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顶
-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河南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开发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空间差异明显,具有客源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等优势,但也存在资金短缺、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开发时应遵循梯级原则,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巩固国内客源并努力开拓国际客源.
- 李顶高更和
- 关键词:旅游资源
- 以偏离-份额分析为基础的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SSM(偏离份额分析)是一种区域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河南省的入境旅游产业从2003年以来发展较快,总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整体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外汇收入较多的是游览和娱乐部门,但这两个部门竞争力较弱,提升空间很小。商品销售和餐饮部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目前所占份额较低,竞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下一步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要加强推广宣传,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培养旅游核心竞争力;发挥地域差别优势,开发特色餐饮,构建多层次的旅游购物系统。
- 李顶
- 关键词:SSM入境旅游旅游产业结构优化
- 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化被引量:3
- 2014年
- 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急需优化。优化应该吸收一线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充分听取其合理建议;加强教材建设,理顺教师增加实践经验的渠道;创建多元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效果评价环节既重视形成性评价,又充分结合终结性评价;真正重视实践环节,搭建校内和校外实践平台。
- 李顶
-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评价
- 《《旅游法旅法》背景下我国旅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旅行社为例
- 2014年
- 旅行社是旅游企业的核心和枢纽,但我国旅行社普遍规模偏小、产品缺乏创新、品牌意识不强。2013年实施的《旅游法》中,针对我国旅行社行业制定了明确的规范,对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引导。在未来的发展中,旅行社应该把握发展方向,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严格依法经营,重视旅游合同和劳动合同;重视品牌建设,创新产品内涵,并通过做好售后服务来培养忠诚客户群;重视散客市场,挖掘市场潜力。
- 李顶
- 关键词:旅游法旅行社
- 南阳玉雕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南阳玉雕是南阳玉文化的物质载体,产业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是南阳地方特色经济之一。但目前出现了市场萎缩、原料供应不畅、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政府和企业必须密切协作,将玉雕与玉文化有机结合,处理好玉雕艺术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拓宽原料来源渠道,共同推动南阳玉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李顶辛晓十
- 关键词:玉雕可持续发展
- 清至民国祁连山区森林变迁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清至民国时期,人类活动的许多方面对祁连山区森林造成消极影响,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对周边地区特别是河西走廊绿洲地区的水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人们也认识到祁连山区森林对于涵养水土、改善地区小气候、保障周边地区特别是河西走廊绿洲地区的水利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但是并未能从根本上使祁连山区森林的开发和利用步入良性轨道。
- 李顶
- 关键词:清至民国
- 我国农村地区水环境现状及修复措施被引量:5
- 2013年
- 目前中国农村的水环境已经或正在被污染,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影响。污染的来源有生活污水和垃圾、化肥、农药、畜禽养殖4个方面,所以应该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从管理体制、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几个方面着手,修复农村地区的水环境。
- 李顶
- 关键词:水环境
- 南阳玉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玉雕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南阳玉文化产业是南阳玉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中以玉雕最为重要,其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是南阳地方特色经济之一。但目前出现了市场萎缩、原料供应不畅、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政府和企业必须密切协作,将玉雕与玉文化有机结合,处理好玉雕艺术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拓宽原料来源渠道,并最终推动南阳玉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李顶
- 关键词:玉雕可持续发展
- 《旅游法》的立法精神与旅行社的改革发展被引量:1
- 2014年
-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核心支柱产业,刚刚实施的《旅游法》中,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针对我国旅行社行业制定了明确的规范,为行业的改革发展方向进行了引导。在未来的发展中,旅行社应该发扬人本主义理念,恢复旅游的本质属性;重视劳动合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重视散客市场需求,挖掘市场潜力;把握发展方向,拓宽营销渠道,以顺应旅游业发展的大势。
- 李顶
- 关键词:旅游法旅行社人本主义
- 历史时期祁连山区森林演化及影响因子分析——以清至民国为研究时段
- 2013年
- 清代至民国期间祁连山区森林总体呈现逐渐减少的演化趋势。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排除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清至民国期间祁连山区森林这种演化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人类活动对祁连山区森林的破坏主要有农业垦殖、木材买卖贸易、矿业开发、烧制木炭、以及战争毁林等其它途径。这期间人们也不乏对祁连山区森林的保护,但总体上没有能遏制森林不断减少的趋势。
- 李顶
- 关键词:河西走廊民国自然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