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照

作品数:9 被引量:17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湖泊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网络
  • 3篇稳态转换
  • 2篇叶绿素A
  • 2篇营养化
  • 2篇结构方程模型
  • 2篇湖泊生态
  • 2篇湖泊生态系统
  • 2篇富营养化
  • 1篇滇池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映射
  • 1篇源解析
  • 1篇云南高原湖泊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中国环境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
  • 2篇云南省环境科...
  • 1篇昆明市环境监...

作者

  • 9篇刘永
  • 9篇李玉照
  • 4篇颜小品
  • 4篇郭怀成
  • 2篇朱翔
  • 2篇赵磊
  • 2篇邹锐
  • 1篇张晓玲
  • 1篇杨永辉
  • 1篇张祯祯
  • 1篇周璟
  • 1篇董菲菲
  • 1篇李发荣
  • 1篇李晓铭
  • 1篇王翠榆
  • 1篇宋迪
  • 1篇吴桢

传媒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驱动因子判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湖泊生态系统会在长期的人为胁迫和短期的强扰动下发生稳态转换,灾变性稳态转换将会导致湖泊水环境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进而延缓和加大治理的进程及成本。探求浅水湖泊稳态转换驱动因子是科学合理确定湖泊管理策略的关键所在,现有的驱动因子判定方法主要有实验观测、统计分析和模型模拟。实验观测缺乏对生态系统整体的判断,仅采用观测数据并不能得出导致稳态转换确切的原因和效应;统计分析难以对未来作出预警;模型模拟可有效规避上述2种方法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机理模型是今后分析稳态转换的主要方法。有必要加强统计分析与模型模拟的结合、生态模型与传统水质水动力模型耦合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赵磊刘永李玉照朱翔邹锐宋迪
关键词: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
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01
2012年
鉴于对受损或处于人为干扰下的流域进行恢复与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一般性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模型进行适当改进,并将改进模型应用到流域尺度的研究中。基于改进模型提出包含5类指标的流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涵盖了生态安全灾变的整体情况。揭示了流域潜在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对流域生态安全造成"压力",引起流域生态、资源环境的"状态"改变,进而"影响"人类活动,最终促使一系列"响应"措施产生的完整因果链,从而为流域生态安全灾变的分析提供了完整的研究思路。以金沙江流域为例,在生态安全诊断的基础上,纳入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因素,建立起一套评价金沙江流域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涵盖了包括人均GDP及其年增长率、水土流失面积比例、森林覆盖率等在内的59个指标,验证了改进后的DPSIR模型在流域尺度生态安全评价中的适用性与重要性。
李玉照刘永颜小品
关键词:流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DPSIR模型金沙江流域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阈值判定方法被引量:23
2013年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对人类干扰的反应会随着干扰力度的改变或增强而出现突然的变化,即发生稳态转换;对其机理和驱动机制的揭示将有助于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及恢复。基于"多稳态"理论的稳态转换研究已广泛开展,但对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驱动机制结论各异,采用的阈值判定方法相差很大,主要有实验观测、模型模拟和统计分析3种。实验观测多关注少数特定指标,指标筛选过程复杂且工作量大;模型模拟虽能从较为全面的尺度上理解生态系统稳态变化的特征和主要机理过程,但在模型误差和不确定性的处理等问题上尚存在不足;统计分析方法基于对长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变化规律分析,用以判断或者预警稳态转换现象的发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目前稳态转换领域的研究大都是对已发生的稳态转换进行机制分析或过程反演,对未来预测与预警的问题仍然亟需加强。
李玉照刘永赵磊邹锐王翠榆郭怀成
关键词: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统计分析
云南高原湖泊群的统计学聚类识别及水质响应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究湖泊群水质变量的响应模式,构建适用于监测数据匮乏的湖泊群聚类和响应模式识别方法体系(PCA-BN),包括4个步骤:数据预处理、PCA降维与湖泊聚类、贝叶斯网络构建及参数学习、湖泊响应关系模拟。以云南高原湖泊群为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26个湖泊可分为两类;由于第一类湖泊受到的人为干扰更严重,因而叶绿素a对总氮和总磷的响应比第二类湖泊更敏感;第一类湖泊表层水温高,溶解氧趋近饱和,随叶绿素a变化不显著,第二类湖泊溶解氧随叶绿素a升高而显著升高;两类湖泊的透明度与叶绿素a的关系一致。
蒋青松梁中耀赵磊李玉照吴思枫刘永
关键词:湖泊群水质聚类主成分分析贝叶斯网络
牛栏江污染物源解析与空间差异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牛栏江-滇池补水是缓解滇池生态用水短缺的重要工程,对牛栏江流域主要污染源与空间差异性的识别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牛栏江的水质.采用CFA(对应分析)对牛栏江流域污染源进行解析识别,结果表明流域内TN、NH3-N(氨氮)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嵩明县境内,TP、氟化物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寻甸县境内.在CFA分析的基础上,采用HCA(层次聚类分析)和SOM(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对4个监测点、10种污染物指标进行分析,以识别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并且评价各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监测点代表性.结果表明:4个监测点中,TP、氟化物、砷化物、Vph(挥发酚)在寻甸县境内的七星桥污染最严重;TN、NH3-N在牛栏江上游嵩明县境内的四营污染最重.结合流域污染负荷调查可知,寻甸县的磷负荷最大,占流域总负荷的58.73%,七星桥的TP污染贡献大于其他3个监测点,与七星桥TP污染最为严重相符合.该研究结果可为牛栏江流域实施进一步的分段治理提供决策支撑.
李发荣李玉照刘永李晓铭郭怀成
关键词: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中国环境规划技术方法使用现状评估与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以覆盖范围广、具权威代表性的CNKI中国期刊网数据库、IS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EI工程索引数据库中1973—2011年收录的环境规划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法对中国环境规划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分析和总结,评估了其综合应用情况,并对国内外环境规划运用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国内外在环境规划技术方法使用上的异同,最后提出了中国目前环境规划技术方法使用的优势和欠缺。
颜小品张祯祯刘永周璟董菲菲李玉照张晓玲
关键词:环境规划技术方法
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理论与驱动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4年
湖泊生态系统会在长期的人为胁迫和短期的强扰动下发生稳态转换,稳态转换前后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关键过程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探求浅水湖泊稳态转换驱动因子是科学合理确定湖泊管理策略的关键所在。对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理论内涵、驱动机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概念主要含有发生的突然性和难以预知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明显变化以及存在多稳态现象等内涵;具有非线性、多阈值、多稳态,以及修复过程中的迟滞效应等特征。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驱动因子可分为外部驱动和内部驱动两种类型。外部驱动包括外源性氮磷负荷、气候变化、风浪、湖泊水位等因子;外源性氮磷负荷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通过逐步削弱湖泊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而引发稳态转换;风浪、湖泊水位等为突发性因子,往往表现为稳态转换的直接诱因。内部驱动包括鱼类、水生植物等因子;鱼类主要通过对水生植物、湖泊底质、浮游动物等生态组分的影响引发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水生植物对湖泊清水稳态可能不仅存在正反馈作用,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负反馈作用。今后应加强沉水植物生长消亡的主要环境与生物要素综合作用机理、湖泊稳态类型与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赵磊刘永李玉照朱翔邹锐
关键词: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滇池叶绿素a与关键影响因子关系识别被引量:13
2013年
应用基于主成分绝对得分的源解析模型(APCS-MLR)和结构方程模型(SEM)识别滇池富营养化的关键影响因子,定量描述叶绿素a(Chl a)浓度与关键影响因子的关系,并与神经网络模型(ANN)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检验此结果的可靠性。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滇池富营养化发生的最关键影响因子为物理因子(T>DO>SD>pH),其次为营养物质(NH3-N);在当前观测的高氮高磷水环境下,营养物质的浓度变化对Chl a浓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相对而言,控氮比控磷可能更为有效。
颜小品李玉照刘永杨永辉赵磊郭怀成
关键词:富营养化结构方程模型神经网络
典型云南高原湖泊叶绿素a与影响因子的定量关系及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因子涉及水文、物化、生物等多方面,具有复合性和非线性特征,定量化其与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有助于识别影响湖泊营养状态的关键因子,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云南高原湖泊具有易发生富营养化的自然和气候特征,对其富营养化发生条件及影响因子的分析可为科学的控制决策提供参考.本文选取云南滇池、程海、抚仙湖和异龙湖4个高原湖泊,比较湖泊自然特征与流域社会经济条件的异同;构建包括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PCS-MLR)、结构方程模型(SEM)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的综合分析方法,重点关注并确定浮游初级生产力的代表指标(叶绿素a,Chla)与相关影响因子间的定量相关关系.研究发现:14个湖泊中,对Chla浓度变化影响最大的均为理化因子,但在各湖中该影响的正、负性及不同理化因子的贡献权重有较大差异;2流域污染源构成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入湖的氮、磷负荷,使4个湖泊表现出不同的营养盐限制性特征;3流域面积、湖泊形态及湖体水动力条件影响着营养盐在湖体中的迁移转换,造成4个湖泊富营养化的差异性特征;4对Chla与影响因子间因果关联的识别须结合深入的机理过程分析.
李玉照颜小品吴桢刘永郭怀成赵磊贺彬
关键词: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结构方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