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加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首发精神分裂症脑血流灌注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以往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脑血流灌注多采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SPECT),而关于使用磁共振动脉自选标记技术报道甚少,本项研究使用静息态磁共振动脉自选标记成像技术,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入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18例首发未经过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对照组。以统计参数图映射(SPM)统计软件处理脑影像数据,使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脑血流灌注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右侧扣带前回、右侧尾状核、右侧额上回、右侧内侧眶回皮质脑血流灌注明显降低。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明显降低。还表明动脉自旋标记可以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异常。
- 折霞何海宁印弘席一斌刘康杨小斌杜萍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首发
- 抑郁症与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局部脑血流灌注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局部脑血流灌注(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变化的异同。方法 :采用非侵入性脉冲式动脉自旋标记(pulsed arterial spin-labelling,PASL)技术与SPM5软件、PVE-lab软件研究抑郁症患者与急性PTSD患者的r CBF变化。研究对象包括30名抑郁症患者、30名急性PTSD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及急性PTSD患者r CBF均明显降低。抑郁症患者与急性PTSD患者相比,右侧额上回眶面、额内侧回眶面、楔叶、距状回、楔前叶、辅助运动区、扣带回中部及左侧额中回眶面、额下回眶面、角回、中央前回r CBF明显降低。结论:抑郁症患者和急性PTSD患者r CBF变化均呈降低趋势,但抑郁症患者比急性PTSD患者r CBF降低更为明显。r CBF可以为这2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 杜萍折霞刘康席一斌印弘宦怡齐顺
- 关键词:抑郁症功能磁共振成像局部脑血流灌注
- 采用基于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急性期全脑白质结构变化情况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单次长时间应激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急性期的全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方法应用3.0TMR分别对山西王家岭矿难中深埋超过190h的17例幸存者(PTSD组)及17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DTI扫描,并采用基于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分析两组全脑DT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图,使用基于非参数的随机排列检验(RPT)对两组FA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得出PSTD患者FA值有差异的脑区。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PTSD组双侧胼胝体膝部及胼胝体部嘴侧FA值降低,而左侧丘脑及双侧皮质脊髓束区的后、上放射冠,左侧内囊后肢,左侧大脑脚FA值较正常组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TBSS方法能全面、准确地分析PTSD患者的全脑DTI改变,特别是PTSD急性期的胼胝体膝部、体部嘴侧、左侧丘脑前辐射的纤维结构出现了异常改变,可为PTSD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客观的依据。
- 席一斌刘康折霞穆允凤印弘宦怡杨小斌杜萍
- 关键词:应激障碍创伤后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