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泉 作品数:12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邢台市眼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早期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一例 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23岁。、凶自幼双眼视物不清,视力逐渐下降1年而于2010年9月6日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有眼0.1—2.0D0.2,左眼0.1—2.0DS0.2,双眼眼前节来见异常,玻璃体透明。双眼复方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散瞳后查眼底。 刘志强 杨荣 闫素霞 李成泉关键词:视物不清 眼部检查 双眼 眼前节 玻璃体 多灶性脉络膜炎的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利用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ICGA)检查作为多灶性脉络膜炎临床观察指标的意义。方法分别对29例(45眼)多灶性脉络膜炎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ICGA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其造影特点分为临床前期、活动期、瘢痕期。结果临床前期10例(17眼)患者FFA表现正常,而ICGA造影后期出现了大小不一的弱荧光斑;活动期13例(19眼)患者FFA表现造影早期弱荧光斑,造影后期强荧光斑,ICGA造影早期表现为弱荧光斑,其间可夹杂有强荧光斑,其弱荧光斑的数量多于FFA所见;瘢痕期6例(9眼)患者有2眼造影后期出现3~4个新弱荧光斑,其他7眼患者FFA表现强荧光但无渗漏,ICGA各期均表现为弱荧光斑,其病灶范围和个数与FFA相对应。结论 IC-GA能较好地提供多灶性脉络膜炎脉络膜循环损害的信息,并可指导治疗及判断视力预后。 刘志强 杨荣 闫素霞 苑志峰 张胜娟 李成泉关键词:多灶性脉络膜炎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 不同激发光下陈旧性眼底出血自身荧光的观察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波长光线激发的陈旧性眼底出血的自身荧光现象。方法23例陈旧性眼底出血患者23只眼,使用Topcon 50IA眼底血管造影机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状态的蓝光为激发光,分别采集4例陈旧性眼底出血患者自身荧光的黑白图片和16例患者自身荧光的彩色图像。分别使用海德堡视网膜血管造影机(HRA-2)488nm和795nm扫描激光作为激发光,观察3例陈旧性眼底出血患者的自身荧光。结果Topcon 50IA眼底血管造影机蓝光激发下使用黑白方式记录4例陈旧性眼底出血患者眼底自身荧光,可发现自身荧光较强;彩色方式纪录16例患者自身荧光显示自身荧光为红色。3例陈旧性眼底出血患者眼底经蓝色激光(488nm)和近红外激光(795nm)激发,也可出现自身荧光,但是其范围和强度有所不同。结论陈旧性眼底出血的成份复杂,不同波长的光线可以激发陈旧性眼底出血产生出不同波长的自身荧光。 李瑞峰 杨荣 刘志强 安建斌 李成泉 闫涛 王会英 韩育红关键词:荧光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脉络膜骨瘤吲哚青绿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比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脉络膜骨瘤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表现,加深认识,深入了解脉络膜骨瘤继发新生血管与骨瘤丛状血管的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邢台市眼科医院已确诊为脉络膜骨瘤13例16只眼的ICGA与FFA表现。结果FFA在脉络膜背景荧光显现前病变区16只眼均出现了斑点状荧光,7只眼并可见到骨瘤丛状血管的出现,随着视网膜动静脉的充盈逐渐增强晚期呈弥漫性强荧光,其中6只眼在病变区伴发新生血管性强荧光,5只眼并伴有出血性遮荧光;IC—GA早期也可见到FFA发现的丛状血管,并且还发现了这7只眼FFA所不能发现的蜘蛛网状血管。此血管与新生血管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其不伴有出血或浆液性水肿。结论ICGA可以观察到FFA不能显示的蜘蛛网状血管,FFA仅观察到了丛状血管的存在;ICGA证实了FFA观察到的丛状血管与ICGA观察到的蜘蛛网状血管二者相连,均为骨瘤的固有血管,这两个网状血管的渗漏与骨瘤继发的新生血管所造成的渗漏相似,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张苑苑 刘志强 闫素霞 杨荣 苑志峰 张胜娟 李成泉 吕丽娜 郭自元关键词:脉络膜骨瘤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不同光源激发的眼底荧光、自发荧光与原色荧光血管造影在眼底病诊断中应用 李瑞峰 刘志强 安建斌 王会英 韩育红 李瑞岭 刘媛 杨荣 李成泉 闫涛 眼底荧光素钠、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眼底自发荧光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用不同光源激发荧光素钠、吲哚青绿等外源性荧光物质,或眼底变性组织、陈旧出血等内源性荧光物质,均可产生相应的荧光,对眼底病的诊断和鉴别诊...关键词:关键词:血管造影 眼底自发荧光 眼底病 原田病药物治疗后吲哚青绿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比观察 刘志强 杨荣 闫素霞 周才喜 苑志峰 李成泉原田病药物治疗后吲哚青绿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比观察 刘志强 杨荣 闫素霞 周才喜 苑志峰 李成泉多灶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光凝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观察探讨激光治疗多灶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multifocal posterrior pigment epitheliopathy,MPPE)的疗效.方法 采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器和氩激光对83例110只眼进行光凝治疗.术前术后均行视力、裂隙灯、检眼镜、三面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光凝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平均随访时间7.2月.结果 110只眼中36只眼光凝2次即获成功,43只眼3~4次,24只眼5~6次,1只眼经9次光凝后渗漏全部消失,6只眼光凝失败.结论 对于脱离范围较小的多灶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早期激光治疗,效果显著确切,病人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脱离时间较长脱离范围大于4PD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视力恢复不甚理想,但是光凝能够缩短病程,使脱离区域的视网膜能够早期复位. 刘志强 杨荣 闫素霞 周才喜 李成泉关键词:光凝治疗 成年人多灶性卵黄样病变一例 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男,40岁.因双眼视物变形、变色,视力渐进性下降2年而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0.15,均不能矫正,双眼眼前节未发现异常,散瞳后检查双眼眼底视乳头色正常,边界清楚,视网膜未发现渗出及出血,双眼黄斑区见对称性卵黄样病灶,右眼病灶约1.5PD大小,边界不规则,病变周围色素为乱,后极部散在大小不同的点状、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的卵黄样病灶;左眼黄斑区病灶约1.2PD,边界清楚,后极部周围也存在几个大小不等的卵黄样病变,双眼中心凹反射不见(图1,2). 刘志强 杨荣 闫素霞 李成泉关键词:病变周围 卵黄 多灶性 成年人 视物变形 后极部 原田病药物治疗后不同时期的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观察 2013年 原田(Harada)病是伴有皮肤及神经系统异常、原发于脉络膜血管继发于色素上皮的双侧内源性葡萄膜炎。急性期典型病例容易诊断,但是在药物治疗后有些脉络膜的炎症虽然仍然存在,但是由于此时视力的恢复及脉络膜炎症病变的隐蔽,而视网膜则表现正常,FFA也表现正常,所以易被误认为Harada已经治疗痊愈,但是ICGA却能够发现有些病例脉络膜仍然有一些炎症病灶的存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能够准确的显示出整体病变的情况,Yuzawa曾主张以ICGA来作为评价Harada是否治疗痊愈的标准,为此我们对治疗后的19例Harada病患者的38只患眼同时进行了FFA和ICGA检查,以探讨Harada病经药物治疗痊愈后ICGA的特征。 张苑苑 刘志强 闫素霞 杨荣 苑志峰 张胜娟 李成泉 郭自元关键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 原田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