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东

作品数:23 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电子电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地震
  • 4篇英文
  • 3篇地震属性
  • 3篇多次波
  • 3篇频谱分解
  • 3篇谱分解
  • 3篇倾角
  • 3篇相干
  • 3篇层间
  • 3篇层间多次波
  • 3篇次波
  • 2篇灯影组
  • 2篇低频阴影
  • 2篇地震波
  • 2篇地震波衰减
  • 2篇震波
  • 2篇震旦
  • 2篇震旦系
  • 2篇震旦系灯影组
  • 2篇振幅

机构

  • 23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3篇李艳东
  • 12篇郑晓东
  • 5篇李劲松
  • 4篇杨昊
  • 4篇甘利灯
  • 4篇胡天跃
  • 3篇兰锋
  • 3篇宋建勇
  • 3篇孙鲁平
  • 3篇李明
  • 2篇田瀚
  • 2篇首皓
  • 2篇魏超
  • 2篇尉晓玮
  • 2篇徐右平
  • 2篇戴晓峰
  • 2篇张明
  • 2篇刘卫东
  • 2篇王军
  • 1篇曹成寅

传媒

  • 6篇石油地球物理...
  • 4篇Applie...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石油物探
  • 1篇中国油气论坛...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黏弹性波动方程模拟地震低频阴影被引量:3
2015年
以地震频谱分解为基础的低频阴影提取技术是一项有效的烃类检测方法,但是对于低频阴影的产生机理一直缺少明确的解释。本文通过建立含流体饱和介质的等效地质模型,采用黏弹性波动方程进行正演模拟,对得到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频谱分解,探讨低频阴影现象的产生机制。在低频(如15Hz)瞬时频谱剖面中,含油气储层下方表现为强能量团;当频率增加到55Hz以上时,含油气储层下方的能量则比低频瞬时剖面中对应位置的能量要弱得多,这就是典型的低频阴影现象。对低频阴影形成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低Q值(QP小于90,QS小于70)且达到一定厚度(厚度大于半个地震波长)的储层,低频阴影现象明显,出现在储层下方最先存在波阻抗差异的地层界面处。
兰锋李明李艳东田瀚
关键词:低频阴影地震波衰减频谱分解
地震低频阴影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阐明地震低频阴影现象产生的机理,设计了2个等效地层模型,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频(如15 Hz)瞬时频谱剖面中,含油气层下部表现为强能量团;当频率为50 Hz以上时,储集层下方的能量比低频瞬时频谱剖面中对应位置的能量要弱得多,这就是典型的低频阴影现象。简化的碳酸盐岩溶蚀孔洞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溶洞含油时,溶洞下方最先存在波阻抗差异的界面附近会出现明显的低频阴影现象;而溶洞含水时,低频阴影现象不明显。该结论与实际地震解释结果相吻合,这为利用低频阴影现象识别油水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兰锋李明李艳东田瀚
关键词:烃类检测低频阴影地震波衰减频谱分解
时频域多属性分析技术在碳酸盐岩岩溶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我国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普遍埋深较大,非均质性强、缝洞分布规律复杂,地震资料成像差,信噪比和分辨率低,储层预测难度大。古地形恢复、相干体和分频地震属性是目前常见的岩溶储层预测方法,但是,对岩溶型储层发育区的相带、岩性、物性的有效表征还有差距,对岩溶储层敏感的属性信息的应用还有进一步优选的余地。研究以我国西部A地区为例,结合时频域多种地震级联属性和地震相的特点,探讨了岩溶型储层地震多属性预测方法。实例表明:基于时频域级联属性的多属性综合预测方法可较好刻画风化壳岩溶储层的展布特征,多属性相干体、分频地震属性和地震波阻抗是对岩溶储层敏感的地震属性,研究提出利用相干体背景信息区分不同时代岩溶风化壳,对于分析岩溶作用强烈程度和岩溶储层发育有实际意义。
尉晓玮郑晓东李艳东孙鲁平
关键词:岩溶储层地震属性相干体频谱分解地震反演
间断有限元方法数值正演模拟与有限差分法对比
1.引言数值模拟方法是地震勘探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不仅为我们研究地震波在地下结构的传播规律提供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是所有反演方法的基础。但地球内部结构复杂,起伏的地表环境和不规则的地层界面导致信号传播变形,接收到的地震勘探...
黄建东胡天跃李劲松李艳东宋建勇
文献传递
基于频率域峰值属性的河道砂体定量预测及应用(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河道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最重要的储集类型之一,其边界识别和厚度定量预测是储层预测的热点难题。本文在总结现有方法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频率域峰值属性进行河道砂体边界识别和厚度定量预测的新方法。对典型河道薄砂体地震反射进行了正演模拟,构造了一种新的地震属性——峰值频率-振幅比,研究表明:峰值频率属性对地层厚度变化敏感,振幅属性对地层岩性变化敏感,两者比值突出河道砂体的边界,同时,借助峰值频率与薄层厚度间存在的定量关系进行薄砂体厚度计算。实际数据应用表明,地震峰值频率属性可以较好的刻画河道的平面展布特征;峰值频率-振幅比属性可以提高对河道砂体边界的识别能力;利用频率域地震属性进行砂体边界识别及厚度定量预测是可行的。
孙鲁平郑晓东首皓李劲松李艳东
关键词:河道砂体
一种基于振幅谱的地震相干属性计算方法(英文)
2015年
相干属性是检测地下介质不连续性特征的主要参数之一,但倾斜地层会对相干属性产生干扰,故在计算相干属性时需要消除地层倾角的影响。传统的相干属性计算一般使用时域倾角扫描法来消除地层倾角的影响,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受到采样间隔等因素的限制,并不能很好地消除地层倾角的影响。根据振幅谱具有不受地层倾角影响的特点,本文提出将预先定义的子数据体内的地震数据变换为振幅谱,再利用振幅谱构造协方差矩阵,协方差矩阵最大特征根与矩阵迹的比值作为子数据体中心点的相干值。利用振幅谱计算相干属性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地层倾角的影响,而且可以使用不同频段的振幅谱计算相干体,具备多尺度相干体算法的特性。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的应用结果表明,振幅谱相干属性可以更好地消除地层倾角对相干属性的影响。
隋京坤郑晓东李艳东
关键词:相干振幅谱倾角多尺度
蚂蚁体各向异性在碳酸盐岩裂缝表征中的应用
目前基于反射系数随方位角变化或振幅随方位角和入射角变化特征的裂缝预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平行竖直裂缝(HTI)方位、密度的预测.这种基于振幅方位各向异性的裂缝表征方法是建立在Rüger公式的基础之上,它描述了纵波振幅随方位角...
王军李艳东甘利灯
关键词:油气勘探碳酸盐岩各向异性
文献传递
弹性波变阶数旋转交错网格数值模拟(英文)
2015年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对理解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弹性波动方程能够模拟地下介质的实际情况,为偏移和成像提供有效的依据。在弹性波波场数值模拟中,旋转交错网格数值模拟(RSM)修改了标准交错网格数值模拟(SSM)方法,将同类的参数定义在同样的节点上,拓宽了稳定性条件的约束,但在低速区会出现较严重的频散。变阶数差分方法是自适应空间算子长度方法的一种变化和推广。它以理论频散误差研究为基础,结合实际波场传播的情况进行误差计算,对不同速度匹配不同的差分阶数。本文研究了变阶数旋转交错网格数值模拟(VRSM),即是将变阶数方法应用到RSM中,它可以很好地解决RSM在低速区域的数值频散问题,以及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同时讨论了旋转交错网格的理论频散特性,并基于波场分离的方法分析了实际波场传播的频散误差,将原方法的应用范围由声波推广到剪切波,由理论值推广到时变值。在数值模拟试验中,VRSM将被应用于水平层模型和Overthrust模型。通过阶数分配以及相应波场传播效果和计算时间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应用于复杂介质波场模拟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实验的结果表明VRSM能够合理分配不同速度所对应的差分阶数,能保证计算的精确性,并合理控制计算的时间。
王为中胡天跃吕雪梅秦臻李艳东张研
关键词:弹性波横波
优选地震属性预测生物礁储集层被引量:11
2009年
从古地貌、沉积相带和地震属性间的关系出发,论证了古地貌背景约束下地震属性优选技术的合理性。阐述了多属性聚类分析技术,将优选出的敏感地震属性进行聚类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礁滩相储集层和油气预测中。应用实例表明,基于古地貌背景约束优选出的地震属性和相应的多属性聚类方法,能有效表征生物礁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物性特征及部分流体特性。
尉晓玮郑晓东李艳东杨昊
关键词:储集层预测生物礁古地貌地震属性
层间多次波辨识与压制技术的突破及意义——以四川盆地GS1井区震旦系灯影组为例被引量:16
2018年
针对四川盆地GS1井区震旦系灯影组及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的地震合成记录与实际记录严重不匹配现象,开展层间多次波辨识与压制技术研究。(1)研发了基于反射率法的多次波正演模拟方法,通过叠后和叠前多次波正演模拟等8种手段,结合VSP资料论证了该区井震不匹配主要是由层间多次波造成的。(2)利用剥层法井点和联井剖面多次波正演模拟结果,结合多次波周期性分析,明确了上覆4组速度反转层是灯影组层间多次波的主要来源。(3)在层间多次波准确识别和来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传统Radon方法创新应用,结合基于模式识别的压制技术,突破了由于层间多次波与一次波速度差异小使得现有方法难以奏效的困境,结合基于模式识别的压制技术,形成了适用、有效、可复制的压制处理方案。(4)提出了一种多次波发育强度评价指标,编制了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四段多次波发育强度分布图。该方案提高了井震匹配程度,压制后剖面结构特征更加符合沉积规律,横向分辨率更高,小断裂与小异常体特征更清晰,并在灯影组发现了串珠反射。基于地震波形分类的储集层预测符合率从60%提高到90%,基于双相介质的烃类检测符合率从70%提高到100%。
甘利灯肖富森戴晓峰杨昊徐右平冉崎魏超谢占安张旋刘卫东张明宋建勇李艳东
关键词:多次波波形分类烃类检测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