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澜

作品数:29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省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历史地理
  • 10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出土
  • 8篇文物
  • 5篇曾侯乙
  • 5篇漆器
  • 5篇文物修复
  • 5篇博物
  • 5篇博物馆
  • 4篇文物保护
  • 3篇乙二醛
  • 3篇曾侯乙墓
  • 3篇战国
  • 3篇脱水
  • 3篇馆藏
  • 2篇修复工艺
  • 2篇职业道德
  • 2篇水处理
  • 2篇水木
  • 2篇陶瓷
  • 2篇陶瓷器
  • 2篇漆膜

机构

  • 29篇湖北省博物馆
  • 3篇武汉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湖北省水果湖...
  • 1篇安徽博物院

作者

  • 29篇李澜
  • 6篇程丽臻
  • 3篇程丽珍
  • 3篇陈中行
  • 1篇程昌炳
  • 1篇卫扬波
  • 1篇杨登甲
  • 1篇谭白明
  • 1篇邵驭旋
  • 1篇胡新生
  • 1篇徐国庆
  • 1篇周松峦
  • 1篇夏璐
  • 1篇陈丽杰
  • 1篇陈子繁
  • 1篇江中发
  • 1篇李玲
  • 1篇李晓远

传媒

  • 6篇中国生漆
  • 4篇中国文物科学...
  • 2篇文博
  • 1篇文物天地
  • 1篇江汉考古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软件导刊
  • 1篇中华手工
  • 1篇第二届秦俑及...
  • 1篇2012年湖...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战国包山楚墓彩漆竹笥工艺与复原研究
2020年
包山楚墓髹漆竹笥是战国中期楚地竹笥的典型代表。为全面了解髹漆竹笥制作工艺,研究者对包山楚墓出土的6件髹漆竹笥进行脱水保护,并选取其中的1件竹筒上掉落的残片作为样品,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针对样品形貌、截面结构与组成成分等进行研究,发现漆膜的成膜成分主要为大漆;红色漆膜的主要显色成分为朱砂;黑色漆膜的主要显色成分为碳黑;其制作工艺均为在胎体上直接髹涂一层漆,且漆层较薄;未发现漆灰层。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1件彩漆竹笥的编织工艺进行了复原,再现了2000多年前的竹编工艺,为研究古代传统工艺和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澜张云帆
关键词:髹漆
高仿十弦琴(曾侯乙)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高仿十弦琴(曾侯乙)。;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产品用于演奏乐曲。;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李澜程丽珍段立峰叶露莹
战国早期皮甲胄漆膜检测与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选取曾侯乙墓出土已自然干燥的3个甲胄残片的漆膜样品,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分析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针对漆膜形貌、分层结构与组成成分等进行研究。发现曾侯乙墓的甲胄漆膜的成膜成分主要为大漆;红色漆膜的主要显色成分为朱砂;黑色漆膜为大漆自然显色,未添加石墨;漆器存在多次髹涂的工艺;未发现漆灰层。
李澜
关键词:曾侯乙墓漆膜
乙二醛脱水加固定型曾侯乙墓和包山楚墓彩漆主棺
采用湖北省博物馆陈中行研究员发明的乙二醛复合液法脱水加固定型曾侯乙墓和包山楚墓出土的彩绘漆棺,漆棺脱水处理后色泽正常,保持了脱水前的色彩,未发生开裂变形,强度与脱水前相比有大幅提高。
陈中行程丽臻李澜
关键词:文物保护曾侯乙墓脱水处理
文献传递
从市场看文物复制
对文化遗产的审美需求与社会生产力水平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中国经济持续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居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直接引起了投资和消费持续增长.文化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在居民消费总额中所占比例迅速提高,对现有文化资源特别是...
李澜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物复制资源利用
高含水量土遗址保护研究
周松峦谭白明李玲夏璐陈子繁卫扬波陈丽杰李澜程丽臻胡新生邵驭旋程昌炳
该研究成果:1)固体晶憎水材料溶于水变为液体晶后,能迅速渗透至文物(遗址土体)的毛细孔内,当水分挥发后,晶格体充满毛细孔。水化形成的大量固体晶具有十分致密的水化石结构,大大改善了文物中孔结构的分布,使遗址强度显著提高,抗...
关键词:
关键词:复合添加剂
中山舰上出水瓷器的修复
陶瓷器修复保护,是文物保护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博物馆不可缺少的业务工作。从事陶瓷器修复保护,不仅要求修复者个人有着丰富而广博的知识背景和综合知识素质,同时还对操作者的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
李澜
关键词:陶瓷器文物修复
安徽博物院院藏黄绍京风景油画的保护修复
安徽博物院2013年10月至12月举办了"油画保护与修复基本技能初级培训班"。运用在培训班所学得的油画保护修复理论与技法,笔者对安徽博物院院藏黄绍京的两幅风景油画进行保护修复,事实证明这些理论和技能在...
李澜孙红燕
不平衡古漆器漆膜数据分类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古漆器漆膜数据类间不平衡、样本规模小,以及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分类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SMOTE的过采样方法改变漆器漆膜数据样本分布,使其达到平衡。该方法通过比较各类样本间的欧式距离,删除了人工样本中的噪声数据,然后运用集成学习中的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分类,提高了少数类的分类准确率。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过采样方法性能更优,评价指标F1-score与AUC值分别得到2%、5%以上的提升。结合改进的过采样方法与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随机森林算法精度更高,在对古漆器年代的判别中,随机森林算法的F1-score与AUC值高达87.76%、89.34%。
张岚斌徐国庆李澜
关键词:过采样
中山舰出水水瓷器的修复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瓷器修复保护工作中的关键流程、步骤与操作方法,并就器物的清洗、黏接和着色作旧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李澜
关键词:中山舰陶瓷器文物保护出水博物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