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彩云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混合表面活性...
  • 3篇活性剂
  • 3篇表面活性
  • 3篇表面活性剂
  • 2篇阴离子
  • 2篇离子
  • 1篇低界面张力
  • 1篇渗流
  • 1篇驱油
  • 1篇驱油效果
  • 1篇胶束
  • 1篇胶束形成
  • 1篇非离子
  • 1篇非离子表面活...
  • 1篇非线性渗流
  • 1篇复杂结构井
  • 1篇CMC
  • 1篇超低界面张力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李彩云
  • 2篇翁蕊
  • 2篇张禹负
  • 2篇罗幼松
  • 2篇杨普华
  • 2篇孙志斌
  • 1篇刘永山
  • 1篇宁正福
  • 1篇孙守国
  • 1篇程林松
  • 1篇葛家理
  • 1篇马宏斌
  • 1篇孙福街
  • 1篇罗瑞兰
  • 1篇廖新维
  • 1篇柴利文
  • 1篇李春兰
  • 1篇王家禄
  • 1篇倪学锋
  • 1篇黄世军

传媒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形成及吸附性质研究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形成及吸附性质。 应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不同电解质存在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考察了电解质浓度、种类和温度对混合体系...
李彩云
关键词:混合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驱油效果超低界面张力
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胶束性质被引量:33
2004年
为了研究化学驱中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混合胶束性质,给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色谱分离预测提供必要的参数,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TX 100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考察了电解质浓度、种类和温度对混合体系临界胶束浓度(cmc)和相互作用参数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最低值介于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在相同表面张力下,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浓度低,说明SDBS与TX 100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剂在降低表面张力效率方面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在无机电解质浓度远大于表面活性剂浓度时,SDBS/TX 100混合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可用规则溶液理论来描述,但测试中的温度、电解质浓度和种类的变化对该体系相互作用参数均产生影响,说明规则溶液理论有一定局限性。
孙志斌张禹负李彩云翁蕊杨普华罗幼松
关键词: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胶束性质被引量:9
2004年
为了研究化学驱中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混合胶束性质,为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色谱分离预测提供必要的参数,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酸钠(SLA)以及SDBS和十四烷基苯磺酸钠(STBS)两种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考察了电解质浓度、种类对混合体系临界胶束浓度和相互作用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机电解质浓度远大于表面活性剂浓度时,烷基链长不同的磺酸盐的混合胶束形成性质可用Clint模型描述,而磺酸盐和羧酸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可用规则溶液理论(RST)来描述。对于SDBS/STBS混合体系,添加不同价态的阴离子对混合cmc的影响不同。在相同电解质浓度下,碱性和弱碱性条件使SDBS/SLA混合体系的cmc变化不大,但与中性相比下降很大;在碱性条件下,其值随组成的变化不大;在中性条件下,cmc的变化与碱性条件相比要大一些;在各种电解质浓度下,用规则溶液理论计算出的SDBS/SLA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皆为负值,表明混合胶束两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的作用是相互吸引的。在相同表面张力下,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浓度低,因此,SDBS与SLA混合表面活性剂在降低表面张力效率方面能够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
杨普华翁蕊罗幼松孙志斌张禹负李彩云
关键词:混合表面活性剂CMC
复杂结构井开发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程林松李春兰宁正福李彩云孙福街葛家理王家禄柴利文孙守国马宏斌刘永山廖新维黄世军倪学锋罗瑞兰
“复杂结构井开发新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属地学科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二级学科,本项目科研成果主要包括:第一,针对我国复杂油气田特点,运用传统的物理模拟方法、油藏工程方法、解析解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裂缝井、水平井...
关键词:
关键词:复杂结构井非线性渗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