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昕

作品数:29 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7篇肛瘘
  • 6篇挂线
  • 5篇高位肛瘘
  • 4篇等压
  • 4篇引流
  • 4篇手术治疗
  • 4篇切开
  • 3篇直肠
  • 3篇门诊
  • 3篇口腔
  • 3篇肛周
  • 2篇虚实结合
  • 2篇牙周
  • 2篇牙周病
  • 2篇知识及行为调...
  • 2篇直肠狭窄
  • 2篇痔疮
  • 2篇手术方式
  • 2篇术后

机构

  • 29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9篇李昕
  • 11篇郑丽华
  • 8篇王晏美
  • 8篇来丽霞
  • 8篇李佳楠
  • 7篇石玉迎
  • 5篇何天鹏
  • 3篇冯大勇
  • 3篇王春晖
  • 3篇安阿玥
  • 3篇智从从
  • 3篇李辉
  • 2篇贾兰斯
  • 1篇路东升
  • 1篇刘仍海
  • 1篇孙强
  • 1篇范学顺
  • 1篇李雪
  • 1篇王婧
  • 1篇李俊姣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医生...
  • 8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对比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法在治疗高位肛瘘方面的优劣。方法选择单纯性高位肛瘘且内口在相应齿线、直肠腔内无溃破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法,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结果治疗组32例均痊愈;对照组痊愈30例,有效2例,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治愈时间:治疗组(28.00±6.32)天,对照组(38.00±9.65)天,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复发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天、7天疼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肛门漏气溢液、应急性便失禁差异有显著性。主观症状及指诊情况积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法治疗高位肛瘘,避免了挂线的勒割作用,只利用了挂线术的引流作用和异物刺激的作用和优点,完整保留了肛直环,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肛门的括约功能。
郑丽华王晏美李昕李辉
关键词:高位肛瘘
虚实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创面无痛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法术后围手术期创面无痛修复治疗与创面清创换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诊断高位马蹄形肛瘘并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术的住院的患者,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创面无痛修复治疗)和对照组31例(采用创面清创换药治疗)。评估术后3、7、21、28d及3个月伤口和瘘管完全愈合率,同时观察伤口完全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口分泌物、桥形愈合发生率、每次换药的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桥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7、21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8d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5d换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WEXNER评分呈2~3级,术后6个月随着肛门功能恢复,两组患者WEXNER评分明显下降,评级均为1级,两组患者间WEXN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面无痛修复治疗可有效节省换药时间,同时换药疼痛轻,患者痛苦小,且并不影响愈合率。
李昕程一乘刘殿龙郑丽华
胶圈套扎术和注射疗法治疗痔病的临床研究现状与思考被引量:7
2020年
胶圈套扎术和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痔病的常用方法。因其具有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创面小、术后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的优势,在临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虽然此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总体令人满意,但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手术与操作标准,同时也有待制定统一严谨的科研评价方案以及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将对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凰富李佳楠李昕郁强来丽霞王晏美
关键词:注射疗法
肛瘘常用手术方式被引量:7
2023年
肛门直肠瘘又被习惯性称作肛瘘,是肛肠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发病率仅次于痔疮。肛瘘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出现,尤其以20~40岁的青年男性居多[1]。肛瘘的发病原因绝大部分是由于肛门隐窝腺原发或继发性感染,沿周围疏松的括约肌间隙蔓延,首先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脓肿破溃或经外科切开引流后,遗留上皮化瘘管或慢性感染病灶[2]。较为少见的原因包括克罗恩病、外伤或特定感染,如放线菌病和肺结核[3]。肛瘘最主要的根治手段为手术治疗,但因其表现和分类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与思路也较为繁杂。
李昕郑丽华
关键词:肛瘘手术方式
穴位埋线对功能性排便障碍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探讨
2024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功能性排便障碍(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FDD)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治疗FD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FDD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假埋线组,每组6只。空白组予正常饮食饲养,其余3组采用低纤维饮食饲料联合0.1%亚甲蓝肛周注射法制备FDD模型。造模成功后穴位埋线组予穴位埋线治疗,假埋线组予穴位针刺治疗。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粪便情况、排便模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直肠组织病理形态改变;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5-HT、IL-6、TNF-α、P物质、Ach浓度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直肠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直肠组织中CGRP mRNA的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组FDD大鼠粪便变软、增粗,粪便Bristol评价Ⅱ~Ⅲ型,粪便重量增加,球囊排出时间较FDD模型组增长,直肠压力较FDD模型组升高,直肠内杯状细胞减少,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在固有层、黏膜下层,少量红细胞外逸和血管扩张,5-HT、P物质、Ach水平较FDD模型组升高,IL-6、TNF-α水平较FDD模型组降低。穴位埋线组大鼠直肠中CGRP蛋白、mRNA的表达均较FDD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有效改善FDD模型大鼠粪便性状及排便模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血清脑肠肽水平、降低炎症相关递质及直肠内CGRP的表达有关。
程一乘李昕李雪刘仍海郑丽华
关键词:穴位埋线功能性排便障碍脑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横分纵扎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内痔为Ⅲ~Ⅳ度的环状痔疗效与安全性比较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比较横分纵扎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内痔为Ⅲ~Ⅳ度的环状痔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住院的60例环状痔(内痔为Ⅲ~Ⅳ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横分纵扎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治疗组术后残余外痔覆盖点位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较大量的出血事件,尿潴留及肛门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创缘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横分纵扎术治疗内痔为Ⅲ~Ⅳ度的环状痔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在减轻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及减少外痔残留方面相比外剥内扎术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李昕李佳楠郁强来丽霞马凰富王晏美
关键词:环状痔外剥内扎术
安氏收敛化瘀法治疗痔疮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安阿玥贾兰斯冯大勇李昕王春晖石玉迎
该项目属药物发明与技术创新领域。痔是常见病。注射疗法是治痔主要方法之一,传统注射法效果肯定,但术后硬结、出血、直肠狭窄等不良反应时有发生。该研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通过治则创新、新药物研制和新用法创立,建立一整套完善合理...
关键词:
关键词:痔疮治疗中西医结合方法
硝酸甘油软膏加肛肠熏洗剂对减轻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地:观察硝酸甘油软膏加肛肠熏洗剂对减轻痔术后痉挛性疼痛的疗效。方法:40例混合痔术后内括约肌痉挛性疼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0例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外涂及肛肠熏洗剂坐浴;对照组仅使用肛肠熏洗剂坐浴。结果:对照组为术后d1、d4、d7 VAS评分分别为6.70±1.27、5.20±1.15和2.85±0.67;治疗组为6.90±1.37、4.40±0.94和2.15±0.81。治疗组疼痛改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加肛肠熏洗剂治疗痔疮术后内括约肌痉挛引起的疼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王春晖贾兰斯李昕石玉迎冯大勇安阿玥
关键词:硝酸甘油软膏
高位肛瘘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的操作要求及思考被引量:11
2019年
高位肛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中医挂线疗法在保护肛门功能、手术创面、治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王晏美教授提出了高位肛瘘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从上移内口、旷置瘘管两端等压状态、保护肛门功能、缩短痊愈时间、缓解术后疼痛等方面对手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方法进行改进,临床效果显著。因本术式为王晏美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临床操作存在一定特殊性,故而系统地介绍本术式的创造思路、操作步骤、优势不足,对于更好的推广本术式具有十分重大的临床意义。
马凰富李佳楠来丽霞李昕
关键词:高位肛瘘手术治疗中医挂线疗法中医外治法
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围手术期是否使用抗生素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1—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诊断高位马蹄形肛瘘并且完成手术治疗患者60例,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和观察组(非抗生素组)各30例。术后两组每天均予以静脉及口服止疼药物镇痛,术后48h后每天常规中药坐浴及清洁换药2次,凡士林纱条引流,纱布外敷固定;对照组患者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连用1周。观察两组术后有效率及3个月内复发率、感染相关化验指标及体温、创面分泌物量、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和肛门功能失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病例。术后1d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体温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4d CRP和体温数值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和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d CRP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NEU及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内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创面分泌物逐渐减少,术后7d和14d肛门创面分泌物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术后7d,疼痛程度评分明显大幅度降低;但两组术后1、4、7、14、21d创面疼痛程度评分数值对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失禁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呈现下降趋势,但两组患者术后30、60、90d肛门功能失禁评分数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
李昕侯文肖刘宁远郑丽华
关键词:围手术期抗生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