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霞

作品数:24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慢性
  • 3篇蛋白
  • 3篇衰竭
  • 3篇重型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亢进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功能
  • 3篇甲状腺功能亢...
  • 3篇功能亢进
  • 3篇腹膜
  • 3篇腹膜炎
  • 3篇肝衰
  • 3篇肝衰竭
  • 3篇肝硬化
  • 3篇病毒

机构

  • 24篇南昌大学第一...
  • 3篇南昌大学

作者

  • 24篇杨丽霞
  • 10篇张伦理
  • 8篇葛善飞
  • 5篇王亮
  • 5篇李小鹏
  • 5篇何颖
  • 5篇邬小萍
  • 4篇方铭
  • 4篇赖玲玲
  • 3篇程娜
  • 2篇李明
  • 2篇车媛梅
  • 2篇钟渊斌
  • 2篇向天新
  • 2篇邹立津
  • 2篇饶希
  • 1篇余燕青
  • 1篇胡国信
  • 1篇许海波
  • 1篇刘娟

传媒

  • 6篇江西医药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肝脏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病毒性肝炎14例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治经验,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2010年收治的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14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病例均有严重并发症,最终因感染死亡7例,肝肾综合征死亡3例,脑水肿脑疝死亡1例,心衰肺水肿死亡1例,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肠穿孔死亡1例。并发症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发症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规范治疗甲亢及病毒性肝炎,避免使用肝损及肾损药物,早期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存活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杨丽霞何颖李小鹏张伦理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分析
肝衰竭合并黄曲霉眼内炎1例
2022年
本研究报道1例肝衰竭合并黄曲霉眼内炎的病例,患者起病为肝衰竭表现,症状逐渐缓解后出现眼内炎相关临床表现,视力迅速下降,玻璃体混浊,病情进展迅速,眼内分泌物培养提示黄曲霉,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无明显好转,病情继续恶化。
梁佳圆杨丽霞王亮程齐齐孙俊葛善飞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眼内炎
核苷(酸)类似物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部分病毒学应答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s,NAs]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发生部分病毒学应答(Partial virological response,PVR)的影响因素,并分析PVR发生过程中病毒学及肝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接受NAs治疗至少48周的84例初治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期间的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CVR)组(n=60)和PVR组(n=2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VR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各指标预测发生PVR的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sAg、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治疗12周HBV DNA是NAs治疗初治CHB患者发生PV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线HBsAg、治疗12周HBV DNA和基线ALT均能预测PVR的发生(P<0.05或<0.01)。基线ALT对PVR发生的预测价值低于治疗12周HBV DNA(Z=3.436,P<0.001)和基线HBsAg(Z=2.436,P=0.040);而治疗12周HBV DNA与基线HBsAg的预测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15,P=0.390)。治疗前后PVR组HBsAg及HBV DNA均高于CVR组(F=26.468和101.433,P<0.05)。结论治疗前高HBsAg水平、治疗12周高HBV DNA载量及治疗前低ALT水平的NAs初治CHB患者更易发生PVR。动态监测此类人群的HBsAg、HBV DNA及ALT水平有重要意义。
孙俊邬小萍杨丽霞蔡天盼王亮程齐齐梁佳圆刘丽萍甘厦阮宁杭葛善飞
关键词:病毒学应答
多种模型预测HBV-ACLF合并IPA患者的短期预后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终末期肝病联合血清钠模型(MELD-Na)评分、慢性肝功能衰竭联盟-器官功能衰竭(CLIF-C OF)评分和慢性肝衰竭联盟-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CLIF-C ACLF)评分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短期死亡风险进行预测,探讨并比较各种评分系统对HBV-ACLF合并IPA患者短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诊断为IPA分为IPA组和非IPA组,随访记录HBV-ACLF患者自诊断后28d的临床转归情况。分别计算MELD评分、MELD-Na评分、CLIF-C OF评分和CLIF-C ACLF评分,应用ROC曲线比较以上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符合正态分布者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两组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在110例患者中,治疗28d死亡36例(32.7%)。MELD评分、MELD-Na评分、CLIF-C OF评分和CLIF-C ACLF评分预测HBV-ACLF合并IPA患者28d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74、0.93和0.89。CLIF-C OF评分的AUC最大,与CLIF-C ACLF评分AUC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F-C OF评分、CLIF-C ACLF评分与MELD评分和MELD-Na评分AUC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F-C OF评分和CLIF-C ACLF评分能有效预测ACLF合并IPA患者28d的死亡风险。
梁佳圆邬小萍杨丽霞蔡天盼王亮程齐齐孙俊刘丽萍甘厦阮宁杭葛善飞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病毒曲霉菌预后
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及其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度检测技术(microscopic observation drug susceptibility,MODS)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诊断及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例临床诊断TBM患者,用MODS技术对50例患者脑脊液进行培养,同时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4种抗结核药物药敏测定,并与传统罗氏培养及罗氏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法与罗氏培养阳性结果符合率为88%,培养阳性结果平均时间分别为8d和26d。本法检测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药敏结果与罗氏药敏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8%、96%、92%、84%,药敏检测所需平均时间分别为8d和31d。结论 MODS诊断TBM及耐药性检测具有快速、操作简便、价廉等优点。
杨丽霞胡国信方铭张伦理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耐药性显微镜观察
炎症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炎症是病毒、药物、酒精或代谢异常等病因引起慢性肝病发展的一个动态和共同过程,慢性炎症进一步发展导致肝损伤,最终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迄今为止,临床上并没有针对肝纤维化的有效治疗方法,而控制肝脏炎症被公认为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纤维化的有效措施。
葛善飞杨丽霞
关键词:肝纤维化慢性炎症慢性肝病代谢异常肝脏炎症肝损伤
5个肝豆状核变性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肝豆状核变性家系ATP7B基因突变特点和临床特征,并探讨其突变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收集5个肝豆状核变性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ATP7B基因检测结果。结果5个家系中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甚至部分患者发展为肝衰竭,但均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存在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ATP7B基因检测发现5例先证者均为复合突变致病,而先证者父母仅携带单一致病突变基因。共检测出7种致病性突变,包括5种错义突变,1种无义突变和1种插入突变,其中c.3087_3088insT(p.G1030Wfs*39)为新发现的插入突变。此外还检测出10种单核苷酸多态性。通过家系基因检测诊断出1例症状前患者。结论本研究中,肝豆状核变形患者多表现为肝脏损害,但临床症状及发病年龄不一,基因检测发现复合杂合突变是ATP7B最常见的突变形式,同时还发现了1种新的ATP7B致病突变。基因测序分析有助于快速诊断肝豆状核变性家系中的症状前患者。
程齐齐杨丽霞王亮孙俊梁佳圆葛善飞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ATP7B基因突变分析
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多发伤患者与正常人间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应用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与非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乌司他丁30万U静脉点滴,每日2次;非乌司他丁治疗组只予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d、第7d测定血清ICAM-1水平。另设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其血清ICAM-1水平。结果治疗前,多发伤组患者血清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7d,血清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乌司他丁组下降较非乌司他丁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血清ICAM-1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应用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多发伤患者ICAM-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冯俊杨丽霞方铭
关键词:乌司他丁多发伤细胞间黏附分子1
阿德福韦酯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53例YMDD变异的CHB患者按其意愿分为2组:加用组(n=38)在继续口服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加用ADV抗病毒治疗,干扰素联合组(n=15)停用拉米夫定,换用ADV联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2组观察1年,在治疗4、8、12、24、36、48周时检测ALT、乙肝五项、HBVDNA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ALT水平逐渐降低,仅在8周时2组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V-DNA水平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扰素联合组HBeAg和HBsAg阴转率均要高于加用组(P<0.05)。加用组有2例患者出现ADV耐药。结论加用ADV、ADV与干扰素联合治疗YMDD变异的CHB患者,均能对其病毒和病情起控制作用,但后者显示有更高的HBeAg和HBsAg阴转率。
刘娟许海波向天新杨丽霞邬小萍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干扰素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耐药
ESAT-6在结核性腹膜炎中的检测及其诊断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ESAT-6在结核性腹膜炎中的检测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62例疑似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最终的诊断结果分为结核性腹膜炎组50例和肿瘤性腹水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ESAT-6的阳性检出率、腹腔积液中ESAT-6的阳性检出率;对ESAT-6在结核性腹膜炎检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进行比较。结果结核性腹膜炎组患者外周血中ESAT-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性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腹膜炎组患者腹腔积液中ESAT-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性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ESAT-6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与腹腔积液T淋巴细胞中ESAT-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AT-6在结核性腹膜炎的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的重要的指标。
饶希赖玲玲杨丽霞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