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技文

作品数:37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17篇社会学
  • 8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0篇民族
  • 7篇仪式
  • 6篇知识
  • 6篇土家族
  • 6篇家人
  • 5篇传统知识
  • 4篇少数民族
  • 4篇族群认同
  • 4篇阈限
  • 4篇文化
  • 3篇人类学
  • 3篇族群
  • 3篇乡村
  • 3篇民族地区
  • 3篇村落
  • 2篇地方本科
  • 2篇院校
  • 2篇生态
  • 2篇实践教学
  • 2篇述论

机构

  • 2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7篇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36篇李技文
  • 6篇龙运荣
  • 4篇柏贵喜
  • 2篇王灿
  • 1篇罗义云

传媒

  • 7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贵州民族学院...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原生态民族文...
  • 2篇三峡论坛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民族艺林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学习月刊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地方本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被引量:3
2015年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何去何从,甚是值得学界和相关从业工作者的省思。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只有推进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助推大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功能的实现。
李技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中国仪式象征研究综论被引量:1
2010年
仪式象征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多年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和宗教学等诸多学科对之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从仪式象征的宏观研究、仪式象征的微观考察、仪式过程与象征结构的阐释、仪式象征符号的解读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仪式象征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藉此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其研究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就中国仪式象征今后的研究趋势做了展望。
李技文
关键词:仪式研究综论
土家族传统农业知识的现代价值思考: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红烈和龙桥两个村落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传统农业知识是指在特定社区里,人们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所创造出与之相关的、且世代承续的一整套技术、管理方式、智慧、诀窍和经验等综合体系。以红烈和龙桥两个土家族村落为例,阐述了土家族传统农业知识在"对现代科技进行合理互补、表达民族精神、保护物种资源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典型的现代价值。挖掘和反思传统农业知识的现代价值,对促进其知识的合理有效利用,维护人类知识多样性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技文柏贵喜龙运荣
关键词:土家族
土家族传统技术及其价值利用与反思
2010年
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技术。这些传统技术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在土家族历史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现代化的今天,在经济利用与发展、生态和谐与保护、文化研究与保护、科学补充与支撑等四个方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利用价值。然而,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生存土壤日益遭受破坏,其价值日益受到削弱,传统技术逐步被现代科技所取代。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促进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协调发展,将是我们思考的当务之急。
龙运荣李技文柏贵喜
关键词:土家族
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1年
对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其有关的研究成果作归纳和总结,从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生活方式变迁、经济变迁、文化变迁以及其他相关的专题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力图反映近十年来该领域研究的大致情况,同时也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李技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社会变迁
近二十年来我国民族文化生态研究综述
2010年
民族文化生态是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学术界从民族文化生态的概念、内容,与旅游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建设与保护以及其他专题研究等方面对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这一历史时段有关民族文化生态的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龙运荣李技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生态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研究述论
2012年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生态学、民族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对之作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主要从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对自然生态的维护、草原生态的保护、生态安全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就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的评价,旨在为学术界今后研究传统生态知识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技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研究述论
西部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对策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高度,并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新概念。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西部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对促进西部各民族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发展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意义。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科学研究和规划,有效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拓宽融资渠道,打造"美丽"品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经验。
李技文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美丽乡村生态文明
祖先之荫庇——亻革家人“哈戎”仪式象征研究
仪式具有象征性,对仪式象征意义的阐释是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族学、人类学对仪式象征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在西方一大批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仪式象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主导象征、仪式过程、象征结构、象征符...
李技文
关键词:阈限
近十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研究述评被引量:6
2010年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蕴藏着内涵丰富和形式多样的传统知识,这些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所总结和创造出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学术界对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成绩斐然、成果丰厚。本文就这一历史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从"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医药知识、传统知识的现代价值及其利用、传统知识的保护研究"等四个方面对之展开述评,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李技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知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