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世林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与代谢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杜氏藻
  • 2篇盐生杜氏藻
  • 2篇植株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植株
  • 2篇基因
  • 2篇基因植株
  • 1篇道地
  • 1篇道地性
  • 1篇盐藻
  • 1篇羊茅
  • 1篇氧化还原酶
  • 1篇英文
  • 1篇油菜
  • 1篇油菜菌核
  • 1篇植物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实时PCR
  • 1篇体膜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作者

  • 6篇曹毅
  • 6篇李世林
  • 5篇乔代蓉
  • 2篇黄非
  • 2篇白林含
  • 2篇徐颖
  • 1篇李音
  • 1篇董明奇
  • 1篇孙晓菲
  • 1篇文韬
  • 1篇刘谊
  • 1篇马小珍
  • 1篇李璟
  • 1篇高志强
  • 1篇易秀莉
  • 1篇李茜
  • 1篇熊焰
  • 1篇徐辉
  • 1篇杨舸
  • 1篇陈卫民

传媒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8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盐胁迫下Dslhcb3和cao基因的表达及类囊体磷酸化状态转化被引量:2
2011年
LHCⅡ在在类囊体膜中除了进行光能的吸收和传递之外,在维持类囊体膜的结构,调节激发光能在两个光系统之间的分配,光保护以及对各种环境的适应等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揭示盐藻LHCB在盐胁迫下的作用机制,以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为材料,应用实时PCR的方法和蛋白电泳技术,研究lhcb3和叶绿素a加氧酶cao基因在低盐胁迫下的表达变化,以及盐藻类囊体膜的磷酸化水平和磷酯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盐环境下,lhcb3和cao基因的表达活性都呈降低的总趋势,这可能是盐藻适应不浓度盐环境胁迫的不反应.类囊体膜蛋白磷酸化水平先是降低,之后有所升高.时,发现磷酸酯酶有着相的变化趋势,并在12 h时最高.由此认为低盐条件下,类囊体膜蛋白在前期磷酸化水平的降低与磷酸酯酶活性降低有关,但在12 h后磷酸化水平有所升高,可能是细胞内平衡调节的结果,即磷酸激酶活性增强的结果.
文韬尚慧毅高志强陈卫民李璟李世林乔代蓉曹毅
关键词:盐藻实时PCR磷酸酯酶类囊体膜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盐生杜氏藻DsNRT2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紫花苜蓿遗传转化研究.将从抗逆生物盐生杜氏藻中克隆得到的DsNRT2(编码硝酸盐转运蛋白)导入紫花苜蓿"中苜一号"中,在含50 mg/L的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获得再生苗35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鉴定,得到7株阳性苗,表明DsNRT2基因已整合到苜蓿的基因组中.
李世林杨舸易秀莉马根马小珍李音曹毅
关键词:紫花苜蓿转基因植株
一株高羊茅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对油菜菌核病原菌抗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从高羊茅(Fescue arundinacea)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6株内生真菌,通过抑菌谱的研究发现J24对油菜菌核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有抑制作用.体外对峙实验观察两菌落之间有明显的拮抗带.圆盘滤膜法研究发现其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可以抑制核盘菌菌丝的生长,抑制率达到69%;平板上形成菌核的重量减少率为49.7%,菌核萌发率为69.2%.培养基分割法研究发现可挥发性产物可以抑制菌核的萌发,培养7d菌核萌发率为0.J24在生物防治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对J24进行体外培养及电镜观察,分生孢子长卵形,(4.1~7.2)×(1.2~1.5)μm.初步鉴定为Acremonium alternatum,与高羊茅优势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coenophialum不同。从而发现了一个新的共生体系.
张晓娟李世林吴丽虹徐颖刘谊董明奇曹毅乔代蓉
关键词:高羊茅内生真菌油菜菌核
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及其1,3-PDO的活性测定被引量:2
2006年
从红原取样的酸奶中分离出7株乳酸菌,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依据细菌的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这7株乳酸菌分别属于乳球菌属,链球菌属,乳杆菌属.并且通过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活性检测,发现其中一株具有活性.
张静白林含李世林黄非徐颖李茜乔代蓉曹毅
关键词:乳酸菌3-丙二醇
麦冬道地性的RAPD分析(英文)被引量:7
2006年
通过对分别来自四川、湖北、浙江、上海的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13个居群和两个沿阶草种(Ophiopogon bodinieriLévl和Ophiopogon bockianusDiels)的RAPD分析,研究麦冬的道地性.所用麦冬和两个近缘种同属沿阶草属.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8条引物用作RAPD分析.通过分析获得了504条RAPD带,其中多态性占89.4%.根据距离系数构建了13个麦冬居群和两个沿阶草种的非加权算术平均(UPGMA)树.最大的遗传距离是在麦冬居群和两个沿阶草种间.在麦冬种中,采自四川大学的大叶型与其他居群距离最大.在不同地理分布和不同叶型的麦冬之间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证明RAPD是一个能有效区分麦冬与其他同属物种以及麦冬道地性分析的方法.
雷高鹏乔代蓉熊焰李世林徐柯曹毅
关键词:麦冬RAPD
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同工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同工酶及其基因和重组质粒,所述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同工酶基因来源于盐生杜氏藻,将所制备的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同工酶基因片段克隆至表达载体,即形成重组质粒,将重组...
曹毅乔代蓉白林含徐辉孙晓菲黄非李世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