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花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2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麻醉恢复室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28
- 2020年
-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我院麻醉恢复室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对162例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其中发生躁动的36例,未发动躁动的126例。对引起躁动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苏醒期躁动的36例患者中,发生1级躁动12例(33. 33%),2级躁动17例(47. 22%),3级躁动7例(19. 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阳性腹痛史、家庭支持、性格、心理状况、麻醉前留置导管、出血量、肌松药物及术后镇痛均为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相关影响因素(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状况、肌松药物及术后镇痛均为引发术后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引发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因素较多,加强对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及危害的认知,减少诱发因素并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可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 李政花谭金梅
-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苏醒期躁动护理对策
- 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对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和配合度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对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11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前馈控制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躁动程度、配合度和应激反应情况。结果在麻醉恢复期,观察组的躁动程度低于对照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前,两组间C反应蛋白(CRP)和肾上腺素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后,两组的CRP和肾上腺素水平均较同组护理前显著下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前馈控制理论护理能降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躁动程度和应激水平,提高其与护理人员的配合度,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
- 李政花秦春蓉
- 关键词:全身麻醉手术麻醉恢复期躁动
- 互联网联合翻转课堂培训模式对低年资护士学习态度、培训质量及满意情况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采取互联网教学联合实地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对调动低年资护士学习态度、提高护理培训质量、教学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新入科的65名低年资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实地教学模式。结果:经问卷调查发现,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技能考试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学习态度和对教学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联合翻转课堂培训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士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 谭金梅李政花秦春蓉
- 关键词:互联网护士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