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娟

作品数:11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医院满意度
  • 3篇满意度
  • 3篇护工
  • 3篇护工管理
  • 2篇电刺激
  • 2篇神经外科
  • 2篇外科
  • 2篇颅内
  • 1篇电刺激术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堵管
  • 1篇训练护理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医疗保健服务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医院管理

机构

  • 1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长春市心理医...

作者

  • 11篇杨春娟
  • 2篇龚亚平
  • 2篇郭辉
  • 1篇丁胜超
  • 1篇邱石
  • 1篇崔斌
  • 1篇王晶
  • 1篇贺峰
  • 1篇闫昕
  • 1篇曹守明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07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 Slicer软件在CR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颅内病变活检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3D Slicer软件辅助国产CR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在颅内病变活检组织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连续收治并采用国产CR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进行颅内病变活检的80例病例资料。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38.5±18.0)岁(范围:6~71岁)。术前仅行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收集数据后应用3D Slicer软件重建颅内病变、大脑皮层和血管、白质纤维束的影像,将CT和MRI数据导入国产CR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工作站,设计穿刺路径;穿刺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80例患者的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均成功完成。病理学诊断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50例,淋巴瘤15例,转移瘤5例,炎性脱髓鞘病5例,炎性肉芽肿2例,血管瘤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颅内浸润1例,精原细胞瘤1例,穿刺活检阳性率100%(80/80)。术后影像学证实穿刺路径和靶点均按术前规划精准实施,靶点误差为(1.32±0.44)mm(范围:0.55~1.99 mm)。术后发生穿刺靶点无症状渗血1例,经治疗后好转。结论通过3D Slicer软件术前自主重建三维多模态影像,可以帮助术者进行术前手术规划,降低国产CR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立体定向脑活检的风险。
陈辉闫昕贺峰丁胜超刁劲夫郭辉曹守明杨春娟尹丰
关键词:立体定位技术活检脑外科机器人
加强护工管理提高医院满意度
是活跃在医院内的特殊职业群体,他(她)们在为病人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又给医院、病人带来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因此,加强护工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环节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规范护工的管理,对病人及医院均有利。
杨春娟
关键词:护工管理医院满意度医疗保健服务
盆底肌康复训练护理联合神经电刺激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2022年
研究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护理联合神经电刺激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诊断是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一共是96例,其基本情况均符合研究,分成了两组,每组48例,参照组仅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护理,研究组又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 研究组表现出有效的共计47例,比值是97.92%,参照组是40例表现有效,比值是83.33%,研究组的效果更加突出(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漏尿次数、漏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评估生活质量和盆底肌力的改善情况,显示两组在前者是降低的,后者是增长的,并且研究组的变化优势更加大(P<0.05)。结论 盆底肌康复训练护理+神经电刺激对于促进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提高盆底肌功能,减轻患者压力性漏尿情况并促进恢复有显著效果,以此能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升。
杨春娟
关键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神经电刺激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PICC置管堵管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PICC置管堵管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从本院脑卒中PICC置管患者中选择96例,按照选取顺序编号,抽签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堵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制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ICC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生活质量评分(SF-3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ADL、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堵管情况发生,促进患者依从性提升,延长置管时间,并利于患者整体状态恢复,值得推荐。
杨春娟
关键词:脑卒中PICC集束化护理堵管
神经外科护患矛盾形成与化解的伦理学分析
神经外科昏迷、偏瘫、失语的急诊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护患矛盾,且护患关系的恶化,严重影响医疗护理效果。因此,我科以"摸清护患矛盾成因,化解护患矛盾压力,和谐护患关系" 为宗旨,对2002年前后各两年我科出现的护患...
杨春娟
中国北方35~75岁社区居民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病情况的调查研究
2024年
目的调查中国北方35~75岁社区居民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的患病情况。方法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确定各年龄段招募人数,其中35~44岁167名、45~54岁220名、55~64岁142名、65~75岁91名。以招募公告的形式招募志愿者,各年龄段招满即止。采用航天中心医院自制问卷面对面调查志愿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志愿者身高、体质量,并计算BMI;采用颅脑MRA 3D-TOF检查判断志愿者是否罹患UIA、UIA类型及动脉瘤位置、直径、形态。结果本研究共调查620名志愿者,其中罹患UIA 37名,UIA患病率为6.0%〔95%CI(4.1%~7.8%)〕。不同性别志愿者UIA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志愿者及男性、女性志愿者中,随着年龄增长UIA患病率不存在升高趋势(P>0.05)。UIA类型:1名(2.7%)为多发动脉瘤(2个动脉瘤),36名(97.3%)为单发动脉瘤,共38个动脉瘤。动脉瘤主要位于颈内动脉(占86.8%),动脉瘤直径多为3~<5 mm(占71.1%),动脉瘤主要形态为囊性(占97.4%)。结论中国北方35~75岁社区居民UIA患病率为6.0%,多为单发动脉瘤,动脉瘤主要位于颈内动脉、直径多为3~<5 mm、主要形态为囊性。
霍文君崔斌季东鑫葛伟许振兴李玉龙杨春娟邱石王晶郭辉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病率现患调查
加强护工管理提高医院满意度
工作是近年来出现在各大医院病房中的一支新生护理队伍,作为医院内的这—特殊职业群体,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价值,真正使患者得到专业并超前的服务,让家属安心、放心,提高医院满意度我想是每一个医院努力的目标。近年来各家医院护工...
杨春娟
关键词:护工管理医院满意度医院管理
加强护工管理 提高医院满意度
护工是活跃在医院内的特殊职业群体,他(她)们在为病人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又给医院、病人带来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因此,加强护工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环节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规范护工的管理, 对病人及医院均有利。护工...
杨春娟
精准护理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探讨
2021年
探究精准护理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对14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常规护理组(n=70)和精准护理组(n=7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精准护理方法。结果:精准护理组感染发生率5.71%,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7.14%,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经比较,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精准护理组心理状态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精准护理组患者护理质量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精准护理,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杨春娟
关键词:神经外科
精细化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价精细化护理在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行DBS治疗的96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指标、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13%)较对照组(14.29%)更低(P<0.05)。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2组的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7.87%)较对照组(83.67%)更高(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对行DB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围手术期指标的优化、术后康复情况的改善及护理满意率的提升均具有积极影响。
杨春娟龚亚平王书云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精细化护理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