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军
- 作品数:37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多相胃肠道造影和腹部CT扫描在诊断及评估小肠恶性肿瘤可切除的价值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多相胃肠道造影和腹部CT扫描在小肠恶性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小肠恶性肿瘤 5 0例 ,包括腺癌 16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14例 ,平滑肌肉瘤 5例 ,转移癌 15例 ,先后行多相胃肠造影和腹部CT扫描检查 ,所得图像分别由 3位放射科医师进行评价。结果 5 0例小肠恶性肿瘤多相胃肠检查敏感性 10 0 % ,准确性 88%。CT扫描检查敏感性 94% ,准确性 90 %。两种方法相结合准确性 10 0 %。CT扫描评估手术可切除敏感性 86 % ,不可切除敏感性 85 %。
- 黎凤媛黄霆王云华肖恩华张子曙周顺科刘辉李亚军彭德红杨卉
- 关键词:腹部CT扫描小肠恶性肿瘤可切除性
- DCT成像技术在牙科种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探讨DCT技术用于牙种植的价值。利用带dental软件的螺旋CT扫描18例患者的颌骨种植区,通过DCT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获得种植区的冠状面、矢状面、轴面图像。结果,DCT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种植区颌骨的形态及其相关重要解剖结构,指导人工牙种植手术方案。
- 李亚军罗建光吴汉江史利华胡海舟袁术文
- 关键词:DENTAL牙种植人工牙种植CT成像技术螺旋CT扫描牙科
- 颞骨体层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颞骨体层方法对人工耳蜗的显示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患儿同时行颞骨体层术和耳蜗位片的投照,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植入电极对数。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清晰显示人工耳蜗电极的位置及植入电极个数,2组间无明显差异,与手术结果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颞骨体层术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评价人工耳蜗的X线检查方法。
- 肖立志李亚军胡中军孙剑宁司徒卫军
-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体层摄影术放射摄影术
- SLOT Scan技术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摄片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有技巧地应用一种新的窄缝曝光采集(SLOT Scan)技术对青少年脊柱侧弯摄片质量的提高作用。方法:使用日本岛津公司Sonialvision Safire Ⅱ设备,采用SLOT Scan技术对60例身高1.50米以上的青少年患者进行摄片。通过1次连续的曝光采集所有数据,再利用无缝全景拼接软件对图像缝合。结果:颈、胸、腰骶椎通过无缝拼接能同时在1张X线片上清晰地显示,达到了颈胸腰骶椎一次成像片的满意效果。结论:SLOT Scan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能有效地去除拼接伪影,使全脊柱能同时在1张X线片上完整无缝地呈现,更有利于脊柱外科医生对侧弯的整体观察与计算测量,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的判断。
- 司徒卫军李亚军李佐华胡中军何剑
- 关键词:脊柱侧弯图像后处理技术无缝拼接
- 扩散张量成像对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觉通路白质结构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检查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大脑白质的发育情况,从而探讨其发病机制。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5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均为左眼弱视)及1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正常儿童。方法利用DTI技术进行检查,用基于体素(Voxel)的形态学测量对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中的所有Voxel进行逐个比较;用感兴趣区(ROI)方法定位于视放射,计算左右视放射的FA平均值和Voxel数目,比较其在两组研究对象中的差异,分析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放射的发育情况。主要指标视觉通路白质结构的FA值和Voxel数目。结果左眼弱视患者的右侧枕叶、顶下小叶、颞叶回下及左侧岛叶FA值较正常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而双侧丘脑、叶下神经核团外、额叶,右侧枕中回、中央前回、豆状核、壳核,扣带回FA值较正常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左眼弱视患者左右两侧视放射的Voxel数目,平均FA值和总FA值较对照组均下降,右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总Voxel数目和FA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平均FA值也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组内双侧视放射比较发现左侧视放射Voxel数目,平均FA值和总FA值均高于右侧,除对照组平均FA值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存在多个视觉相关脑区白质FA值的下降,提示屈光参差性弱视存在着视觉通路神经网络结构的异常;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侧视放射FA值和Voxel数目下降,提示此类患者存在双侧视放射的发育不良。
- 肖满意徐静李亚军魏欣彭晓娟贺忠
-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感兴趣区屈光参差性弱视
- 子宫积脓一例
- 2006年
- 黄少宇李亚军何伟雄陈远飞周顺科
- 关键词:子宫积脓阴道流液子宫增大白带常规手术史腹盆腔
- 自发性脊柱硬膜外血肿的非典型MRI表现与鉴别诊断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 提高对自发性脊柱硬膜外血肿非典型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2000年至2008年来院的10例自发性脊柱硬膜外血肿非典型MRI表现进行分析,男7例,女3例;年龄12-64岁,平均32.1岁。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外伤史。常规行矢状位T1WI、T2WI,横轴位T2WI,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血肿呈梭形、椭圆形,位于脊髓的侧后方或后方的硬膜外腔。血肿发生于颈段5例,胸段3例,胸腰段2例。病灶与脊髓之间有一低信号线状影相隔,尤以T2WI显示最佳。血肿范围多在2-4个椎体,总量约5-10ml,均值为(6.9±1.8)ml。在T1WI图像上,6例表现为等信号,4例表现为高信号;在T2WI图像上,6例表现为混杂高信号,4例表现为混杂低信号。5例血肿壁边缘轻度强化。6例血肿MRI信号比较典型。4例血肿MRI信号不典型。活动性出血以及血肿因时间而演变是血肿征象不典型的原因。本组4例误诊的原因:(1)活动性出血所致血肿征象不典型;(2)血肿位于狭窄的腔隙内;(3)临床上无外伤史。结论 根据血肿演变的规律,结合起病时间及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对血肿MRI信号进行分析,有利于对非典型血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肖立志李德泰贺忠刘辉彭德红李亚军
- 关键词:脊柱疾病磁共振成像
-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白质结构变化的扩散张量成像(DTI)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和确定性追踪全脑分析法评估双眼屈光不正弱视儿童脑白质神经纤维结构的异常,并分析其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14例临床确诊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为试验组,14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采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扫描,行常规MRI检查、3DT1WI扫描,及平面回波序列(EPI)扫描得到扩散加权成像。运用确定性追踪法对所有DTI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将研究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纤维束体积及纤维束数目显著改变的纤维束作为感兴趣区,与视力之间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在右侧腹侧通路和背侧通路、右侧视辐射及胼胝体FA值下降,双侧腹侧通路和背侧通路、左侧视辐射、胼胝体体部纤维束体积相比对照组下降,右侧背侧通路纤维束数目相比对照组减少。FA值、纤维束数目和纤维束体积之间,FA值与视力的回归系数最大,纤维束数目和纤维束体积回归系数小,右侧视辐射、右侧腹侧通路及胼胝体体部的FA值与视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86、0.534和0.456,右侧腹侧通路FA值与视力的相关系数最大。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双侧视辐射、双侧腹侧背侧通路及胼胝体体部白质纤维束结构均有异常,可导致屈光不正弱视患者物体识别、空间位置及运动识别能力减退。右侧腹侧通路FA值对视力的影响最大。
- 吴凤鸣李亚军肖满意魏欣郝铸刘锦
- 关键词:弱视屈光不正扩散张量成像
- 运用基于体素的脑形态测量学法检测缺陷型及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灰质结构异常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应用基于体素的脑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ic,VBM)法,比较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灰质结构损害的差异.方法 采用GE Signa TwinSpeed 1.5T超导型MRI成像系统,对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10)、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11)及正常对照(n=15)进行全脑扫描,获取脑解剖结构MR T1图像.随后基于Matlab7.6及SPM5进行优化的VBM数据分析,再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非缺陷型患者的额、顶、颞、枕叶及基底节均有灰质体积下降;而缺陷型患者的灰质下降以广泛及显著的额叶损伤为特征,包括左额内侧回、双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及左侧眶回等多个额叶区域,另外还涉及左颞中回、右颞上回以及右侧脑岛(Cluster≥30 mm^3,P〈0.01).两种亚型患者的比较显示,缺陷型患者在左额内侧回、双侧额下回、右中央前回以及右颞上回等脑区的灰质体积均低于非缺陷型患者(Cluster≥30 mm^3,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结构异质性可能是在共有额叶-颞叶脑区的灰质结构改变的基础上,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的患者各有其特定的灰质下降模式.
- 王晓晟王湘颜莉蓉谭长连司徒卫军李亚军姚树桥
- 关键词:灰质
- 甲状腺相关眼病活动性的影像评估被引量:7
- 2015年
- 影像检查可以无创地显示眼眶结构,定量分析眼内病变,在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活动性及指导治疗方案制订中具有重要意义。A超、B超可测量眼外肌的形态变化。彩色多普勒成像实时显示眶内重要血管的血流信号。CT可显示眼眶结构形态学改变,在评估眼部损害和临床分级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MRI能更准确地评价眼外肌和脂肪的炎症反应。而核素显像技术从分子水平评判TAO的活动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骆永恒李亚军
-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眼外肌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