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珑
- 作品数:29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研究及应用
- 2017年
- 地震区划工作对于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即土地利用规划、抗震设防和应急备灾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急备灾工作考虑未来短时间段内的地震危险性,需要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工作。
- 李昌珑
- 关键词:地震区划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 九寨沟M_S7.0地震强地震动模拟及漳扎镇地震动强度预测被引量:10
- 2019年
- 破坏性地震强度预测可用于工程领域抗震设防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估,是防震减灾中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为了再现九寨沟地震的地震动强度,评估缺失强震记录的九寨章扎台站的地震动强度,本文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对九寨沟地震进行了数值模拟.选取了震源周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超过10Gal的10个强震台站进行模拟.因未得到九寨沟地震的余震,初次尝试将汶川地震和定西地震的余震作为格林函数模拟九寨沟地震.模拟结果整体上可以反映各台站地震动的强度特征,尤其是地震动高频成份拟合较好.模拟值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时程数据、反应谱等与观测值拟合较好.预测结果显示漳扎镇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约为180~200Gal.预测结果也表明在缺少大震的余震记录时,经验格林函数法使用其他大震的余震同样可以再现目标地震的强度特征.本研究也为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在缺乏小震记录地区的使用积累了经验.最后总结了格林函数的选取标准,为经验格林函数方法来预测未来强震动特征积累了经验.
- 李宗超高孟潭陈学良吴健周红李铁飞李昌珑吴清卜春尧
- 关键词:格林函数地震动模拟持时反应谱
- 基于时间相依模型的新疆大地震发生率研究
- 2023年
- 新疆大地震活动频繁,开展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研究对应急备灾工作具重要意义。在新疆及邻近地区识别出48个震级上限7.5级及以上的大地震发震构造,利用断层结构参数建立三维断层潜在震源区模型。基于断层滑动速率、历史地震古地震资料构建大地震准周期复发的布朗过程时间(BPT)模型,基于此,计算大地震发震构造未来50年发生率。结果表明:(1)使用时间相依模型,得出未来50年地震危险性较高地区:喀喇昆仑断裂、克孜勒陶-库斯拉普断裂、铁克里克断裂、康西瓦断裂等;(2)使用时间相依模型,得出未来50年地震危险性较低地区有:可可托海-二台断裂、阜康断裂、玛因鄂博断裂、大河沿-洛包泉断裂等;(3)已有研究资料中,对新疆及邻区部分强震发震构造的认识还不完善,部分发震构造的历史地震和古地震资料尚不完整,这是今后工作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将应用于第六代全国地震区划图的地震活动性模型。
- 李昌珑
- 关键词:大地震
- 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协调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 中巴经济走廊强震频发,构造活动强烈.近年来,已有多家机构在周边地区开展了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本文对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进行了协调和统一.本文的结论有,在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大部,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值在0....
- 李昌珑
-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峰值加速度
- 中国地震科技事业百年历程、基本经验与当代启示被引量:1
- 2021年
- 近百年来,中国地震科技事业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将过去100年分为4个阶段,综述了各阶段中国地震科研的发展历程。在不同时代,中国大地震和地震灾害呈现不同的特点,也引导了地震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也对地震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李昌珑高孟潭
- 关键词:地震监测地震预报地震区划地震风险
- 时间相依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 2015年
- 对使用不同模型的郯庐断裂带莒县-郯城段和山西交城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计算,并比较了时间独立模型和不同时间相依模型的计算结果。传统的时间独立(time-independent)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 PSHA)模型假设地震的发生服从泊松分布。
- 李昌珑徐伟进吴健高孟潭
- 关键词: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郯庐断裂带泊松分布
- 基于断层活动资料的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未来30年大地震危险性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历史上多次发生大地震,同时该地区人口稠密,城市群集中,有必要分析该地区未来30年的大地震危险性,为该地区的应急备灾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利用块体周缘活动断层的滑动速率、历史地震古地震等资料,建立了考虑大地震发生率的时间非平稳性质和大地震危险性近断层分布特征的地震危险性模型.计算了块体周缘未来30年Ⅷ度地震动的超越概率分布图,并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危险性模型进行了比较.本文研究认为,由断层滑动速率估算的断层地震活动性与基于地震目录统计的地震活动性总体差别不大,但断层源的地震危险性在沿断层破裂面地区增大明显.结果认为,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未来30年地震危险性最高的地区在块体西南缘,六盘山东麓断裂和会宁—义岗断裂及周边地区是未来30年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
- 李昌珑吴健吴健高孟潭
- 关键词:鄂尔多斯块体断层滑动速率特征地震
- 考虑断层震源的南天山-帕米尔地区地震危险性模型协调统一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分析中亚-中东地震危险性模型和中国模型在南天山-帕米尔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模型特点,重新划分面源潜在震源区,重新确定新潜源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使用南天山-帕米尔地区的断层资料建立了断层震源模型,并计算断层震源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将面源和断层源结合,使用协调后的模型计算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研究表明,使用断层源模型后,帕米尔高原几条主要断裂附近的地震危险性有所降低,喜马拉雅地震带、南天山北坡和中亚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有所升高。
- 李昌珑李昌珑
-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
- 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地震烈度监测技术研究与实现
- 地震发生后,地震区烈度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发布具有指导抗震救灾的重要意义。MEMS加速度计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便于规模布设。地震烈度监测包括地震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地震事件检测和特征信息提取等内容。本文研究基于由MEMS加速度...
- 李昌珑
- 关键词:地震烈度加速度计
- “一带一路”地区地震区划和防震减灾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一带一路"地区面积辽阔,活动构造分布广泛,大地震频繁发生。介绍了"一带一路"地区的潜在震源区划分模型、地震活动性模型、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和场地调整方法,在"一带一路"地区开展了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给出了全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PGA)分布的地震区划图,并提出不同地震危险性地区防震减灾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东亚和东南亚西部、太平洋西岸、中亚南部、西亚东部、欧洲南部和非洲东部是"一带一路"地区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在50年超越概率10%的PGA>0.4的地区,一般民用建筑应采取地震烈度九度设防。
- 李昌珑蒋长胜
-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震危险性地震区划抗震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