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真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玉米
  • 3篇还田
  • 2篇亚洲百合
  • 2篇栽培
  • 2篇土壤
  • 2篇农业
  • 2篇农业技术
  • 2篇农业技术推广
  • 2篇农业技术推广...
  • 2篇芸豆
  • 2篇耐密玉米
  • 2篇技术推广中心
  • 2篇旱地
  • 2篇百合
  • 1篇性状
  • 1篇雨水
  • 1篇雨水资源
  • 1篇玉米品种
  • 1篇栽培面积
  • 1篇栽培模式

机构

  • 8篇凌源市农业技...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沈联兴隆台农...

作者

  • 9篇李真
  • 4篇陈振武
  • 2篇魏铁霞
  • 2篇黄毅
  • 1篇赵淑桂
  • 1篇马晓峰
  • 1篇万道坦
  • 1篇张建中
  • 1篇王岩
  • 1篇于显
  • 1篇何萍
  • 1篇肖万欣
  • 1篇赵瑞
  • 1篇杨林娜
  • 1篇郭殿杰
  • 1篇杨贺
  • 1篇李莎
  • 1篇董亚明
  • 1篇李颖
  • 1篇赵艳艳

传媒

  • 3篇新农业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园艺与种苗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辣椒课题”情报服务及其检索工具编制研究
赵淑桂李莎李真万道坦
《农业文献专题题录:辣椒》是该馆1986-1989年为该校“辣椒课题”科研情报需求,搜集提供有关情报信息编制的检索刊物。对其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检索工具共收录1972-1987年...
关键词:
关键词:辣椒情报服务
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对耐密玉米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整秆深还对耐密玉米植株根系生长性状影响规律,揭示产量提高原因,筛选最佳整秆深还用量。[方法]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整秆深还用量5个处理分别测量根系生长情况和产量。[结果]整秆深还处理耐密玉米促根系干物积累和根系性状值增加,根系生长环境得到改善,耐密玉米的产量增加。[结论]整秆深还处理可快速提高耐密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李真陈振武
关键词:耐密玉米大垄双行
耐密玉米品种的三种高产栽培模式被引量:2
2011年
在各级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大力支持和沈阳农业大学技术依托下,2008~2010年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施了耐密玉米品种三种高产栽培模式示范推广。3年推广栽培面积30万亩,单产800~900公斤;耐密玉米品种比稀植品种每亩增产240~270公斤,增产率15%~20%,增加粮食3600万~4050万公斤,使农民增收7200万~8100万元。
李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模式玉米品种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综合开发栽培面积农民增收
玉米整秆深埋还田试验被引量:3
2014年
辽西旱地土壤存在"旱、薄、瘦"三大问题,为了探索开深沟、秸秆还田、地膜覆盖技术对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增加玉米产量的作用,在辽宁省凌源市进行了整秆深埋还田起垄覆膜玉米种植试验。试验设整秆深埋还田起垄覆膜和开深沟不埋秸秆起垄覆膜2种模式,通过测定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收获期玉米生育指标和产量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秆深埋还田起垄覆膜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生长期间的土壤含水量,玉米生长指标显著改善,增产显著。
李真
关键词:深埋保水抗旱
百合间玉米混芸豆高效模式
2008年
沈阳农业大学和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在旱田地进行了亚洲百合间种玉米混种芸豆高效益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行百合间单行单株玉米混芸豆的百合种球周径8厘米比例低于其他组合模式;周径10厘米、12厘米种球数高于其他组合模式。百合间玉米混芸豆种植形式实现了百合种球周径12厘米、14厘米比例在80%以上。
陈振武董亚明马晓峰李真
关键词:亚洲百合芸豆玉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百合种球
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对耐密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选用耐密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处理1)、大垄深耕地膜覆盖(处理2)、大垄无深耕无整秆深还田无地膜覆盖(对照)3个处理,探讨对耐密玉米的株高、叶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叶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2与对照相比,株高差异不明显;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单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均有增加,且处理1高于处理2。与对照相比,处理1拔节期株高明显增高,抽穗期至灌浆期叶面积增加12.5%,拔节期至抽穗期单株干物质积累增加168%,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14.4%,产量增加12.3%。处理1为耐密玉米健壮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在适宜密度及叶面积生长条件下,玉米个体生长健壮,群体结构合理,干物质积累增加,植株的源流库呈现出源足、流畅、库满态势,增加了耐密玉米的穗行数、穗粒数及穗粒重,从而增加了产量。
陈振武李真王岩尚彬齐涛魏铁霞刘宪辉
关键词:玉米农艺性状
丘陵山区亚洲百合繁球间玉米混芸豆生产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试验于2003~2004年在凌源市凌北镇进行了亚洲百合间单行单株玉米、亚洲百合间单行双株玉米、亚洲百合间单行双株玉米混芸豆三种组合模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亚洲百合间单行双株玉米混芸豆组合模式效益最高,其次是亚洲百合间单行双株玉米的组合模式,第三是亚洲百合间单行单株玉米的组合模式。
何萍肖万欣陈振武赵瑞郭殿杰杨贺崔凤霞李真杨林娜李颖张建中
关键词:亚洲百合芸豆玉米
旱地玉米土肥水联合跨季节调控操作技术被引量:3
2011年
东北旱农区耕地目前存在旱、薄、瘦三大问题。旱,即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春旱频率在90%,秋吊和卡脖旱也经常发生,春季受旱面积达旱耕地面积的80%。薄,是指30多年来的个体耕种管理和农机的小型化,无力进行土壤的深层改良和培肥,致使全区土壤耕层仅有15~17厘米,土壤的水、肥库容严重萎缩。
黄毅李真于显
关键词:操作技术旱地玉米肥水土壤耕层雨水资源
辽宁西部旱地农业土壤的主要问题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对辽宁西部旱作农业土壤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主要存在旱、薄、瘦三大问题,在有限的降水中,陆地蒸发和径流损失占总降水量的74.6%;不同作物农田土壤的平均耕层厚度为16.08 cm,比我国土壤平均耕层厚度(16.50 cm)低0.42 cm;按国家的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辽宁西部旱农区多数旱地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5级以下,辽西土壤问题十分严峻。该区的土壤问题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从辽宁西部土壤环境入手,分析辽西旱地农业的主要问题,并找寻解决的方法,对辽西地区农业环境改善及经济增长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李真赵艳艳魏铁霞黄毅
关键词:旱地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