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强 作品数:6 被引量:8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椿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椿皮为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具有抗癌、抗茵、抗疟等作用,且其抗癌作用明显。为了有效的对椿皮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我们对椿皮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岩 杨文强 王磊 王英 张晓琦 李药兰 叶文才关键词:药物化学 椿皮 抗肿瘤活性 文献传递 广东桑叶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研究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HPLC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pNP法测定了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广东桑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脱氧野尻霉素(1)、fagomine(2)、胞苷(3)、2-(1′,2′,3′,4′-四羟基丁基)-5-(2″,3″,4″-三羟基丁基)-吡嗪(4)、2-(1′,2′,3′,4′-四羟基丁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5)、2-(1′,2′,3′,4′-四羟基丁基)-5-(1″,2″,3″,4″-四羟基丁基)-吡嗪(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8)、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9)、菊苣苷(10)、roseoside(11)、植醇(12)、伞形花内酯(13)、3-醛基吲哚(14)、咖啡酸乙酯(15)、蔗糖(16)、β-谷甾醇(17)、胡萝卜苷(18)。结论化合物5、6、14、15为首次从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7~13、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具有一定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唐本钦 杨婷婷 杨文强 王文婧 张晓琦 叶文才关键词:广东桑 Α-葡萄糖苷酶 胞苷 槟榔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5 2012年 目的:研究槟榔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反相RP-18柱、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鼠李素(1)、槲皮素(2)、甘草素(3)、5,7,4'-trihydroxy-3',5'-dimethoxyflavanone(4)、(+)-儿茶素(5)、反式白黎芦醇(6)、阿魏酸(7)、香草酸(8)、过氧麦角甾醇(9)、豆甾-4-烯-3-酮(10)、β-谷甾醇(11)、环阿尔廷醇(12)、de-O-methyllasiodiplodin(13)。结论:其中,化合物2~4、6、7、9、10、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杨文强 王红程 王文婧 王英 张晓琦 叶文才关键词:槟榔 化学成分 椿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椿皮为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具有抗癌、抗菌、抗疟等作用,且其抗癌作用明显。为了有效的对椿皮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我们对椿皮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岩 杨文强 王磊 王英 张晓琦 李药兰 叶文才关键词:药物化学 椿皮 抗肿瘤活性 五倍子中酚性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活性 被引量:15 2016年 采用硅胶、ODS、Toyopearl HW-40(s)、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和波谱学方法,结合物理化学性质,从五倍子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benzoic acid,3,4-dihydroxy-5-[(3,4,5-trihydroxybenzoyl)oxy]-,5-ethoxycarbonyl-2,3-dihydroxyphenyl ester(1)、trigallic acid(2)、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3)、莽草酸(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甲酯(6)、没食子酸乙酯(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五倍子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HSV-1、RSV A strain、RSV Long strain病毒活性测试,化合物3表现出显著的抗病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13.3,3.3和3.3 mmol/L。 杨寒冰 杨文强 宋敏 张建 张晓琦 叶文才关键词:五倍子 化学成分 抗病毒活性 槟榔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1 2014年 应用硅胶柱、ODS柱、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方法对槟榔种子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及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表儿茶素(1),原花青素B1(2),原花青素B2(3),原花青素B7(4),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8)-catechin(5),epicatechin-(4β→6)-epicatechin-(4β→8)-catechin(6),金色酰胺醇酯(7),aurantiamide(8),neoechinulin A(9),echinulin(10).其中,化合物6~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聚合鞣质类化合物1~6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测试. 牟肖男 杨文强 王文婧 刘国 张晓琦 叶文才关键词:槟榔 化学成分 原花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