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足
  • 8篇手足口
  • 8篇手足口病
  • 4篇病例
  • 3篇手足口病重症
  • 3篇手足口病重症...
  • 3篇重症病例
  • 3篇EV71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菌病
  • 2篇标本
  • 2篇病原学
  • 2篇布鲁氏菌
  • 2篇布鲁氏菌病
  • 1篇定性访谈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监测
  • 1篇阳性

机构

  • 11篇平顶山市疾病...

作者

  • 11篇丁增丽
  • 11篇李艳艳
  • 11篇李宗瑾
  • 11篇李向东
  • 11篇谢清梅
  • 6篇马西平
  • 3篇李英

传媒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顶山市2124份人血标本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病动态,掌握布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支持。方法对平顶山市9个县(市、区)布病职业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阳性鉴定,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进行结果判定。结果 2011年-2012年平顶山市共检测布病职业人群2124人,RBPT阳性率为2.45%,SAT阳性率为2.07%,二者阳性符合率为84.62%。2011年阳性率为3.20%,2012年阳性率为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城区和郊县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民族间、职业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顶山市要加强畜间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职业人群防病意识,降低布病发病水平。
李宗瑾谢清梅马西平李艳艳丁增丽李向东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2005—2013年平顶山市其他感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05—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平顶山市2005—2013年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信息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平顶山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21 691例,年均发病率为48.70/10万。市区发病率高于郊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01.013,P<0.01)。发病高峰为6-8月和10月。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7.480,P<0.0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85岁以上人群。6—8月的发病人群以5及5岁以上人群为主,10和11月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平顶山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依据流行特点,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发病水平。
李艳艳谢清梅马西平李宗瑾丁增丽李向东
关键词:其他感染性腹泻
2009—2013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平顶山市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和酶链反应(RT-PCR)或实时荧光RT-PCR的方法,对送检的手足口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型)特异核酸检测。结果平顶山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病例为1 918例,2009—2012年优势病原为EV71,2013年优势病原为CoxA16;不同月份优势病原有所不同;市区和郊县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间病原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不同职业间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0),重症病例与普通病例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EV71比例与重症率呈正相关(r=0.806)。结论平顶山市要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蔓延。
李宗瑾谢清梅马西平李艳艳丁增丽李向东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EV71COXA16
平顶山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现状定性访谈调查被引量:3
2013年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多发疾病[1],有效控制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水平,是儿童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2]。对平顶山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分析手足口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支持。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平顶山市所辖10个县(市、区)疾控中心的流行病科(手足口病主管科室)科长和副科长。
李宗瑾谢清梅李艳艳丁增丽李英李向东
关键词: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定性访谈
平顶山市1035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病原学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掌握平顶山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病原学特征,为平顶山市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T-PCR或实时荧光RT-PCR的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 A16)特异核酸检测。结果在1035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最多(占79.03%),不同性别(χ2=4.47,P=0.107)、年龄组(χ2=0.10,P=0.950)、职业间(P=0.779)原学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症高峰期与低峰期病(χ2=11.32,P=0.003)、和不同年份间(χ2=52.05,P<0.001)原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区与郊县间(χ2=1.42,P=0.493)、高发县与低发县间(χ2=3.93,P=0.140)病原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平顶山市要加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病原学监测,有效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率。
李宗瑾谢清梅马西平李艳艳丁增丽李向东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原学EV71
平顶山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平顶山市2009-2011年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数据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平顶山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0 357例,其中重症病例2 992例,重症病例占病例总数的14.70%。重症病例的发病高峰为3-6月,郊县的重症比例高于市区,2岁以下患儿及散居患儿更易进展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各年重症病例均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应针对重点地区和人群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控制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
李艳艳谢清梅马西平李宗瑾丁增丽李向东李英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
平顶山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空间聚集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将平顶山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乡镇层面数据进行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拟合与检验,分析聚集性特征。结果平顶山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乡镇层面数据不服从Poisson分布(χ2=20.76,P<0.05),服从负二项分布(χ2=7.84,P>0.05)。结论平顶山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具有空间聚集性。
谢清梅李宗瑾李艳艳丁增丽李向东
关键词:POISSON分布负二项分布手足口病空间聚集性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初筛阳性而确认实验阴性标本的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2011-2013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高危人群血清学筛查中初筛假阳性的现状,指导今后布病实验室检测工作。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Plane Test,RBPT)进行初筛,阳性标本再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确诊。结果 33份标本为RBPT初筛阳性SAT确认阴性,假阳性比例为40.24%。各年度间和不同人群间的假阳性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年度=0.89,P=0.64;χ2性别=0.46,P=0.50;χ2年龄=0.94,P=0.63;χ2职业=2.52,P=0.47;χ2民族=1.71,P=0.19)。对其中21份低滴度进行回顾性SAT检测,有2份转阳。结论要对RBPT阳性而SAT阴性的标本进行回顾性检测,进一步规范布病实验室检测,减少漏诊。
李宗瑾谢清梅马西平李艳艳丁增丽李向东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
平顶山市3963例手足口病病例临床信息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手足口病普通、重症病例的临床信息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2011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的3 963例普通和重症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就诊信息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病例在性别、年龄、地区、职业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重症病例在首诊医院构成、首诊是否明确手足口病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病例转诊过程相对复杂;普通病例神经系统症状发生比例低于重症病例。结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对基层首诊医生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李宗瑾谢清梅李艳艳丁增丽李英李向东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2008-2010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重复感染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复感染时间间隔等情况,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手足口病个案数据,筛选重复感染的病例,遵照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计算重复感染的发生率,揭示其感染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以及病例类型和病原学分布的规律与特点。结果 2008-2010年3年间平顶山市发生的16 912手足口病患儿中,感染2次及以上的有221名,重复感染率为1.31%,其中2次感染218例(98.64%),3次感染3例(1.36%)。10个县(市、区)均有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报告;不同年龄组间重复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2.58,P<0.001);重复感染间隔15~805 d,多在2年内发生重复感染;首次发病以轻型居多(94.57%),轻症病例重复感染率1.42%,高于重症病例的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21,P<0.001)。结论 2008-2010年平顶山市存在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病例,最多感染次数达3次,2岁以下病例或首次发病为轻型病例者发生重复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应针对重点人群做好重复感染控制工作。
谢清梅李宗瑾李艳艳丁增丽李向东
关键词:手足口病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