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莉

作品数:45 被引量:501H指数:13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建筑科学
  • 2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桥梁
  • 18篇地震
  • 13篇抗震
  • 11篇斜拉
  • 10篇斜拉桥
  • 9篇屈曲
  • 8篇桥梁工程
  • 6篇时程
  • 6篇屈曲约束
  • 6篇屈曲约束支撑
  • 6篇汶川大地震
  • 6篇大地震
  • 5篇震害
  • 5篇抗震结构
  • 5篇减隔震
  • 5篇隔震
  • 5篇反应谱
  • 4篇时程分析
  • 4篇桥梁结构
  • 4篇汶川地震

机构

  • 35篇大连海事大学
  • 7篇大连理工大学
  • 7篇同济大学
  • 5篇河北工业大学
  • 5篇中国地震局工...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辽宁省交通勘...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 1篇奥雅纳工程咨...

作者

  • 45篇李晓莉
  • 30篇王东升
  • 26篇孙治国
  • 10篇石岩
  • 5篇郭迅
  • 3篇于德海
  • 3篇陈宝魁
  • 3篇霍燚
  • 3篇杨刚
  • 2篇孟庆利
  • 2篇张蓓
  • 2篇王吉英
  • 2篇肖汝诚
  • 2篇司炳君
  • 2篇范颖芳
  • 2篇岳茂光
  • 1篇胡志坚
  • 1篇屈浩
  • 1篇赵颖华
  • 1篇史金星

传媒

  • 4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公路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外公路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工程力学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航海教育研究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中南公路工程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世界桥梁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单塔斜拉桥方案优化被引量:3
2010年
以正交试验原理为基础,建立预应力混凝土单塔斜拉桥方案优化模型,选取5个关键设计参数作为主要因素,9项体现力学、经济性能的关键指标作为计算分析对象。利用4水平正交表L16(45)安排16个正交试验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试验模型在恒、活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得到各因素与指标的关系曲线。对试验结果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得到各因素对指标的重要性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各因素最优水平,得到单塔斜拉桥最优布置方案。
李晓莉肖汝诚孙治国
关键词:桥梁工程优化设计正交试验斜拉桥
钢筋混凝土墩柱等效塑性铰长度研究被引量:33
2011年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墩柱等效塑性铰长度,整理了154根钢筋混凝土墩柱试验数据,研究了墩柱等效塑性铰长度随侧向位移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对各国主要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影响墩柱等效塑性铰长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建议了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墩柱等效塑性铰长度随位移延性系数变化而变化,但未呈现一致变化规律;与试验结果相比,各公式计算的墩柱等效塑性铰长度离散性均较大,Priestley建议公式在平均意义上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Paulay公式、Panagiotakos公式和欧洲Eurocode8规范公式偏于不安全,中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建议公式偏于保守,日本JRA规范建议公式最为保守;钢筋混凝土墩柱等效塑性铰长度主要与试件高度、截面宽度和纵筋直径有关,与纵筋屈服强度、试件轴压比、配箍等因素关系不大;建议的钢筋混凝土墩柱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在平均意义上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适用于剪跨比在2.0~8.0之间且混凝土抗压强度在20~110MPa之间的普通及高强钢筋混凝土墩柱。
孙治国王东升郭迅李晓莉
关键词:桥梁工程
CFRP材料在超大跨度斜拉桥拉索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分析了碳纤维复合增强材料CFRP这种新型材料的特点,从力学的角度详细推导了相关公式,对斜拉索的承载效率进行了分析。对于使用CFRP材料斜拉索的超大跨度斜拉桥,研究了其极限跨径,可以为今后跨海大桥的建设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同时对CFRP材料用于斜拉桥拉索中的一些不足作了分析。
李晓莉
关键词:垂度极限跨径
钢桁架拱桥的结构优化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为优化钢桁架拱桥的结构设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APDL二次开发功能,建立参数化钢桁架拱桥模型,开发影响线计算程序.利用影响线求解桥梁结构最不利活载位置.通过灵敏度分析将优化设计与可靠度分析联系起来,以桥梁结构关键构件和关心位置最大轴向应力和最大竖向位移为状态变量,以截面尺寸为设计变量,并以全桥自重为目标函数,将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与传统结构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可靠度的钢桁架拱桥优化结构可以节省大量计算时间和空间,并有效减轻桥梁的自重,改善结构受力.
雷霄雯杨刚史金星李晓莉
关键词:钢桁架拱桥结构优化可靠度灵敏度影响线
三塔单索面PC斜拉桥的地震反应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考虑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利用大型结构分析程序ANSYS,以一座拟建的三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背景,进行动态时程分析。此类桥与单、两塔PC斜拉桥的地震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分析了此类桥在纵向输入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动反应,并同谱分析的反应结果做比较,总结了此类桥的地震反应规律。最后参照活载作用下的内力、位移结果,证明该桥的抗震能力有保证。本文得出的结论对此类多塔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晓莉喻宝金
关键词:三塔斜拉桥非线性动力时程地震波
山区桥梁双柱式桥墩设置BRB的减震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为增强山区桥梁双柱式桥墩的横向抗震能力,尝试采用一种新型的耗能减震构件,即在双柱式桥墩之间设置防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BRB),并通过数值分析手段研究其减震效果。考虑双柱式桥墩的规则性和BRB布置形式,利用SAP2000软件建立含BRB的双柱式桥墩横向分析模型。采用谱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双柱墩小震(线弹性)和大震(弹塑性)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引入减震率和残余位移角两个参数,通过增量动力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BRB对双柱式桥墩抗震能力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小震下BRB可减轻规则与非规则双柱式桥墩承受的地震力,但会一定程度增加基础剪力,大震下BRB能够有效减小桥梁墩柱最大塑性变形并控制其残余位移角。
李晓莉孙治国刘昕王东升
关键词:双柱式桥墩减震设计非线性时程分析
低氧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中空纤维膜反应器中的扩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存在于骨髓间质层的极少量细胞,不但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还具有支持造血的重要功能,并且植入反应弱,易于被外源基因转染并稳定表达,...
李晓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体外培养
文献传递
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下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被引量:5
2017年
结合大连海事大学桥梁工程方向毕业生特点,考虑设计、施工及读研学生的不同需求,以"桥梁电算及结构设计分析"为核心载体,以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在毕业设计阶段,通过指导教师间的协作指导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实现对桥梁结构"施工、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全面认知和具体实践,塑造完整的知识结构,也力图在这种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下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李晓莉王东升张田范颖芳杨刚赵颖华
关键词:桥梁工程宽口径
高烈度区临近断层桥梁的减隔震设计被引量:6
2019年
为解决高地震烈度区受速度脉冲效应的近断层地震动作用的桥梁抗震问题,提出铅芯橡胶支座和拉索限位器以及与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抗震相配合的组合减震系统.在性能抗震设计框架下,分别提出了组合减震系统在多遇地震、偶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多级性能目标量化设计准则.对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实例桥梁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验证了性能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确保减隔震桥梁在地震作用下发生预期性能,从桥墩配箍率、伸缩缝间隙、盖梁支承长度和竖向限位等方面提出相对量化的构造细节设计,初步实现高烈度区临近断层公路桥梁基于性能的减隔震设计.
李晓莉石岩王东升孙治国
关键词:桥梁工程减隔震桥梁性能设计近断层地震动
汶川地震动弹性和弹塑性反应谱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汶川地震获得的数字强震记录研究了汶川近场无速度脉冲、近场含速度脉冲和远场(盆地效应)地震动的弹性和弹塑性反应谱,后者包括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Rμ、等延性位移比谱Cu和等强度折减系数位移比谱CR。与相同场地条件PEER近场无速度脉冲、集集近场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谱进行了比较。汶川近场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弹性反应谱在0.2~0.8s周期内明显偏小,而它的弹塑性反应谱在短周期段(0.1~0.4 s)与汶川近场无速度脉冲地震动谱差别不大,但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Rμ要大于集集地震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谱,而等延性位移比谱Cu和等强度折减系数位移比谱CR则小于集集地震动情况,此后随周期增长(至0.6~1.0 s后)它们都逐渐过渡至与集集地震动的谱相当。汶川远场(盆地效应)地震动的弹性反应谱具有较宽并随周期缓慢增长的平台值和较长的特征周期,可达1.7s及以上。提出了远场(盆地效应)与近场地震动的弹性反应比谱和弹塑性位移比谱的概念。
王东升李晓莉孙治国陈宝魁石岩
关键词:弹塑性反应谱近场速度脉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