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绍建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烟粉虱
  • 6篇粉虱
  • 5篇昆虫
  • 3篇生物防治
  • 3篇物防
  • 2篇植物
  • 2篇生物学
  • 2篇饲料
  • 2篇饲料利用
  • 2篇饲料利用率
  • 2篇饲料配方
  • 2篇维生素
  • 2篇经济昆虫
  • 2篇寄生
  • 2篇寄主
  • 2篇共生菌
  • 2篇复合维生素
  • 2篇虫态
  • 2篇存活
  • 2篇大麦虫

机构

  • 1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2篇李绍建
  • 11篇邱宝利
  • 10篇任顺祥
  • 5篇薛夏
  • 2篇许齐爱
  • 1篇吴建辉
  • 1篇曾鑫年
  • 1篇卓侃
  • 1篇苗静
  • 1篇何瞻
  • 1篇郭长飞
  • 1篇安璇

传媒

  • 2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 1篇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线虫诱导番茄抗性对烟粉虱发育及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有害生物为害植物后可以诱导后者产生防御抗性,进而对同株植物上其它生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以蔬菜生产中的两大重要有害生物——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内,利用不同浓度(200头/株、500头/株、1000头/株)的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分别在侵染后的第3、7、11 d接种烟粉虱,研究南方根结线虫为害番茄后诱导的植物抗性对叶部害虫烟粉虱生长发育及存活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三种浓度的南方根结线虫危害3 d、7 d和11 d后的番茄植株上,与对照植株上相比烟粉虱卵至成虫的发育明显延长;当500头/株和1000头/株浓度南方根结线虫危害3 d和7 d后,该番茄植株上烟粉虱的发育历期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在南方根结线虫危害11 d的番茄上,尽管烟粉虱发育历期也随接种南方根结线虫浓度的增加而延长,但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发育历期均无显著差异。在南方根结线虫危害3 d、7 d后的番茄上接种烟粉虱,后者卵-成虫的存活率较对照组番茄上明显下降,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南方根结线虫不同为害时间、不同为害浓度的处理之间对烟粉虱存活率的影响差异并不显著。研究表明,当南方根结线虫与烟粉虱分别在根部和叶部为害同一株植物时,前者通过植物对后者的影响是负面的,二者之间的互作关系应属于拮抗类型。
何瞻李绍建卓侃任顺祥邱宝利
关键词:烟粉虱根结线虫发育历期互作关系
茉莉酸诱导植物对烟粉虱及其寄生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半翅目Hemi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小粉虱属Bemisia,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害虫。近年来,植物—姻粉虱—天敌昆虫之间的研究已成为三级营养关系领...
李绍建
关键词:烟粉虱丽蚜小蜂生物防治
烟粉虱内共生菌Rickettsia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转移效率初探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检测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体内Rickettsia的感染情况,研究分析Rickettsia共生菌经烟粉虱传入豇豆植物后的分布、转移效率等。【方法】以Q型烟粉虱为实验材料,利用常规PCR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了烟粉虱体内Rickettsia的感染率,以及Rickettsia传入豇豆植物体内后的存留情况。【结果】Q型烟粉虱可以通过取食将Rickettsia传至豇豆植株内;接虫数量与Rickettsia传入效率及其在取食部位相邻的下部叶片中检测到的起始时间呈负相关;Rickettsia经烟粉虱取食传入豇豆叶片后,集中分布在叶片的韧皮部筛管中;基于16S r RNA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Q型烟粉虱体内的Rickettsia与经取食传入豇豆叶片的Rickettsia高度同源。【结论】Rickettsia可以通过烟粉虱的取食传入植物体内,并且可以在相邻叶片之间转移传播,Rickettsia在由寄主昆虫向植株传播过程中高度保守。
安璇李翌菡李绍建郭长飞任顺祥邱宝利
关键词:烟粉虱内共生菌RICKETTSIA寄主植物
广东省部分龙眼产区主要害虫调查及其防控策略被引量:5
2011年
系统调查了粤西与珠三角地区龙眼园内的害虫种类,共记录到6目18科33种。对各类害虫的发生比例与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我省危害严重的龙眼害虫主要有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荔枝蛀蒂虫、荔枝尖细蛾和龙眼亥麦蛾等几种害虫。针对我省生产实际,提出了龙眼害虫综合防控的策略。
邱宝利李绍建曾鑫年吴建辉
关键词:龙眼主要害虫天敌
茉莉酸诱导番茄对烟粉虱发育、存活与繁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目前,烟粉虱已成为世界性的入侵害虫,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烟粉虱抗药性增长迅速,以非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成为控制烟粉虱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茉莉酸作为与损伤相关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已被发现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外施茉莉酸可激活植物的防御系统,诱导其产生次生防御物质,从而影响包括烟粉虱在内的多种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与存活等。【方法】在温度(26±1)℃、相对湿度(75±5)%、光照L:D=14:10的条件下,通过在番茄根部和叶部外施茉莉酸,研究茉莉酸诱导的番茄上烟粉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物学特性。【结果】在茉莉酸诱导的番茄上,烟粉虱的发育历期以叶部诱导(shootJA-induced,SJA)的番茄上最长,平均历期为27.3d,与对照组(control,CON)番茄上的25.7d和根部诱导(rootJA-induced,RJA)番茄上的25.8d差异显著;在SJA和CON番茄上,烟粉虱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47.17%和55.57%,而在RJA番茄上烟粉虱的存活率为81.13%,后者与前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烟粉虱成虫在CON、RJA和SJA番茄上的平均寿命分别为25.1、23.6和18.7d,即在JA诱导的番茄上烟粉虱成虫的平均寿命明显缩短;在产卵量方面,对照番茄上发育的烟粉虱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大,为132.8粒,SJA番茄上发育的烟粉虱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小,为107.9粒,两者差异显著;RJA番茄上发育的烟粉虱平均单雌产卵量为118.1粒,与前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利用茉莉酸诱导番茄可对烟粉虱的发育、繁殖和存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诱导部位不同产生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本结果对探索烟粉虱等刺吸式害虫的防治新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绍建薛夏任顺祥邱宝利
关键词:烟粉虱入侵生物茉莉酸生物防治
一种经济昆虫大麦虫的饲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昆虫大麦虫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饲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85~90%的主料,10~15%的辅料;所述主料是采用麦麸、玉米粉和大豆粉按照适宜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物;所述辅料是采用葡萄糖、鱼粉、食盐...
邱宝利许齐爱李绍建任顺祥
文献传递
人工饲喂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饲喂装置,包括一盒体,该盒体设有能拆卸的顶盖及粘在顶盖内的叶片;所述顶盖与盒体间设有至少两层夹膜层,所述夹膜层之间设有抗生素饲喂液。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其既可增加昆虫对植物叶片的视觉、嗅...
邱宝利薛夏李绍建任顺祥
文献传递
烟粉虱天敌沙巴拟刀角瓢虫与越南斧瓢虫的捕食行为比较被引量:7
2010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沙巴拟刀角瓢虫Serangiella sababensis Sasaji与越南斧瓢虫Axinoscymnus apioides Kuzne tsov and Ren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 dius)卵的捕食行为及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2种瓢虫的捕食过程非常相似,大致可以分为搜寻、取食、清洁、静息、整翅和排泄6个部分。在整个捕食过程中,沙巴拟刀角瓢虫在饥饿状态下,其各行为所占的时间为爬行时间>取食时间>静息时间>清洁时间>猎物处置时间,而在非饥饿状态下,各行为所占的时间为爬行时间>静息时间>取食时间>清洁时间>猎物处置时间;对于越南斧瓢虫来讲,饥饿状态下各行为所占的时间比例为爬行时间>静息时间>取食时间>清洁时间>猎物处置时间,而在非饥饿状态,越南斧瓢虫用在取食方面的时间很少,仅长于处置猎物的时间。2种瓢虫相比,沙巴拟刀角瓢虫用在爬行和取食方面的时间要比越南斧瓢虫长,而用在静息和清洁方面的时间比越南斧瓢虫短。
苗静李绍建邱宝利任顺祥
关键词:烟粉虱捕食行为生物防治
一种昆虫显微注射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显微注射装置,包括支架、穿刺针、昆虫黏贴板与携液针,所述昆虫黏贴板固定设在支架上,所述穿刺针与携液针活动设在支架上;能穿刺黏贴在昆虫黏贴板上的昆虫的穿刺针的针头与携液针的针头相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
邱宝利薛夏李绍建任顺祥
文献传递
不同生境烟粉虱体内共生菌的检测及其对寄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农业害虫。本文利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研究了野生和实验室饲养的烟粉虱B型和Q型种群内共生菌的感染情况;并利用利福平对Q型烟粉虱实验室种群体内的共生菌进行了灭活处理,就处理前后烟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检测的的烟粉虱种群中均有初生共生菌Candidatus Portiera aleyrodidarum的感染,而次生共生菌Wolbachia和杀雄菌Arsenophonus在不同生境下的烟粉虱种群内,其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利用1.0 mg/ml的利福平对饲养型的Q型烟粉虱成虫进行处理,48 h后处理样本体内Wolbachia的感染检测为阴性,而初生共生菌Candidatus和杀雄菌Arsenophonus仍为阳性。共生菌灭活处理后,烟粉虱成虫单雌产卵量明显下降,由36.9粒/头下降至26.4粒/头;F1代的发育历期延长,F1代种群中雄性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由对照种群中的45.28%上升至58.06%。本文研究表明,不同生境下,烟粉虱体内的共生菌类群存在差异,次生共生菌Wolbachia对烟粉虱的发育、繁殖及种群性比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影响。
薛夏李绍建陈驹坚任顺祥邱宝利
关键词:共生菌生境烟粉虱生物学改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