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鲠颖

作品数:152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霍英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5篇专利
  • 4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理学
  • 15篇医药卫生
  • 9篇机械工程
  • 9篇电子电信
  • 7篇核科学技术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3篇磁共振
  • 51篇成像
  • 43篇磁共振成像
  • 38篇核磁共振
  • 35篇核磁
  • 21篇脉冲
  • 16篇脉冲序列
  • 15篇NMR
  • 14篇接收机
  • 12篇信号
  • 12篇相位
  • 12篇成像技术
  • 11篇核磁共振谱仪
  • 11篇磁共振成像系...
  • 10篇粉末样品
  • 9篇图像
  • 8篇射频
  • 8篇伪影
  • 8篇核四极共振
  • 8篇磁共振成像技...

机构

  • 136篇华东师范大学
  • 16篇上海市功能磁...
  • 5篇上海理工大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通用电气公司
  • 3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铁道师范...

作者

  • 152篇李鲠颖
  • 33篇蒋瑜
  • 29篇宁瑞鹏
  • 28篇沈杰
  • 25篇邬学文
  • 21篇徐勤
  • 18篇刘颖
  • 17篇王鹤
  • 13篇谢海滨
  • 7篇杨光
  • 6篇杜小霞
  • 6篇辛立静
  • 6篇刘燕
  • 6篇李建奇
  • 5篇汪红志
  • 5篇沈国华
  • 5篇边明华
  • 5篇张学龙
  • 5篇晏小龙
  • 4篇夏小建

传媒

  • 46篇波谱学杂志
  • 10篇物理学报
  • 10篇第十六届全国...
  • 3篇第六届全国波...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2篇第八届全国波...
  • 2篇第七届全国波...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第九届全国波...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四届全国波...
  • 1篇第五届全国波...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21篇2010
  • 7篇2009
  • 16篇2008
  • 12篇2007
  • 11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7篇1996
  • 2篇1995
  • 4篇1994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图形化的核磁共振脉冲序列编译器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技术,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图形化的核磁共振脉冲序列编译器,可供用户方便地编辑核磁共振脉冲序列,本编译器主要包括图形编辑模块和编译模块两大部分,编译模块包括语法检查和代码生成模块,其中图形编辑模块采用了图形...
沈杰李鲠颖
文献传递
氮-14远程核四极共振谱仪被引量:8
1994年
为了满足检测与探头有一定距离的含氮化合物的核四极共振信号,本文研制了一台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核四极共振操测仪.它利用了脉冲付里叶变换技术,可将获得的核自由感应衰减信号或者回波信号进行相干累加.整个系统分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前者由射频脉冲放大器(约500W脉冲输出功率),探头,接收机,MCS-96型单片机和PC机构成.后者由单片机上的脉冲序列程序与PC机上的数值信号处理程序组成.利用这台谱仪,可以在几十秒时间内得到距离探头线圈10cm内的典型 ̄(14)N样品的核四极共振谱.
李鲠颖蒋瑜吴先球邬学文
关键词:含氮化合物核四极共振谱仪
F_TDM多通道接收方法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接收技术的FDM_TDM相结合的多通道接收方法,该方法将时分复用技术和频分复用技术组合使用,减少接收通道的物理维度,减小了接收通道的物理维数,在不降低系统性能指标...
刘颖沈杰李鲠颖
文献传递
F_TDM多通道接收方法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接收技术的FDM_TDM相结合的多通道接收方法,该方法将时分复用技术和频分复用技术组合使用,减少接收通道的物理维度,减小了接收通道的物理维数,在不降低系统性能指标...
刘颖沈杰李鲠颖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数字预加重的磁共振成像梯度波形发生器被引量:14
2006年
提出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高性能,高集成度基于PCI总线的数字预加重梯度波形发生器,它具有独立的X,Y,Z三通道预加重梯度波形输出,其主要特点在于此设计采用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实现.本文所述的预加重梯度发生器,其数字梯度预加重和数字逻辑模块全部集成在单片可编程芯片中,这样不但可以产生高性能的预加重梯度波形,而且可以简化磁共振成像仪的设计.本文详细讨论了此梯度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最后给出了此设计的测试指标和实验结果.
徐勤王鹤蒋瑜李鲠颖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涡流预加重
固体四极体系NMR及其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比较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固体四极核体系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物理,化学与材料等科研领域的应用情况,简单讨论了本实验室在这些方面的一些工作。
李鲠颖邬学文
关键词:NMR
固体偶极体系偏共振章动NMR谱的计算机模拟
<正>在固态NMR中,粉末样品谱常因核自旋之间的偶极相互作用而变得很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消除或减小它的方法.几种可能的技术有多脉冲和魔角旋转.然而,还有一种技术,即章动NMR,亦不能被忽略.因为在一定条件下...
李鲠颖邬学文
文献传递
一种数字化的核磁共振信号源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的测量装置或仪器类,具体的讲是涉及到核磁共振谱仪的频率发生装置,即一种数字化的核磁共振信号源,该信号源在激发样品核自旋体系时,接收通道的采样信号和发射通道的激发信号同时启动,且激发信号频率与采样信号频率...
徐勤蒋瑜李鲠颖
文献传递
低场MRI系统中2通道脊椎线圈的研制被引量:4
2008年
实现了用于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2通道脊椎线圈,它的基本结构是两个8字型的表面线圈.另外,讨论了射频线圈的去耦问题,最后在永磁0.3 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进行了实验.
梅立雪王鹤李鲠颖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
在数字化MRI谱仪系统设计中消除梯度抖动的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提出了一种在磁共振成像谱仪系统中消除由于数字化设计而引起的梯度抖动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梯度波形发生器的内部时钟控制脉冲序列的启动,使得它们真正实现同步.本文除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之外,还通过实验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王鹤宁瑞鹏刘燕李鲠颖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数字化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