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孙
- 作品数:61 被引量:229H指数:8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非典型重症疟疾一例被引量:1
- 2019年
- 疟原虫感染机体可出现多系统受累,常见临床表现为周期性畏寒、发热、贫血、肾衰竭、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等.本例患者为输入性重症疟疾,除经典临床表现外,还表现为血小板计数下降、胰酶增高和多尿症的非典型症状,较为少见.
- 全斌杨进孙葛宗成杨江华喻艳林吴琼乐王妮
- 关键词:非典型症状疟原虫感染输入性代谢性酸中毒重症疟疾多尿症
- 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09年7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收治的522例肺结核临床资料,以并发肺部真菌感染54例为观察组,未并发肺部真菌感染468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临床类型、是否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无糖尿病、痰涂片抗酸染色情况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及合并糖尿病者等为易感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于老年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及合并糖尿病者更需提高警惕,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监控措施。
- 汪长生杨进孙都郭蕾
- 关键词:疾病易感性
- 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侵袭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1例经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确诊的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侵袭综合征(invasive Klebsiella pneumoniae liver abscess syndrome,IKPLAS)的临床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经NGS确诊为IKPLA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以“二代测序技术”和“肺炎克雷伯菌”和“肝脓肿”和“侵袭综合征”为中文关键词在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以“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liver abscess”和“invasive syndrome”为英文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2月。结果:1例合并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39岁,发热7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升高,腹部CT示肝脓肿,胸部CT示多发肺脓肿,NGS(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示肺炎克雷伯菌;经抗感染治疗后病灶较前吸收好转出院。文献检索有具体临床资料的文献157篇,获得病例数193例,经过筛选其中经NGS诊断该疾病的文献3篇,获得病例数3例。4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畏寒、高热起病,伴脑脓肿2例,伴眼内炎2例,伴肺脓肿2例,4例患者中肝右叶脓肿3例、肝左叶脓肿1例,均存在未控制的糖尿病病史,1例对脓肿液行NGS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例通过脑脊液检出、1例通过眼内容物检出,本例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出;4例患者实验室检查中3例白细胞升高,4例患者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治疗以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主。结论:IKPLAS好发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肝脓肿以右叶单发为主,多发生转移性感染。NGS在该疾病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
- 邹明丽韦孟杨进孙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
- 金属离子对不同螺龄湖北钉螺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金属离子对不同螺龄湖北钉螺(成螺、幼螺、螺卵)酚氧化酶(PO)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螺龄湖北钉螺软体制作成部分纯化的PO酶液。以邻苯二酚作为底物,分别检测不同浓度NaCl、KCl、Na2SO4、K2SO4、MgSO4、CaSO4、ZnSO4及CuSO4等对PO活性的影响。结果Na+和K+对不同螺龄湖北钉螺PO活性均无影响;Mg2+和Ca2+对不同螺龄湖北钉螺PO活性均有激活效应;而Zn2+对该酶均有抑制作用;低浓度Cu2+可提高不同螺龄湖北钉螺PO活性,而高浓度Cu2+则可降低该酶活性。结论Mg2+、Ca2+、Zn2+及Cu2+等金属离子均可影响不同螺龄湖北钉螺PO活性,为化学灭螺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 杨进孙周书林
- 关键词:湖北钉螺酚氧化酶金属离子酶活性
- 初次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血清IL-17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在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前组(22例)、治疗1个月组(18例)、治疗6个月组(16例)的IL-17、IFN-y和IL-4水平。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及相互相关性。结果IL-17、lL-4水平,治疗前组高于治疗1个月组、治疗6个月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治疗1个月组高于治疗6个月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IFN-1水平与前两者恰恰相反。治疗6个月组与正常对照组三者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中IL-17水平与IFN-y、IL-4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IL-17增高。经过抗结核治疗,IL-17水平逐渐降低。提示IL-17在肺结核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杨进孙杨江华杨善兵喻艳林
- 关键词:肺结核辅助性T淋巴细胞17IL-17IL-4
- DNA疫苗在变应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06年
- 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率愈来愈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上对变应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及其相应效果都不尽如人意,DNA疫苗在此方面被寄于厚望。本文对DNA疫苗在变应性疾病中的研究概况进行简要综述。
- 杨进孙周书林陈文魁
- 关键词:超敏反应免疫机制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两个10年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近两个10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因构成、发病年龄、误诊率、住院时间和预后的变化.方法 回顾对比分析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A组,共346例)与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B组,共412例)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中,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构成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院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分析其变迁的原因.并比较两组组中和组间各病因的入院前误诊率、住院时间和预后.计量资料行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 两组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构成比分别为24.3%比20.1%、29.5%比35.7%、6.6%比11.4%、39.6%比32.8%(x2=10.61,均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年龄较大[(38.8±8.9)岁比(43.8±11.4)岁,t=6.73,P<0.05];基础疾病较多[(1.21±0.34)个比(1.72±0.41)个,t=18.41,P<0.05];免疫抑制剂应用时间较长[(7.76±3.58)d比(12.43±5.96)d,t=12.77,P<0.05].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P>0.05).A组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入院前误诊率分别为9.5%、42.2%、69.6%和12.4%;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02±5.13)、(19.18±8.34)、(21.12±9.26)和(8.24±3.17)d;好转率分别为88.1%、60.8%、34.8%和80.3%.B组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入院前误诊率分别为8.4%、29.3%、42.6%和11.1%;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13±4.25)、(17.26±5.82)、(23.05±7.97)和(7.05±2.94)d;好转率分别为90.4%、72.8%、61.7%和84.4%.两组间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入院前误诊率和好转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随着机体基础疾�
- 杨进孙王文节葛宗成喻艳林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预后
- 免疫刺激剂对湖北钉螺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实验研究几种常见的免疫抑制剂与激动剂对湖北钉螺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钉螺置于4组免疫刺激剂植酸、维生素C、β-葡聚糖、脂多糖及去氯水对照组中浸泡60min,去壳,取软体组织通过匀浆、离心分别获取粗制酶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用比色法测定各组酶活力,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各时间段与0h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10,P>0.05);植酸和维生素浸泡后各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酚氧化酶(PO)活力下降(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活力逐渐下降,β-葡聚糖和脂多糖处理后PO活力上升(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PO活力为逐渐上升。结论免疫刺激剂植酸、维生素C会引起钉螺PO活力下降,而β-葡聚糖和脂多糖使PO升高。
- 周书林赵磊杨进孙赵劲松李朝品
- 关键词:湖北钉螺免疫刺激剂酚氧化酶酶活力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者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观察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者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住的16例SFTSV感染者及28例HFRS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季节、接触史及伴发基础疾病等方面的差异;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发热热程、少尿、出血(包括瘀点、瘀斑、牙龈出血、血便、血尿等)、是否继发感染、是否有意识障碍、是否透析治疗、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比较两组预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在年龄(t=2.585)、职业(χ^2=4.914)、发病季节(χ^2=4.325)和接触史(χ^2=9.617)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FTSV感染组热程为(8.81±3.17) d,少尿2例,出血10例,继发感染7例,意识障碍5例,均未行透析治疗,平均住院天数(13.44±7.91) d,HFRS组热程为(5.96±2.20) d,少尿24例,出血25例,继发感染9例,意识障碍3例,行透析治疗12例,平均住院天数(18.04±15.75) d,两组在热程(t=3.511)、少尿(χ^2=22.578)、出血(χ^2=4.490)和行透析治疗(χ^2=7.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FTSV感染组和HFRS组白细胞计数、血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淀粉酶、脂肪酶、CK、血钠、血氯、血钙、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4,P=0.115)。结论SFTSV感染与HFRS在某些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以及部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存在差异,有助于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治
- 杨进孙王文节杨江华葛宗成喻艳林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1例临床特点分析
- 2013年
-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为Wilson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肝硬化和大脑基底节区的豆状核变性。本病已明确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病,因位于13q14.3基因的ATP7B的基因发生突变。ATP7B编码铜转运P型三磷酸腺苷酶[1],当该酶功能缺乏或活性减弱时,肝脏排铜障碍,铜在肝脏内聚集,并进入血液而沉积于其他组织或器官。
- 杨进孙杨江华喻艳林陈有华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障碍脑基底节区三磷酸腺苷酶帕金森综合征血清铜蓝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