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倩

作品数:32 被引量:15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缺血
  • 7篇麻醉
  • 7篇脊髓
  • 7篇灌注
  • 6篇再灌注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灌注损伤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受体
  • 5篇疼痛
  • 5篇细胞
  • 4篇镇痛
  • 4篇痛觉
  • 4篇痛觉过敏
  • 4篇内注射
  • 4篇鞘内
  • 4篇鞘内注射
  • 4篇全麻
  • 4篇缺血再灌注损...
  • 4篇注射

机构

  • 3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烟台市毓璜顶...

作者

  • 32篇李晓倩
  • 23篇马虹
  • 9篇张再莉
  • 4篇方波
  • 4篇陈凤收
  • 3篇孙艳红
  • 3篇王赫
  • 2篇曲歌
  • 2篇卞慧娴
  • 2篇崔涌
  • 2篇王俊科
  • 2篇刘海梅
  • 2篇孙喜家
  • 1篇孙捷豪
  • 1篇王俊
  • 1篇石存现
  • 1篇陈杰
  • 1篇韩旭
  • 1篇包娜仁
  • 1篇宋涛

传媒

  • 6篇中国医师杂志
  • 5篇实用药物与临...
  • 4篇中国循证医学...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2012第二...

年份

  • 3篇2019
  • 7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后处理通过mdm2-p53负反馈通路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氧化应激反应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和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C)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SCIRI)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C组)。Sham组:仅暴露主动脉弓不夹闭;IR组:直视下主动脉弓夹闭14 min后去除动脉夹以模拟SCIRI;IPC组:SCIRI损伤,于再灌注5 min后给予5个循环缺血后处理。SCIRI后48 h内每12 h采用BBB法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和反射功能;取L4-6节段脊髓测定组织中MDA和SOD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组织中p53和mdm2的蛋白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BBB评分降低,后肢运动和反射能力明显下降;与IR组比较,IPC组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MDA明显升高,SOD明显下降;与IR组比较,IPC组MDA明显下降,SOD明显升高(P<0.05)。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mdm2明显下降,MDA明显升高;与IR组比较,IPC组mdm2明显升高,p53明显下降(P<0.05)。上述变化在术后24 h变化最为显著。结论缺血后处理通过激活脊髓组织中mdm2-p53负反馈通路,增加脊髓组织中SOD含量、减少MDA含量,从而发挥抗氧化应激的神经保护作用。
李晓倩陈凤收张再莉马虹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MDM2-P53
CBL教学法联合多功能模拟人教学在麻醉学本科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CBL教学法联合多功能模拟人教学在麻醉本科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见习的麻醉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56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8人)和对照组(28人),试验组采用CBL教学法联合多功能模拟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见习结束后对学生成绩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调查,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46.93±1.27)分和临床技能成绩(45.07±1.39)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38.54±1.53)分和临床技能成绩(36.04±1.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满意度结果显示,提高学习兴趣方面试验组满意26例高于对照组13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试验组满意24例高于对照组14例;巩固理论知识方面试验组满意24例高于对照组16例;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方面试验组满意27例高于对照组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教学法联合多功能模拟人教学在麻醉本科生的临床见习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改善现有教学出现的学生独立分析能力较差和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
曲歌李晓倩张阳
关键词:CBL教学法麻醉学见习教学
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下调脊髓小胶质细胞中c-JNK/CXCL1信号减弱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痛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对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痛阈、脊髓小胶质细胞中c-JNK/CXCL1信号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40只):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结扎组(CCI组)、盐酸羟考酮组[Oxy组,结扎前3d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5μg/30μl)]、米诺环素组[Mino组,结扎前3d鞘内注射米诺环素(5μg/30μl)]及c-JNK抑制剂组[SP组,结扎前3d鞘内注射S1P600125(5μg/30μl)].Sham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其余各组均行右侧坐骨神经结扎术,于L5-6鞘内置管并连续注射3d.术后1、3、5、7、14 d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痛阈及机械性痛阈;取第4~6节腰段脊髓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小质细胞的活化状态,Westo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Ⅰ ba-1、p-c-JNK以及CXCL1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术后各观察点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明显降低,损伤后7d脊髓组织中Ⅰ ba-1、p-c-JNK和CXCL1的表达增加(P<0.05);与CCI组比较,Oxy组、Mino组和SP组大鼠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值明显提高(P<0.05),脊髓组织中p-c-JNK、Ⅰ ba-1和CXCL1的表达降低(P<0.05).损伤后7d,免疫荧光染色显示CCI组脊髓背角内可见Ⅰ ba-1阳性的细胞明显增加(P<0.05),外形由静息多分支样转变成变形虫样,而Oxy组、Mino组、SP组小胶质细胞多呈树枝样,Ⅰ ba-1阳性细胞数目减少.Oxy组、Mino组和SP组三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可以通过下调脊髓小胶质细胞中c-JNK/CXCL1信号减轻坐骨神经结扎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为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李晓倩张再莉马虹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下调脊髓Toll样受体3及下游细胞因子减弱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痛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痛阈、脊髓组织Toll样受体3(TLR3)mRNA及IL-1β、TNF—α等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结扎组(CCI组,鞘内注射30μl生理盐水)、DEX—pre组(坐骨神经结扎前2d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30μl)、DEX—post组(坐骨神经结扎后7d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30μl)及DEX+ATIP组(坐骨神经结扎前2d鞘内注射10μg右美托咪定+10μg阿替美唑共30μl),每组15只。Sham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其余各组均行右侧坐骨神经结扎术,于L5-6鞘内置管并连续注射7d。术后1、3、5、7、14d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痛阈及机械性痛阈;取第4—6节腰段脊髓(L4-6)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TLR3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炎性因子IL-1β、TNF-α.含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术后各观察点CCI组大鼠热痛阈(F=12.73,P〈0.05)及机械性痛阈(F=14.65,P〈0.05)降低、脊髓TLR3mRNA(F=11.03,P〈0.05)以及IL-1β(F=9.67,P〈0.05)、TNF—α(F=8.78,P〈0.05)表达增加;结扎前2d鞘内注射10μgDEX(DEX—pre组)可抑制坐骨神经结扎所引起的热痛觉过敏(F=11.03,P〈0.05)及机械性异常性疼痛(F=15.03,P〈0.05),降低脊髓TLR3mRNA表达(F=14.65,P〈0.05)和炎性因子释放(IL-1β:F=12.51,P〈0.05;TNF—α:F=9.01,P〈0.05),而DEX-post组和DEX+ATIP组与CCI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可以通过抑制大鼠脊髓组织TLR3mRNA表达和炎性因子IL-1β、TNF—α释放,进而预防坐骨神经结扎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但不能减轻已经存在的疼痛。
李晓倩马虹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右美托咪啶脊髓TOLL样受体3病理学病理学
七氟烷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氧合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选取40只Wistar大鼠,体质量220~260 g,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内毒素组、1.0和1.5MAC七氟烷组.在实验开始前(0h),实验1h、2h、3h及4h时采集大鼠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结果发现0h和1h时各组间氧合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毒素组2h氧合指数明显低于本组0h及对照组2h指标(P<0.05);1.0和1.5MAC组2h、3h和4h时氧合指数明显低于本组0h及对照组同一时间指标(P<0.05),3h和4h高于同时间的内毒素组(P<0.05),但低于同时间的对照组(P<0.05),1.0和1.5MAC组间各时间段氧合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认为吸入七氟烷可以改善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脏氧合指数.
孙艳红崔涌李晓倩孙喜家
关键词:内毒素七氟烷急性肺损伤氧合指数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在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在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脊髓前角神经元功能和p-ERK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日本白兔24只,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鞘内注射组(DEX组,缺血前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1 μg/kg)和右美托咪啶抑制剂鞘内注射组(DEX+ ATIP组,缺血前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阿替美唑).各组分别于缺血后24 h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检查,采用干湿法测定脊髓含水量,测定脊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杂交测定总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t-ER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和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24h后,与I/R组相比,DEX组脊髓灰质前角内健存运动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F =14.32,P<0.05),脊髓含水量降低(F=13.6,P<0.05),免疫蛋白印迹杂交测定p-ERK表达增加(F=22.37,P<0.05)和Caspase3表达降低(F=15.45,P <0.05).而鞘内注射DEX抑制剂ATIP后保护作用消失.结论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可以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增加脊髓前角p-ERK的蛋白表达有关.
王赫李晓倩马虹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注射脊髓再灌注损伤脊髓
帕瑞昔布术后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1
2009年
目的系统评价帕瑞昔布用于术后临床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Ovid、CNKI等数据库,收集1999~2009年发表的关于患者自控镇痛(PCA)联合帕瑞昔布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提取资料,并采用RevMan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包括19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PCA联合术后短期静注帕瑞昔布镇痛,初始给药后24、48和72h,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度评分"有效"率均高于单用PCA[RR(95%CI)分别为1.41(1.13,1.75),1.25(1.15,1.35),1.30(1.21,1.40)],"无效"率均低于单用PCA[RR(95%CI)分别为0.43(0.26,0.72),0.44(0.34,0.57),0.33(0.23,0.48)]。②安全性:PCA联合帕瑞昔布能减少患者术后发热[RR=0.34,95%CI(0.22,0.53)]、恶心呕吐[RR=0.69,95%CI(0.57,0.83)]的发生率,但在减少患者呼吸抑制[RR=0.84,95%CI(0.38,1.83)]、瘙痒症[RR=0.91,95%CI(0.54,1.52)]、头疼[RR=0.77,95%CI(0.47,1.28)]方面与单用PC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A联合术后短期静注帕瑞昔布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程度,且不增加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可减少术后发热及恶心呕吐。
李晓倩孙捷豪马虹
关键词:帕瑞昔布疼痛环氧化酶-2抑制剂META分析
单剂量非麻醉性镇痛药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有效性Meta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非麻醉性镇痛药(氯胺酮、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Ovid,CNKI等数据库,收集发表于1990-2011年的非麻醉性镇痛药物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的临床试验性文章及相关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avMan 5.0软件。结果:共纳入24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52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疼痛评分[拔管后口述疼痛评分(VRS)和停药后24 h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单剂量静注氯胺酮可显著降低患者VRS和停药后1,2和4 h的VAS评分(P<0.01),静注帕瑞昔布纳可显著降低患者停药后8 h的VAS评分(P<0.01);静注氟比洛芬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VRS和停药后1,2,4,6和8 h的VAS评分(P<0.01);其余各观察点VAS评分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停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再次要求镇痛的人数:单剂量静注氯胺酮、帕瑞昔布纳、氟比洛芬酯不延迟患者清醒和拔管时间,且能明显减少停药后追加其他镇痛药物的人数(P<0.01)。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除氯胺酮能明显患者降低停药后躁动的发生率外(P<0.01),三者对预防术后头疼、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剂量静注氯胺酮、帕瑞昔布纳、氟比洛芬酯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诱发的疼痛过敏,减少停药后再次要求镇痛的人数。
李晓倩马虹
关键词:瑞芬太尼疼痛过敏非麻醉性镇痛药
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反应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的气管插管反应。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I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Ⅱ、Ⅲ、Ⅳ组,I组静注舒芬太尼0.4μg/kg,II组静注地佐辛0.1mg/kg,lff组静注地佐辛0.15mg/kg,1V组静注地佐辛0.2mg/kg,各组均于药物静注3min后行全麻诱导,诱导后四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降到60以下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3min(T2)、插管即刻(L)、插管后3min(rr4)的BIS值、平均动脉压(MAP)、HR、SpO2的变化。结果四组患者T2~T4时BIS均明显低于T,时(P〈0.05)。Ⅱ、Ⅲ组T3时的MAP明显高于T1时(P〈0.05),B时Ⅱ组的MAP明显高于Ⅳ组和姐(P〈0.05)。B时Ⅱ、Ⅲ组的HR明显快于T1时(P〈0.05),L时Ⅱ组的HR明显快于Ⅳ组和I组(P〈0.05)。Ⅳ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与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mg/kg地佐辛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较0.1mg/kg稳定,达到有效的麻醉深度,抑制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心血管反应。
张再莉刘海梅李晓倩吕黄伟
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男性患者120例,年龄20~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为羟考酮组(A组)、奥布卡因凝胶组(B组)、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组(C组)、对照组(D组)。记录四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诱导前(T0)、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15 min(T2)、拔管后3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T1、T2、T3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记录术后30 min内患者躁动、尿管留置不适的发生情况以及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发热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1时MAP、HR低于B组和D组(P<0.05),T2、T3时MAP、HR低于A组、B组和D组(P<0.05),各时点的VAS评分低于B组和D组(P<0.05),尿管留置不适发生率低于A组和D组(P<0.05)。四组患者躁动、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奥布卡因凝胶的使用能够减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男性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苏醒期尿管留置不适,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而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
陈凤收李晓倩周泓旭王丽美马虹
关键词:羟考酮全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