟
关键词:聚丙烯云母改性塑料
ESR法测定高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介绍了运用电子自旋探针技术测定高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T50g)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测定了聚氯乙烯(PVC)的Tg,自由基的旋转相关时间τR及旋转活化能Ea。电子自旋探针技术是将含有未配对电子的物质,如氮─氧自由基置入高聚物的非晶相内,探针分子的热运动与高聚物链段的运动发生偶合。通过监测探针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子自旋共振(ESR)谱获得有关高分子链热运动的有用信息。
林青松朱静安
关键词:高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
硅灰石、玻纤复合填充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朱静安王立军
关键词:聚丙烯玻璃纤维硅灰石
电子自旋探针技术研究填充改性聚氯乙烯(PVC)链段运动被引量:1
1996年
采用电子自旋探针技术对加入珠光云母和云母填充改性聚氯乙烯(PVC)的链段运动行为-玻璃化温度Tg及旋转活化能Ea进行研究.实验表明:电子自旋探针HONO在本体系中的刚性极限谱为6.86mT;自旅旋转相关时间在10ns左右,属慢旋转运动范围.并从各ESR谱得:增塑的聚氯乙烯(PVC)玻璃化温度Tg下降;对硬制品以加167mg/g(即20份)增塑剂为宜;珠光云母聚氯乙烯的Ea较低,优于目前大量生产的碱式碳酸铅珠光聚氯乙烯;云母填充改性聚氯乙烯随填充量增加,其玻璃化温度Tg上升,活化能Ea增加.填充量为167mg/g时.加工及使用等综合性能最佳.
朱静安林青松
关键词:聚氯乙烯链段运动聚合物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