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梦
- 作品数:39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大麦RIL群体籽粒抗性淀粉含量的QTLs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大麦是药食同源作物,含抗性淀粉等功能成分,为研究抗性淀粉含量的分子遗传作用,本研究通过利用‘云啤2号’、‘大粒麦’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通过2015年、2016年两年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后代的籽粒抗性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抗性淀粉在群体中的遗传变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大麦籽粒抗性淀粉含量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2015年抗性淀粉亲本含量分别为1.06%、4.78%,群体后代平均值为1.95%,2016年抗性淀粉亲本含量分为1.35%、5.22%。群体后代中的平均含量为2.66%,有超亲分离现象,抗性淀粉含量遗传变异较大,两年抗性淀粉含量均呈单峰分布曲线,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两年共检测到2个抗性淀粉相关的QTL,表型贡献率范围是7.63%~9.86%。
- 杨涛杨加珍罗红梅杜娟普晓英杨晓梦李霞曾亚文
- 关键词:大麦重组自交系抗性淀粉QTLS
- 不同季节播种和割苗对大麦优良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寻优质大麦生产技术,高效挖掘适用麦苗及籽粒生产的功能大麦品种,以48个大麦优良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春、秋、冬不同季节播种和不同时期割苗处理对12个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季节对大麦生长影响显著,大麦生物产量、部分籽粒产量农艺性状在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秋播大麦生物产量(单株穗重、单株重、单株秆重)、籽粒产量性状(有效穗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均值显著大于冬、春播,反之,秋播株高、无效穗数和主穗空粒数均值小于冬播,总体上来看,秋播大麦农艺性状整体水平优于冬、春播。割苗会降低单株产量,变异系数变化较大;割苗处理Ⅰ显著降低无效穗数和主穗空粒数,提高大麦籽粒产量。在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中,每个农艺性状至少和1个其他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关系,且不同割苗处理对大麦无效穗数影响更大。初步筛选出适于割苗处理产量性状最好的大麦品种云饲麦10号、云饲麦13号、V43、云啤15号和矮思500。
- 卢映吉杨晓梦普晓英李霞杨丽娥杨砚斌曾亚文
- 关键词:大麦农艺性状
- 紫黑米种质功能成分综合研究与利用被引量:19
- 2015年
- 紫黑米富含花青素、黄酮、多酚等功能成分,着重介绍了花青素等功能成分的含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功能研究、基于代谢机理与育种及食品加工工艺的功能成分强化研究、功能成分的利用及提取工艺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针对国内外紫黑米功能成分综合研究利用进展,提出紫黑米的育种利用、食品保健、医药研发和分子机理研究及其新型功能食品研制与产业化对策,以期为紫黑米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杨加珍曾亚文杜娟杨晓梦陶祥杨树明普晓英杨涛
- 关键词:黑米紫米花青素
- 播种季节和割苗期对大麦苗粉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究不同季节播种和割苗期对大麦苗粉营养成分的影响,以48个云南大麦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秋、冬、春、夏四季播种和不同时期割苗处理,对大麦苗粉4个营养功能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秋播大麦苗粉的总黄酮(156.21 mg·100 g^(-1))、生物碱(106.73 mg·100 g^(-1))、γ-氨基丁酸(186.40 mg·100 g^(-1))、蛋白质(30.79%)含量高于冬、春、夏播,且秋播与冬播、秋播与夏播间4个被测指标差异均显著。相同季节播种,分蘖前期割苗苗粉的总黄酮、生物碱、蛋白质含量均高于主茎抽穗期割苗,以秋播分蘖前期割苗苗粉的总黄酮(161.85 mg·100 g^(-1))、生物碱(106.80 mg·100 g^(-1))、γ-氨基丁酸(202.44 mg·100 g^(-1))、蛋白质(32.66%)含量最高。二棱大麦苗粉的γ-氨基丁酸、总黄酮、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多棱大麦。综上所述,秋播最适于云南大麦生产苗粉;延迟割苗期会降低大麦苗粉营养功能成分含量;二棱大麦品种(系)苗粉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多棱大麦;本研究条件下,适于生产麦苗粉的品种有云啤5号、云啤9号、矮思4号。
- 杨砚斌杨晓梦卢映吉赵塔普晓英李霞杨丽娥黄斌全曾亚文
- 关键词:棱型
- 基于响应面优化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研究和开发大麦籽粒中黄酮类化合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振荡方法(普通振荡器振荡和超声波振荡)的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液种类(甲醇和乙醇)及其浓度和不同料液比对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工艺,并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评价大麦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提取液为乙醇,采用超声波提取。建立回归模型:Y=5968.42+1148.42A-80.73B+84.16C+312.09AB-39.94BC-955.41A2-790.56B2-316.62C2(Y为总黄酮提取量,A为乙醇体积分数,B为料液比,C为超声波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料液比的影响最小;两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优化的超声波提取大麦籽粒总黄酮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56%、料液比1∶20、超声波提取时间89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量为6201.0µg/g。大麦籽粒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50~300µg/mL范围内,清除能力与大麦总黄酮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大麦籽粒总黄酮提取工艺可有效提高提取效果,缩短提取时间,提取的大麦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 杨涛环慧敏陈佳普晓英杨晓梦李娥贤李霞杨丽娥曾亚文
- 关键词:大麦总黄酮超声波提取
- 大麦籽粒功能成分的主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大麦是药食同源作物,含生物碱、抗性淀粉等成分。为研究大麦籽粒中生物碱、抗性淀粉含量的主多基因的作用,本研究以‘云啤2号’和大粒麦及其作为亲本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大麦籽粒生物碱、抗性淀粉含量的主多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碱和抗性淀粉含量选用的最佳模型是均为E-2-7,即两对连锁主基因+多基因互补作用模型。大麦RIL群体籽粒两年生物碱的遗传力分别为40.94%和42.11%,大麦RIL群体籽粒两年抗性淀粉的遗传力分别为53.59%和62.50%,大麦籽粒功能成分含量的遗传力大小为抗性淀粉>生物碱。通过研究生物碱和抗性淀粉的遗传机理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其药用价值,有利于提高功能成分育种及其在生产上的效率。
- 杨涛杨加珍罗红梅杜娟普晓英杨晓梦李霞曾亚文
- 关键词:生物碱抗性淀粉
- 大麦籽粒苯丙氨酸含量QTL初步定位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为挖掘控制大麦籽粒苯丙基酸含量的QTL,以紫光芒裸二棱和Schooner构建的包含193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测定RIL群体及亲本籽粒苯丙氨酸含量,并结合SSR标记和完备区间作图法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大麦籽粒苯丙氨酸含量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紫光芒裸二棱籽粒苯丙氨酸含量为1.23mg·g^(-1),Schooner籽粒苯丙氨酸含量为0.60 mg·g^(-1),群体籽粒苯丙氨酸含量在0.59~1.24mg·g^(-1)之间;所构建的大麦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80对SSR标记,总遗传距离为2671.03 cM,平均标记间距为14.84 cM;共检测到4个控制大麦籽粒苯丙氨酸含量的QTL,均为新发现的QTL,除qPHE-4H加性效应来自母本紫光芒裸二棱外,其他3个QTL加性效应均来自父本Schooner。qPHE-2H和qPHE-7H为主效QTL,分别位于2H和7H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2.32%和15.45%。该研究结果为大麦籽粒苯丙氨酸含量QTL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 严苓方杨晓梦杜娟杜娟普晓英孙正海普晓英
- 关键词:大麦籽粒苯丙氨酸重组自交系QTL定位SSR标记
- 割苗期对不同生态类型大麦品系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以南方大麦区试12个品系为试验材料,三叶一心(处理1)、五叶一心(处理2)与对照不割苗(CK)进行不同时期刈割处理,研究割苗时期对不同生态类型大麦经济性状的影响,并对产量构成因子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割苗期对冬性、半冬性及春性品系农艺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割苗期对二棱及六棱大麦品系农艺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割苗期麦苗干质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2(4678.5±301 kg/hm2)>处理1(3610.5±189 kg/hm2);不同割苗期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表明,处理1各性状对籽粒产量影响重要性依次为主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穗长>结实率;处理2对籽粒产量影响重要性依次为有效穗>主穗粒数>穗长>千粒重>结实率。本试验初步筛选出保大麦12号、G231M004M、苏啤3号、2008品22作为适宜麦苗生产、兼顾籽粒生产的两用型大麦品种。
- 杜娟杨晓梦曾亚文杨涛普晓英杨树明陈晓艳
- 关键词:冬春性棱型通径分析
- 大麦籽粒亮氨酸QTL定位
- 2021年
- 为挖掘大麦籽粒亮氨酸含量QTLs,本研究以‘紫光芒裸二棱’和‘澳选3号’构建的193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群体籽粒亮氨酸含量,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定位了大麦籽粒亮氨酸含量QTL。结果表明:籽粒亮氨酸含量在‘紫光芒裸二棱’和‘澳选3号’中分别为1.70 mg/g、0.87 mg/g,重组自交系群体后代中亮氨酸含量平均值为(1.20±0.01)mg/g,变异系数为16.92%;共检测到3个与亮氨酸含量相关的QTLs,分别位于2HL(Scssr03381~Scssr07759)、4HL(HVBAMMGB84~BMAG0808)和7HL(GMS056~GBM1297)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7.65%、12.96%、19.74%,加性效应分别为-0.07、0.06和-0.1。本研究结果为大麦籽粒亮氨酸含量QTL精细定位及高亮氨酸含量大麦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 姚国琼杨晓梦杜娟孙正海普晓英杨加珍曾亚文
- 关键词:大麦重组自交系籽粒亮氨酸QTL
- 刈割对大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功能成分含量的影响
- 2017年
- 以云南特有青稞大麦紫光芒裸二棱与澳大利亚常规啤酒大麦Schooner为亲本构建的193个株系的F9代大麦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玉溪和白邑种植,比较5叶1心刈割与不刈割对大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功能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籽粒功能成分含量受刈割影响大,刈割处理的大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总黄酮、γ-氨基丁酸、生物碱和抗性淀粉平均含量高于不刈割群体,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 杨晓梦段燕胜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杨加珍李霞段红平
- 关键词:刈割总黄酮Γ-氨基丁酸生物碱抗性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