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金永

作品数:27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磁共振
  • 10篇成像
  • 9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软骨
  • 5篇肿瘤
  • 5篇关节
  • 4篇膝关节
  • 4篇关节软骨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关节炎
  • 3篇T2值
  • 3篇MRI
  • 2篇血管
  • 2篇影像
  • 2篇造影
  • 2篇诊断价值研究
  • 2篇中毒
  • 2篇软骨损伤
  • 2篇体位

机构

  • 18篇山东省立医院
  • 11篇山东大学
  • 3篇潍坊医学院
  • 3篇泰山医学院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聊城市第二人...
  • 1篇济南市第四人...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 1篇泰安市第一人...

作者

  • 27篇杨金永
  • 9篇赵斌
  • 8篇于台飞
  • 6篇田军
  • 5篇马艳红
  • 3篇曹金凤
  • 2篇郝雯
  • 2篇王韶卿
  • 2篇李子俊
  • 2篇刘强
  • 2篇张玉艳
  • 2篇孟现丽
  • 1篇程召平
  • 1篇苗明明
  • 1篇陈洁
  • 1篇丁霞
  • 1篇巩若箴
  • 1篇肖连祥
  • 1篇陈立光
  • 1篇高建伟

传媒

  • 15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骨Ollier病的影像学诊断(附17例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长骨Ollier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长骨Ollier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结果 17例长骨Ollier病患者年龄1~55岁,平均14.2岁,男11例,女6例。影像学表现为多发囊状或柱状骨质缺损,干骺端膨胀增宽,病变向骨干延伸,伴有骨骼弯曲或缩短畸形,2例累及骨骺,1例恶变。结论 长骨Ollier病以下肢多见,干骺端病变易导致畸形,少数可累及骨骺,出现侵透性骨质破坏提示恶性变。
吴雯丽田军孙博董连军杨金永
关键词:骨肿瘤内生软骨瘤骨骼畸形
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该医学影像学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主要由:底座、旋转座、升降杆、体位调整板以及控制器组合而成,所述旋转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杆设置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体位调整板设置...
杨金永孟现丽
文献传递
股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左股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1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股骨下端X线正侧位片病变表现为囊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呈轻度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无明显硬化边。CT表现为囊样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晰,其内可见分隔,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MRI表现为骨质破坏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与肌肉信号比较,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其内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区,FS-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结论 X线、CT、MRI的不同影像学表现结合,可提高对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诊断,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杨金永田军赵斌于台飞程召平
关键词:股骨肿瘤影像诊断
Marchiafava-Bignami病的磁共振DWI、DTI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对Marchiafava-Bignami病(MBD)的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0例MBD患者行DWI检查,其中4例再行DTI检查。结果:本组急性型8例,DWI显示病灶区信号明显增高,并有4例出现弥散受限改变;胼胝体膝部、压部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白质与正常值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D的DWI、DTI改变可能反映其临床及预后。
臧守红杨金永亓力田军
关键词:酒精中毒MARCHIAFAVA-BIGNAMI病磁共振成像弥散
DWI及DCE-MRI在良恶性骨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MR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在良恶性骨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骨病患者(良性18例,恶性29例)行DWI检查,其中36例(良性14例,恶性22例)再行DCE-MRI检查。分别于DWI和动态增强图像上测量ADC值、信号增强幅度(SEE)、早期动态增强斜率值(Slope值),判断TIC曲线类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选择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阈值,计算各参数对病变潜在恶性估计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①47例病例中,良恶性两组病变的ADC值分别为(171.15±46.96)×10-5mm2/s、(100.14±26.47)×10-5mm2/s(P<0.05);以113.3×10-5mm2/s为阈值,ADC值对病变潜在恶性评估的准确性为86.4%;②36例病例中,TIC曲线呈Ⅲ型者24例,恶性22例(91.67%),良性2例(8.33%);呈Ⅱ型者5例,Ⅰ型者7例,均为良性病变。若以Ⅲ型为恶性病变,Ⅰ、Ⅱ型均视为良性病变为诊断标准,则TIC类型对病变潜在恶性评估的准确性为94.3%;③良恶性两组间SEE、Slope值分别为227.96±172.08、325.6±125.86(P>0.05);(0.97±0.67)%/s、(2.53±0.91)%/s(P<0.05)。Slope值对病变潜在恶性估计的准确性为91.4%。结论①DCE-MRI比DWI更有助于鉴别骨骼系统病变良恶性,以TIC类型准确性最高,最有价值;②良恶性病变间ADC值有一定交叉,DCE-MRI存在重叠,联合应用DCE-MRI与DWI,会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曹金凤林祥涛王光彬肖连祥苗明明杨金永
关键词:骨骼系统动态增强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上颌窦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 男性,3岁。间歇性鼻糍伴鼻痛半年余,偶有打喷嚏.鼻痒,流清涕。查体:右侧上颌窦区压痛.打鼻腔外侧膨出,下鼻甲稍增大。
杨金永田军赵斌田野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上颌窦磁共振成像
^(31)P-MRS检测标记基因表达肝直接基因转导初步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31P-MRS技术在兔VX2肝移植瘤模型经AdCMVIL12-IRES-CKb腺病毒基因转导后通过标记基因间接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采用开腹包埋法建立兔VX2肝肿瘤模型,将种植成功的18只实验兔随机分成两组,于3周左右行31P-MRS扫描后采用开腹法分别将等量AdCMVIL12-IRES-CKb腺病毒和生理盐水注射到两组瘤兔肿瘤及周围组织中,肌酸水溶液饲养5天后再次行31P-MRS扫描。同时通过免疫组化、琼脂糖凝胶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对IL-12和CK进行检测。结果:经AdCMVIL12-IRES-CKb腺病毒治疗后的兔肝VX2肿瘤组织PCr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0.84±0.41)、(0.23±0.29)mmol/L,两组治疗前后PCr比较,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在治疗组肝脏局部组织中检测到IL-12的表达,对照组未见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到治疗组CKB的表达,但对照组未见表达。结论:通过31P-MRS成像检测病毒直接基因转导后体内肝脏的基因表达是可行的。
马艳红刘强王韶卿杨金永李子俊亓敏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肝癌基因表达
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CT特点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肝脏动脉及肝脏形态学变化的影像学特点。方法13例CTPV患者,排除肝脏恶性肿瘤及肝硬化、肝脓肿等可引起肝脏动脉改变的疾病,分析其CT资料,观察肝脏动脉及肝脏形态的改变。结果13例CTPV患者中,10例(76.92%)可见肝左和(或)肝右动脉增粗,3例(23.08%)可见动脉期的一过性团片状异常强化,仅1例(7.69%)可见明显的萎缩-增生复合体。结论CTPV肝脏动脉供血增加,可出现肝脏动脉增粗,仅少数可见明显的萎缩-增生复合体。
赵斌杨金永丁霞
关键词: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介入栓塞治疗在临床急症动脉性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急症动脉性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介入放射学在急症医学中的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5年4月急症动脉性出血患者30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2例,肝癌破裂出血4例,脾破裂出血3例,肝脏假性动脉瘤出血3例,肾脏穿刺术后出血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1例,盆腔动脉出血5例。术后随访观察栓塞疗效、并发症、住院时间、患者恢复情况等。结果技术成功率9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首次栓塞后仍有出血,2天或3天后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后不再出血,1例肝脏假性动脉瘤行两次栓塞后仍有出血,其余27例均一次栓塞良好。结论临床确诊为动脉性出血或怀疑有动脉性出血,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或急症出血药物治疗不佳时均可行血管内介入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随即行介入栓塞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或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帮助。
王长彬刘健张新毅刘训伟杨金永
关键词:动脉出血血管栓塞介入治疗
MRI在鞍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分析鞍区肿瘤的MRI影像特征,评价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的MRI表现,其中垂体瘤38例,颅咽管瘤15例,脑膜瘤9例,脊索瘤5例,三叉神经瘤4例,生殖细胞瘤4例,胶质瘤3例,畸胎瘤2例,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鞍区不同类型的肿瘤有其不同的好发部位、好发年龄以及临床症状,MRI图像上也有各自的形态特征及信号特点。结论MRI的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够显示鞍区各种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杨金永赵斌于台飞马艳红曹金凤
关键词:鞍区肿瘤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