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燕波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损
  • 3篇下颌
  • 2篇牵张
  • 2篇牵张成骨
  • 2篇强直
  • 2篇颌关节
  • 2篇颞下
  • 2篇颞下颌
  • 2篇颞下颌关节
  • 2篇颞下颌关节强...
  • 2篇细胞
  • 2篇下颌关节
  • 2篇骨缺损
  • 2篇骨生成
  • 2篇成骨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动物
  • 1篇修复牙
  • 1篇修复牙列

机构

  • 9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何志良
  • 9篇李燕波
  • 8篇曹雷
  • 8篇王承阳
  • 6篇贺成功
  • 3篇李春佳
  • 3篇苏丹妮
  • 2篇张晗
  • 2篇李石岩
  • 1篇梁振刚
  • 1篇范力争
  • 1篇张艳波
  • 1篇梁冬青
  • 1篇马志红

传媒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中对新生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中对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10只健康绵羊随机分为观察组(5只)和对照组(5只),两组绵羊均通过髁突截骨术造成髁突矢状骨折,观察组保留翼外肌功能,对照组阻断翼外肌功能。观察两组绵羊术后4周、12周、24周新生骨骨小梁数量、厚度、间隙宽度及骨体积分数的变化,并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钙蛋白(osteocalcin ,OCN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 th factor‐β1,TGF‐β1)基因及蛋白水平。【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观察组骨小梁数量、厚度、骨体积分数显著上升,骨小梁间隙宽度显著降低( P <0.05);观察组骨小梁数量、厚度、骨体积分数显著高于同时段对照组,骨小梁间隙宽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各时段骨小梁数量、厚度、间隙宽度、骨体积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OCN mRNA、TGF‐β1 mRNA表达量及阳性细胞百分比随时间延长持续升高( P <0.05);观察组各时段OCN mRNA、TGF‐β1 mRNA表达量及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而对照组OCN mRNA、TGF‐β1 mRNA表达及阳性细胞百分比术后12周达峰值,24周陡然降低( P <0.05)。【结论】翼外肌对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髁突形态的改建有一定影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断面新骨的形成诱发或加重髁突畸形,导致关节盘或关节窝粘连,进而诱发颞下颌关节强直。
李燕波何志良王承阳贺成功曹雷苏丹妮
关键词:下颌骨折骨生成
联合运用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矫治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OSAHS
2017年
目的:讨论矫正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并继发小下颌畸形伴OSAHS中应用牵张成骨联合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进行双侧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OSAHS的6例患者,分别用关节成形术与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进行分期治疗。对比Ⅰ期、Ⅱ期治疗效果,及随访1年后患者的牵张距离、颏前徙距离以及最大张口度。结果:Ⅰ期治疗有效率为83.3%,Ⅱ期治疗有效率为91.7%;随访1年后,牵张距离平均为(15.3±2.6)mm,颏前徙距离平均为(13.1±1.1)mm,最大张口度平均为(37.5±3.9)mm。结论: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小下颌畸形伴OSAHS时,应先纠正关节强直,再进行牵张成骨及颏成形术,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何志良王承阳贺成功李燕波李士辉曹雷李春佳
关键词:矫治
浓缩生长因子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小鼠骨样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浓缩生长因子(CGF)对小鼠骨样细胞(MLO-Y细胞)的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制成的CGF制备浓缩生长因子提取液(CGFe)。复制体外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处理的实验组(包括1%CGFe,5%CGFe,10%CGFe)。通过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Bax,Bcl-2及p53的mRNA表达量评价MLO-Y4细胞凋亡的程度。结果:CGF能够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导致的MLO-Y4细胞caspase-3活性的升高,伴随Bax,Bcl-2,p53的mRNA水平的降低。结论:CGF能够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诱导的MLO-Y4细胞的凋亡。
李石岩马志红李燕波曹雷郝旭峰何志良张晗王承阳
关键词: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丝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通过抑制NF-κB/NLRP3促进骨缺损的修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丝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修复兔骨缺损过程中对IL-1β和IL-18的基因表达,及NF-κB和NLRP3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16只新西兰白兔,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8只,分别为手术+HA组和手术+SF/HA组,手术组制作15mm长的右侧下颌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根据植入不同移植材料分为两组,一组骨缺损区植入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另一组植入SF表面修饰的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3个组术后48h留取术区骨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IL-1β和IL-18的mRNA表达量,利用免疫印迹检测NF-κB和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应用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组比较,SF表面修饰的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明显降低IL-1β和IL-18的mRNA水平,以及NF-κB和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丝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可能通过抑制NF-κB/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李石岩李燕波曹雷郝旭峰何志良张晗王承阳高玥苏丹妮
关键词:骨缺损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牙列缺损患者通过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常规基础修复治疗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治疗。从牙龈牙周炎症发生率、患者对咀嚼效率及义齿稳定性的满意度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牙龈牙周炎症发生率(25%)比观察组(12.5%)高(P<0.05);针咀嚼效率及义齿稳定性满意度情况,对照组满意度(80%)显著低于观察组(10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通过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治疗后,在提高患者对咀嚼效率及义齿稳定性满意度的同时,使牙龈牙周炎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贺成功王承阳何志良李燕波
关键词:牙列缺损
颞下颌关节强直游离冠突与肋骨移植治疗效果分析
2016年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强直游离冠突与肋骨移植治疗临床效果的不同.方法 选取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10例(15侧)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5例,均行CPG、CCG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测量植骨块高度,并比较随访期间患者开口度、咬合关系.结果 CPG组随访(14.4±3.5)个月,肋骨吸收(2.44±0.32)mm,随访末期最大开口度(33.8±11.5)mm,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G组平均随访(16.8±2.4)个月,冠突吸收(5.42±1.18)个月,随访末期最大开口度(31.6±8.9)mm,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治疗上,游离冠突移植效果优于肋骨移植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贺成功何志良王承阳李燕波曹雷
关键词:肋骨移植颞下颌关节强直
A-PRF联合Bio-Oss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联合Bio-Oss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在每只大白兔双侧下颌骨制备6个骨缺损孔,并分别植入A-PRF与Bio-Oss骨粉2∶1混合物(A组)、1∶1混合物(B组)、1∶2混合物(C组)、空白对照(D组)、单独植入A-PRF(E组)、单独植入Bio-Oss骨粉(F组),于植入后4、8、12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并对成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周,D组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围绕,A组、E组骨质完全覆盖螺纹钉,其余3组出现不同程度骨质覆盖,术后8、12周相同部位种植体表面骨质覆盖增厚。术后4、8、12周骨体积分数A组>E组>B组>C组>F组>D组(P<0.05)。术后4周,A组有新生血管、骨基质形成,骨小梁钙化良好,有大量新骨形成;术后8、12周,A组骨小梁融合成岛状,可见不同程度的板状骨。术后4、8、12周骨形成率A组>E组>B组>C组>F组>D组(P<0.05)。结论A-PRF与Bio-Oss混合物具有良好骨缺损修复效果,A-PRF与Bio-Oss 2∶1混合物成骨效果更佳,可提高种植体骨愈合能力。
黄仙波何志良曹雷贺成功马慧颖李燕波李士辉李春佳张艳波田茜
关键词:BIO-OSS骨缺损牙种植体骨生成
舌鳞癌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舌鳞癌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舌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2例志愿者为对照。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L-6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IL-17、TGF-β、IL-6分别为(1.46±0.41)%、(0.31±0.12)%,(123.36±21.20)pg/mL、(20.76±8.95)pg/mL,(215.80±21.52)pg/mL、(26.90±10.41)pg/mL,(17.32±8.02)pg/mL、(5.85±1.4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7细胞比例、IL-17、TGF-β和IL-6水平随着舌鳞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1)。TGF-β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626,P=0.021),IL-6水平与Th17细胞比例和IL-17均呈正相关(r=0.626、0.597,P=0.021、0.034)。结论Th17细胞和IL-17表达的增加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h17细胞和IL-17因子可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
李燕波何志良苏丹妮王承阳贺成功曹雷
关键词:TH17细胞细胞因子
内置式三焦点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验证自行设计开发的内置式三焦点牵张器的成骨效果。方法采用普通级实验用成年山羊6只,取羊自身双侧下颌骨做对照,采用按照国际牵张器标准自行设计加工的内置式三焦点牵张器,牵张固定期结束后处死取下颌骨样本,进行X线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成功建立内置式三焦点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大体标本观察表明,在牵张间隙形成了很好的骨组织,牵张间隙达到了预期的长度。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骨缺损处已被修复,组织学HE染色可见骨小梁按牵张方向排列,成骨细胞活跃。结论自行设计的内置式三焦点牵张器,制作简便,易于控制,可以稳定成骨,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对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何志良宫林利李春佳范力争梁冬青梁振刚曹雷李燕波王承阳
关键词:牵张成骨山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