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婧

作品数:51 被引量:19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机械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5篇环境监测
  • 12篇环境空气
  • 10篇颗粒物
  • 8篇污染
  • 7篇实验室
  • 7篇自动监测
  • 7篇细颗粒
  • 7篇细颗粒物
  • 7篇监测数据
  • 7篇PM2.5
  • 6篇污染物
  • 6篇大气细颗粒物
  • 5篇异常数据
  • 5篇实验室间比对
  • 5篇环境监测数据
  • 5篇标准物质
  • 4篇气体
  • 4篇环境监测实验
  • 4篇环境监测实验...
  • 4篇环境空气监测

机构

  • 51篇中国环境监测...
  • 5篇中国计量科学...
  • 4篇重庆市生态环...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家纳米科学...
  • 1篇中国计量测试...
  • 1篇重庆市环境保...
  • 1篇国家环境分析...
  • 1篇石嘴山市环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1篇杨婧
  • 28篇付强
  • 26篇滕曼
  • 20篇姚雅伟
  • 19篇师耀龙
  • 14篇吴晓凤
  • 12篇吕怡兵
  • 12篇楚宝临
  • 5篇米方卓
  • 5篇罗财红
  • 4篇王德发
  • 3篇肖建军
  • 3篇王锷一
  • 3篇胡冠九
  • 3篇王光
  • 2篇郭晓爽
  • 1篇李成
  • 1篇黄业茹
  • 1篇周瑞
  • 1篇付军

传媒

  • 11篇中国环境监测
  • 3篇2016中国...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中国测试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 1篇色谱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环境监控与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颗粒物监测异常区域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气颗粒物监测异常区域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大气颗粒物监测异常区域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监测区域和直接临近监测区域,并根据二者之间的地形特征数据判断是否构成污染传输区域;在确定构成污染传输区域...
王子博王鹏宇阎磊田润稷杨婧师耀龙吕怡兵王锷一肖建军张大伟
应用稳健统计方法对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现场比对核查结果的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根据2015年9个城市53台现场臭氧分析仪的现场比对核查结果,比较研究了稳健统计方法和一般统计方法在评价国控网臭氧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性和精密性上的应用。研究表明:稳健统计能够在不剔除异常数据的前提下降低异常值对正确评价臭氧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影响,适合评价现场比对核查结果;采用Hubers方法进行稳健统计,2015年国控网臭氧日常浓度点相对偏差的95%置信区间约为-0.1%至4.5%,95%预测区间为-14.0%~18.3%,变异系数约为9.5%,数据质量仍有提升空间。
师耀龙杨婧姚雅伟李成滕曼柴文轩楚宝临付强
关键词:环境空气监测臭氧
环境恶臭污染的评估与优先污染物的筛选简述
2017年
对近年来环境恶臭污染的评价方法、恶臭污染物的识别和恶臭优先污染物的筛选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认为恶臭优先污染物的筛选研究发展缓慢,建议制定典型污染源的优先控制恶臭污染物清单,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恶臭污染控制措施。
滕曼杨婧姚雅伟柴文轩付强
关键词:恶臭
基于单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发现环境监测异常数据的算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发现环境监测异常数据的算法,通过训练集样本完成一个单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建立;并在根据模型确定的边界定义正常值和离群点对应的参数,完成模型边界划定;完成单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构建。当...
杨婧付强柳媛姚雅伟米方卓吴晓凤柴文轩杨楠王光朱余罗财红
文献传递
优控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系统
付强胡冠九罗财红多克辛吕怡兵仇伟光滕曼杨婧楚宝临姚雅伟李娟陈素兰张丽华赵丽娟王玲玲王潇磊卢益孙静
该课题于2007年经科技部批准立项,是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优控污染物监测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课题之一."十一五"期间中国环境污染控制从传统污染物总量控制向同时重视微量优控污染物控制的方向发展.由于缺乏系统的监测方法...
关键词:
关键词:环境污染控制
环境空气PM2.5自动监测质量核查探讨
对国家网环境空气PM2.5自动监测的质量核查手段、结果和难点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采用手工比对监测的方式,依据自动仪器与手工仪器数据的相对偏差来评价数据质量,是对PM2.5监测实施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核查发现各地PM2.5...
付强楚宝临滕曼姚雅伟吴晓凤杨婧
关键词:大气自动监测细颗粒物数据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PLSR的近红外光谱沼液主要营养成分实时在线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按需施用沼肥,可提升我国粮食产能,筑牢大国粮仓。鉴于国内外利用近红外模型对沼液中氮、磷、钾含量快速检测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183个沼液样本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建立快速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对沼液中的总氮、总钾和氨氮含量,校正决定系数(R_(C)^(2))分别为0.9238、0.9339和0.9191,预测决定系数(R_(P)^(2))分别为0.9255、0.9184和0.9160,均大于0.9。校正集残留预测偏差RPD_(C)分别为3.8044、4.0034和3.6724,预测集残留预测偏差RPD P分别为3.7035、3.5403和3.4876,均大于3。这说明模型定标效果好、稳定性好、预测精度高,能够用于实际检测;总磷含量的R_(C)^(2)为0.9047,大于0.9,R_(P)^(2)为0.8083,RPD_(C)为3.2538,大于3,RPD P为2.3100。模型可用于定量分析,为农业绿色发展和智慧发展提供支撑。
李佳芮钟元李悦杨婧贺莉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沼液偏最小二乘回归营养成分
混合抗蚀剂法制备纳米球型SERS基底被引量:5
2022年
报道了一种利用混合抗蚀剂的一步电子束曝光制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的新方法。基于氢倍半硅氧烷(HSQ)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电子束抗蚀剂的混合产生相分离形成纳米球体的现象,并利用合适剂量(2000μC/cm^(2))电子束曝光、固化纳米球,经显影去除多余残胶后再使用电子束蒸发沉积Au薄膜,得到纳米球型SERS基底。纳米球尺寸分布均匀,相对标准偏差为7.56%,表面粗糙Au层及球之间的间隙能够提供丰富SERS“热点”,从而使其表现出良好的拉曼增强效应。该SERS基底对多种目标物均能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性能。对4-巯基苯硼酸(4-MPBA)检测的SERS增强因子为5.8×10^(6),检测限为1.06×10^(-8) mol/L。对罗丹明6G(R6G)和三聚氰胺的检测限分别达到7.08×10^(-9 )mol/L和7.94×10^(-10) mol/L。三聚氰胺的检测范围为1.0×10^(-9)~1.0×10^(-5) mol/L,跨度达4个数量级,并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52),检测优势十分显著。这种利用不同性质抗蚀剂在纳米尺度独特的分离现象制备纳米球的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对发展新型纳米结构高性能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周一轩杨婧徐陶然乔治牟达陈佩佩褚卫国
关键词:表面光学电子束曝光
加速溶剂萃取-分子筛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多氯萘被引量:1
2022年
新污染物引发的环境和健康风险正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重视新污染物治理”。作为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萘(PCNs)在土壤中通常处于痕量水平,一般需要经过多层硅胶柱/氧化铝柱等复杂的净化方法,再结合有效的分析手段才能实现准确测定。关注土壤中多氯萘分离分析方法可以为掌握和监管其在土壤中的污染状况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持。研究以13X分子筛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评价了其对多氯萘的净化效果。研究发现:使用正己烷作为上样溶剂和淋洗剂,10 mL二氯甲烷/正己烷(2∶15,v/v)为洗脱溶剂,可以实现PCNs与脂类大分子等干扰物的选择性分离,且多氯萘内标的平均回收率为56.1%~88.0%。与凝胶渗透色谱法、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以及多层硅胶柱/氧化铝柱相比,13X分子筛对土壤提取液的净化效果优于前两种净化方法,可以获得与多层硅胶/氧化铝柱相近的净化效果(53.0%~117.0%),而且操作更加简单,环境更加友好,分析成本大幅度下降。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分子筛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土壤中PCNs的分析方法。PCNs同族体的方法检出限为0.009~0.6 ng/g。采用基质加标法评价了本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CN-3、13、42、46、52、53、73、75在低、中、高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0%~128%、71%~115%和61%~11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2%~23%、6.5%~31%和4.7%~22%,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且平行性较好。从整个分析流程来看,13X分子筛有望成为新污染物净化的新型固相萃取吸附剂,并在土壤新污染物普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金静刘洪媛薛会福杨婧屈春花马慧莲陈吉平
关键词: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多氯萘分子筛土壤
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土壤铅检测能力比对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解环境监测系统土壤中铅的检测能力,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笔者于2016年11月开展了环境监测实验室间比对研究,采用稳健统计法对比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参与比对的实验室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对不同检测方法、不同级别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共有305个实验室参加比对,结果满意的单位有254个,占83.3%。比对结果的稳健变异系数较小。不同检测方法中火焰原子吸收法结果满意率最低。提示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土壤铅检测能力较好,个别实验室的结果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应该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滕曼吴晓凤贾立明师耀龙杨婧
关键词:土壤实验室间比对环境监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