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岩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地方高校能力建设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运动康复
  • 2篇康复
  • 1篇蛋白
  • 1篇电信号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血液学指标
  • 1篇训练大鼠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布
  • 1篇游泳
  • 1篇游泳运动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羽毛球
  • 1篇羽毛球运动
  • 1篇增龄
  • 1篇足踝

机构

  • 6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上海市养志康...

作者

  • 6篇李岩
  • 2篇张胜年
  • 2篇牛文鑫
  • 1篇左群
  • 1篇王乐军
  • 1篇游松辉
  • 1篇陆爱云
  • 1篇于新凯
  • 1篇龚铭新
  • 1篇陈景源
  • 1篇张冉
  • 1篇李磊
  • 1篇许祥刚
  • 1篇马爱迪

传媒

  • 2篇2015全国...
  • 1篇体育科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中国体育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振动训练在运动训练及康复中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振动刺激能提高腱器的活性,其活性的增加能够加强对抗肌活性。在主动肌和协同肌迅速而有力的收缩的同时,腱器的兴奋能使对抗肌及时而有力的收缩阻止主动肌收缩,从而出现肌力增加而同时提高主动肌和对抗肌的柔韧性。其次是肌...
张冉李岩赵鹏
关键词:运动康复
文献传递
微压氧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液学相关指标的影响
研究目的:探讨微压氧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液学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30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3 组:安静对照组(C 组)、大强度耐力训练组(H 组,26.8m/min,10°)和大强度耐力训练后微压氧恢复...
张冉李岩
关键词:大强度耐力训练血液学指标
不同触地模式慢跑的足踝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探究不同慢跑触地模式下足中骨、距上关节面软骨、足底的应力分布特征及足底筋膜与踝关节韧带的受力情况。方法采集8名研究对象在后足触地(rearfoot strike,RFS)和非后足触地(non-rearfoot strike,NRFS)模式下慢跑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选取1例踝关节活动范围在总体1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作为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和载荷,建立三维足踝有限元模型,并予以验证。对2种触地模式下足踝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在不同触地模式中踝关节软骨的接触应力、韧带拉力、足底压力及骨的应力分布。结果距上关节面软骨最大接触应力出现在NRFS的缓冲最低点,峰值为7.41 MPa。在RFS冲击时刻,距上关节面软骨接触应力最小,峰值为2.47 MPa。在RFS冲击时刻,足底压力峰值分布于足底的足跟后方区域,2种模式下足底压力峰值都出现在最大垂直地反力(ground reaction force,GRF)时刻。缓冲最低点的第1主应力最大峰值均出现在舟骨,RFS中更明显。NRFS模式下足底筋膜受力大于RFS模式。结论2种模式距上关节面软骨上接触应力较为均匀,NRFS足底筋膜、楔舟足底韧带和弹簧韧带的受力大于RFS模式;足底筋膜炎人群不宜采取NRFS模式,长期的RFS模式可能会提高舟骨和足跟处的损伤风险。
常桐博李岩牛文鑫牛文鑫
关键词:慢跑有限元分析足踝应力分布
游泳运动和增龄对小鼠骨保护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5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游泳运动和增龄对小鼠骨保护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表明,骨保护蛋白的表达由青年期向成年期增龄过程中出现增加,但由成年末期向老年前期增龄过程中出现下降趋势。运动使骨保护蛋白的表达出现增加,其中,隔日运动对骨保护蛋白表达的影响较每日运动要明显。
左群于新凯陆爱云李岩李磊许祥刚
关键词:游泳增龄骨保护蛋白动物实验
背向行走的下肢表面肌电分析
研究目的:正向与背向行走在下肢功能训练与康复中的作用,无论在临床康复或是运动损伤康复过程中都是非常显著的.有研究显示,在背向行走过程中部分肌肉的激活程度更高,能量消耗也更多;背向行走在运动学上近似于正向行走的反序运动,在...
李岩常桐博张胜年
关键词:运动康复肌电
羽毛球专项运动对踝关节肌肉共收缩活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比高水平羽毛球专项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在等速屈伸踝关节运动中的拮抗肌共收缩水平,探讨羽毛球专项运动对屈伸踝关节运动中拮抗肌共收缩水平的影响作用,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揭示羽毛球专项运动与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的内在联系。方法:受试者以8名高校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作为实验组,10名普通大学生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屈伸踝关节静态最大自主收缩力测试,并以30°/s、60°/s、120°/s、180°/s的角速度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记录实验过程中受试者屈伸踝关节峰值力矩和受试者胫骨前肌、外侧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s EMG)。基于s EMG计算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运动中的拮抗肌共收缩水平。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参数的差异性进行检验(主体内因素:关节收缩角速度;主体间效应:实验组-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在4种角速度下的屈、伸踝关节峰值力矩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背屈峰值力矩的差别尤为明显。实验组受试者踝关节背屈时的拮抗肌共收缩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跖屈时的拮抗肌共收缩水平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的羽毛球专项运动引起踝关节背屈运动的拮抗肌共收缩水平降低,关节净力矩及肌肉收缩效率提高。这些羽毛球运动引起的拮抗肌共收缩活动改变,是在专项运动对人体运动能力的特定需要下,运动皮层及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产生适应性改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拮抗肌活动控制的特定固化模式而产生的。
王乐军陈景源马爱迪游松辉李岩牛文鑫龚铭新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踝关节表面肌电信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