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心理
  • 2篇心理干预
  • 2篇血压
  • 2篇就诊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患者
  • 2篇干预
  • 1篇电刺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理特征
  • 1篇心理治疗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行为疗法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儿童医...

作者

  • 5篇李宏玉
  • 2篇孙百玲
  • 1篇刘洪杰
  • 1篇戴晓莉
  • 1篇路健
  • 1篇李岩
  • 1篇张雪梅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神经源性心律失常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
2003年
神经源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是房或室性期前收缩,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心理干预方法,其以个人的认知过程为目标,通过认知和行为方法纠正认识以达到缓解或消除心理障碍和躯体症状的一种短期心理治疗方法。
孙百玲李宏玉李岩
关键词: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心理治疗
功能性电刺激和划动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心血管适合度的作用
2003年
脊髓损伤(SCI)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训练内容主要限制在上肢耐受性训练及抵抗训练。然而,与上、下肢结合训练相比,单纯上肢训练并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为最高氧耗量较低。因此,下肢锻炼辅以功能性电刺激(FES)并结合上肢锻炼以提高训练效果。复合FES训练的其他作用还包括增加静脉回流,增强心肌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危险,增加外周血流,降低外周血管疾病和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增强骨密度。通过评估3种条件下(上肢锻炼、下肢FES、FES划动)最高功能性氧耗量及心率探讨最大锻炼程度。
李宏玉孙百玲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脊髓损伤心血管疾病
急症就诊高血压患者心理特征被引量:2
2004年
调查急症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精神心理表现,寻找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本文对63例急症就诊高血压患者的精神心理表现进行评估并与59例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急症就诊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门诊就诊患者(t=0.608~2.924,P<0.01~0.05),提示急症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多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异常表现。
刘洪杰李宏玉
关键词:急症高血压心理特征预后情绪障碍
心绞痛患者住院后的负性情绪特征被引量:3
2003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已成为中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许多研究都证实精神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应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了73例心绞痛患者住院后和出院前的负性情绪,研究前者变化的一般规律性。
李宏玉
关键词:心绞痛住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
急诊和门诊就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的观察比较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急诊和门诊就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的特征。方法:将急诊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7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61例为对照组,均行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测试。结果:急诊患者遭遇生活事件频度、正性事件频度、负性事件频度、遭遇事件紧张总值、正性事件紧张值、负性事件紧张值均明显高于门诊组患者(P<0.05,P<0.01)。急诊组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都明显高于门诊组。急诊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门诊组患者(P<0.05,P<0.01)。结论:急诊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前遭遇生活事件频度高、强度大,并有较明显的精神异常,进行治疗时心理干预不容忽视。
戴晓莉张雪梅路健李宏玉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急诊心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