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翀
- 作品数:18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RK/p-38MAPK信号通路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 ERK/p-38MAPK 抑制剂(UO126和 SB202190)处理人可溶性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hRANKL)诱导的乳腺癌细胞 MDA-MB-231后,以 Western 印迹法检测细胞中 p-ERK 和 p-MAPK 蛋白水平变化,细胞划痕和 Transwel 实验研究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 shRANKL 诱导细胞24 h 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内 p-ERK 和 p-p38MAPK 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增加.然而,ERK/MAPK 蛋白抑制剂和 shRANKL 联合使用显著性降低 shRANKL 诱导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抑制 ERK/p-38MAPK信号通路降低乳腺癌细胞转移.
- 赵凯赵茜谭群亚杨翀王玮董兵苏燕燕
- 关键词:乳腺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肿瘤侵袭
- 腹膜前修补在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应用
- 2013年
- 目前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率很低,但是一旦出现复发,尤其是近期复发,将会给医患双方带来困扰,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对于复发疝的治疗,一般原则是原手术是开放式现就用腹腔镜手术,原来是前人路现就选后人路,反之亦然。然而腹腔镜手术有些基层医院不能熟练开展,而且费用较高,
- 高国栋王平杨翀
- 关键词:腹股沟疝复发疝修补术
- 5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a,GIST)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7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52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4种抗体(C-kit、CD34、SMA、S-100)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GIST主要发生于胃(42.3%,22/52)和小肠(36.5%,19/52),结直肠较少(21.2%,11/52);良性18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30例。淋巴结转移率3.6%(1/26),C-kit阳性表达率92.3%(48/52),CD34阳性表达率86.5%(45/52)。肿瘤切除率100%。结论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无特异性。C-kit(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GIST的淋巴结转移率低,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 王平杨翀董兵俞公煌陈立红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学检查
- 胃的胃肠间质瘤复发因素及预后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胃的胃肠间质瘤(GIST)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7年1月至2008年12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7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并分析各变量因素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行根治性手术患者83例(根治组),姑息性手术患者24例(姑息组).随访6~246个月.根治组术后31例患者复发,复发与非复发患者比较,其肿瘤是否大于5 cm、肿瘤包膜完整与否及有无周围侵犯与肿瘤复发有关(P<0.05) 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和核分裂与肿瘤复发无关(P>0.05).复发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个月,未复发组为78个月 两组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组患者中位生存期54(7~246)个月,姑息组则仅为6(1~2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肿瘤大于5 cm、无完整包膜、有周围侵犯的胃GIST患者,应争取根治切除,警惕其复发.
- 杨翀孔颖王平董兵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肿瘤复发预后
- 大黄芒硝外敷预防乳腺微创旋切术后血肿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近年来,乳腺良性肿瘤发病率日趋升高,约占所有女性乳腺疾患的60%~70%[1],而乳腺微创旋切术具有手术创伤较小,肿块切除准确,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恢复快等优点[2-3],成为大部分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后血肿、皮肤瘀斑、疼痛是乳腺微创旋切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原因主要与术后压迫时间不够、压迫点不到位、绷带解绑时间过早或绷带移位、凝血功能异常等有关。作者采用大黄、芒硝研磨成粉混合封包后外敷加压包扎,对于预防术后血肿、皮肤瘀斑及术后疼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应佳可孔颖杨翀苏燕燕
-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皮肤瘀斑术后血肿凝血功能异常
- 干扰ERK/p-38 MAPK信号通路对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我们选用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为实验对象,观察细胞内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方面的作用,探讨干扰ERK/p38MAPK信号通路在乳腺癌骨转移调控中的意义。
- 赵凯谭群亚杨翀王玮董兵
- 关键词:P38MAPK信号通路乳腺癌骨转移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 结核性肠梗阻37例诊治分析
- 2011年
- 腹腔结核包括胃、肝、脾、肠、腹膜及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其中以肠、腹膜及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为多见,常继发于肺结核,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或漏诊。缓慢发展后容易形成腹腔内器官广泛粘连,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
- 孔颖杨翀
- 关键词:腹腔结核肠梗阻诊治分析
- 胃间质瘤复发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复发相关因素及复发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87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83例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各变量与患者复发的关系,对复发和非复发患者进行生存分析。
- 杨翀孔颖王平王玮董兵
- 颈部淋巴结结核手术治疗(附127例报告)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结核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12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病灶清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105例(17例结节型,23例结节向脓肿转化型,45例寒性脓肿型,20例窦道型),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或加局部病灶搔刮22例(均为热脓肿型)。结果采用病灶清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9例复发,其中结节向脓肿转化型2例,寒性脓肿型7例,结节型及窦道型无一例复发,住院5~21d。22例热性脓肿型经多次清创后16例治愈,6例转为窦道型,住院时间3~96d。结论结节型、结节向脓肿转化时及窦道形成后是颈淋巴结结核最佳的手术时机,对不同类型病例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明显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 赵凯杨翀孔颖苏燕燕
- 关键词:淋巴结结核外科手术
- 腹膜前疝修补术117例分析
- 2009年
- 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已被大多数外科医生接受并掌握。随着对腹股沟区解剖和病理生理改变的深入认识,腹膜前疝修补术重新得到重视,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张力疝修补术。现对我科近年来对117例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以探讨腹膜前疝修补术的疗效和手术操作的注意事项。
- 杨翀王平高国栋王玮董兵赵凯
-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膜病理生理改变外科医生手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