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祥

作品数:34 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会议论文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9篇地震
  • 11篇震源
  • 9篇应力场
  • 9篇震源机制
  • 7篇地壳
  • 7篇应力
  • 6篇构造应力
  • 5篇应力影响
  • 5篇强震
  • 5篇构造应力场
  • 5篇俯冲
  • 5篇俯冲带
  • 4篇地震序列
  • 4篇震源机制解
  • 3篇地壳应力
  • 3篇地壳应力场
  • 3篇地震构造
  • 3篇地震学
  • 3篇序列对
  • 3篇M

机构

  • 34篇防灾科技学院
  • 7篇中国地震局兰...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洛阳地震台

作者

  • 34篇李祥
  • 28篇万永革
  • 20篇黄骥超
  • 14篇崔华伟
  • 13篇盛书中
  • 13篇高熹微
  • 5篇闫睿
  • 3篇靳志同
  • 3篇张珊珊
  • 2篇卜玉菲
  • 2篇沈军
  • 2篇许立红
  • 2篇于晓辉
  • 2篇邵博
  • 1篇石砚斌
  • 1篇徐国栋
  • 1篇孙银涛
  • 1篇王雷
  • 1篇王雷
  • 1篇李振月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2014年中...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华南地震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2015中国...
  • 2篇第二届浙江减...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6中国...
  • 1篇地球物理信息...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4篇2015
  • 7篇201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定频率成分分解方法研究及在地震前兆数据处理的应用
<正>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中除了含有可能的地震前兆信号外,还含有固体潮效应。通常认为地震前兆信号是弱信号,难于从众多强干扰中清楚识别出来。科学的分析方法是将综合的地震前兆观测信息分解为各种因素(包括地震前兆信号)的叠加。去除...
万永革黄骥超盛书中李祥
关键词:地震前兆数据前兆信号地震前兆观测
文献传递
基于震源机制的应力层析成像方法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正>目前随着地震观测技术和提高和地震台站的密集分布,地震学家往往能得到震级更小、更为震源的震源机制。这为精确约束地区不均匀应力场、研究区域地震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机会。针对较多的震源机制资料,Hardebeck和Mic...
万永革盛书中黄骥超李祥崔华伟高熹微
关键词:震源机制断层面应力张量层析成像
文献传递
京西北地区地壳最小一维速度模型研究
<正>地震的定位问题是地震相关问题研究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然而当常规的地震定位所采用的速度模型和方法不适用于研究目标,或者定位精度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就需要使用更多的观测数据,选择更好的定位方法来确定更优的一维速度模...
李祥万永革
关键词:震源参数
文献传递
固定频率成分分解方法研究及在地震前兆数据处理的应用
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中除了含有可能的地震前兆信号外,还含有固体潮效应.通常认为地震前兆信号是弱信号,难于从众多强干扰中清楚识别出来.科学的分析方法是将综合的地震前兆观测信息分解为各种因素(包括地震前兆信号)的叠加.本文采用点...
万永革黄骥超盛书中李祥
关键词: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处理信息干扰
文献传递
汶川地震人员伤亡宏观研究
收集整理汶川地震人员死亡相关数据,做出了汶川地震烈度图,其影响范围涉及三个省,对其烈度区进行了分析,得知烈度圈的长轴方向一般沿地震破裂方向分布,烈度向两侧逐渐降低。随后,统计了地震极重灾区、重灾区、一般灾区人员死亡的数据...
李祥许立红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区烈度
文献传递
地震人员伤亡统计模型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收集整理1990-2013年的地震人员死亡数据,统计了地震死亡人数与震级、震中烈度、建筑破坏面积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地震影响烈度与地震死亡率的相关性最好。在此基础上,依据2008年汶川地震的95个地震人员死亡数据,...
许立红徐国栋程宇豪李祥孙银涛
关键词:地震烈度死亡率
文献传递
采用定性和定量断层数据联合求解川滇地区的地壳应力场
地壳应力场对于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震孕育环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求解应力场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根据地表地质断层的走向、倾角和滑动方向,假定这些地质断层的滑动是应力场导致的,进而求解符合地质断层观测的应力场的解.然而目前大部分...
万永革盛书中黄骥超李祥
关键词:地震学地壳应力场
文献传递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14年10月14日M7.3萨尔瓦多地震地球球型自由振荡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萨尔瓦多M7.3地震激发了地球的自由振荡,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10个台站记录到震后4 d的数据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提取到该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基频振型0S4~0S64,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峰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5×10^(-3)~5.0×10^(-3) Hz观测频率值与PREM模型理论频率值较相符,证明本次地震确实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振荡,而0.6×10^(-3)~1.5×10^(-3) Hz和5.0×10^(-3)~7.0×10^(-3) Hz与理论频率值略微偏离的,可以解释为地壳的横向不均匀所致。对采用地球自由振荡振型资料进一步约束地球模型和地震震源参数提供了依据。
李振月万永革汪园园李祥
关键词: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功率谱密度
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推断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的初步结果
本研究将借助于地震波资料揭示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现今地壳应力场的空间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周缘现今应力应变状态、地震发震机理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具有以下特征:1、在环绕鄂尔多斯周缘的银川-...
盛书中万永革黄骥超卜玉菲李祥
关键词:地震学地壳应力场
文献传递
京西北地区地壳最小一维速度模型研究
根据2010-2014年晋冀蒙交界及京津地区86个固定台,28个流动台,记录到的490个地震事件,通过使用MSDP读取5216条P波到时资料,采用中国近震区域走时表并使用单纯型初步定位方法建立了地震事件库。使用最小一维速...
李祥万永革
关键词:地震震源位置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