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麒

作品数:239 被引量:2,032H指数:26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6篇期刊文章
  • 65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1篇污泥
  • 46篇好氧
  • 37篇厌氧
  • 35篇脱氮
  • 34篇除磷
  • 32篇硝化
  • 31篇反应器
  • 30篇废水
  • 29篇颗粒污泥
  • 27篇剩余污泥
  • 27篇水处理
  • 25篇反硝化
  • 22篇序批式
  • 22篇好氧颗粒
  • 22篇好氧颗粒污泥
  • 19篇污水
  • 17篇SBR
  • 16篇废水处理
  • 15篇硝化反硝化
  • 14篇生物除磷

机构

  • 239篇湖南大学
  • 25篇广西大学
  • 10篇湖南省环境保...
  • 6篇长沙理工大学
  • 5篇长沙环境保护...
  • 4篇长沙学院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湖南有色金属...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桂林矿产地质...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江西省科学院
  • 1篇上海海事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华...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机国际工程...
  • 1篇汉诺威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湖南艾布鲁环...

作者

  • 239篇杨麒
  • 218篇李小明
  • 140篇曾光明
  • 42篇王冬波
  • 39篇刘精今
  • 35篇钟宇
  • 34篇罗琨
  • 33篇陈洪波
  • 20篇徐秋翔
  • 19篇廖德祥
  • 19篇赵建伟
  • 15篇谢珊
  • 12篇郑伟
  • 12篇郭亮
  • 11篇杨国靖
  • 11篇刘志华
  • 11篇陈寻峰
  • 9篇安鸿雪
  • 9篇邓嫔
  • 8篇管慧玲

传媒

  • 26篇环境科学
  • 25篇环境工程学报
  • 19篇中国环境科学
  • 17篇环境科学学报
  • 8篇工业用水与废...
  • 7篇中国给水排水
  • 6篇环境科学与技...
  • 6篇工业水处理
  • 5篇净水技术
  • 5篇湖南大学学报...
  • 5篇环境化学
  • 4篇环境污染治理...
  • 4篇广州化工
  • 3篇生物技术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中国油脂
  • 3篇中国沼气
  • 2篇四川环境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9
  • 11篇2018
  • 7篇2017
  • 14篇2016
  • 23篇2015
  • 15篇2014
  • 14篇2013
  • 11篇2012
  • 20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24篇2008
  • 19篇2007
  • 20篇2006
  • 15篇2005
  • 7篇2004
  • 10篇2003
  • 2篇2002
2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甲烷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及去除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烷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及去除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工艺。该反应器包括:壳体,壳体顶端设有法兰盖向外设置进气口通入甲烷,向内设置固结的膜组件固定件;中空纤维膜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由中空纤维膜丝束和膜组件封头组成...
谢婷李小明杨麒安鸿雪钟宇赵建伟
文献传递
一种高效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碳羟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性能好、成本低廉的新型高效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碳羟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将鸡蛋壳洗净、烘干、粉碎至30目以下,将预处理好的鸡蛋壳粉末成份按CaCO<Sub>3</Sub>计算,并按摩尔质量比1∶...
郑伟李小明曾光明杨麒徐雪芹
文献传递
微波/活性炭强化过硫酸盐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被引量:33
2014年
采用微波(MW)-活性炭(AC)强化过硫酸盐(PS)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不同因素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影响,比较不同组合工艺对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及活性炭的多次使用情况.结果表明,COD和氨氮(NH4+-N)的去除率随着AC用量、PS用量(S2O82-:12COD0)、MW功率和辐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pH值对COD的去除影响不明显,NH4+-N在碱性条件下得到更理想的去除效果;在活性炭用量为10g/L,PS用量为S2O82-:12COD0=1.2,pH=9,MW功率和辐射时间分别为500W和10min时,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为78.2%和67.2%,BOD5/COD由0.17增至0.38;不同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显示,MW-AC-PS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去除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MW、AC和PS之间存在协同效应,MW热效应显著;活性炭四次实验后,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61.2%和46.1%.
李娜李小明杨麒柳娴伍秀琼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微波活性炭
采用AOA模式在SBR中实现同步脱氮除磷被引量:8
2007年
借助SBR反应器,通过采用厌氧/好氧/缺氧(AOA)的运行方式来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结果表明,在好氧段补充一定量的碳源可以抑制好氧吸磷,进而在缺氧段实现反硝化除磷,从而达到了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最佳碳源投量为30~40mg/L,补充碳源负荷为12.8~17.2mgCOD/gMLSS;长期运行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稳定,对TN和PO34--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85.5%、91.4%,同时NO2--N可以作为反硝化聚磷菌吸磷的电子受体;在一个SBR周期内,pH值呈规律性变化并和氮、磷的吸收/释放相关联,通过监测pH值可以初步判断磷释放、氨氮转化和磷吸收的终点。
张杰李小明杨麒王冬波曾光明何端海
关键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同步脱氮除磷反硝化聚磷菌
垃圾渗滤液单级自养脱氨氮技术研究及应用
李小明曾光明杨朝晖杨麒张盼月杨春平廖德祥尹疆邓嫔刘精今
该成果利用生物学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和方法,研究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及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单级自养脱氨氮工艺。系统研究了自养脱氨氮微生物群特征,优化了单级自养脱氨氮工艺,通过利用生物膜法、好氧颗粒污泥法以及两段亚硝化厌氧氨氧化途径...
关键词: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脱氨氮
高效产氢菌株Enterococcus sp.LG1的分离及产氢特性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Hungate厌氧培养技术分别从厌氧污泥、好氧污泥及河底泥中分离出12株厌氧产氢细菌,并对其中的Enterococcus sp.LG1(注册号:EU25874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株细菌为专性厌氧菌,经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阴性。通过16SrDNA碱基测序和比对证实,该菌株是目前尚未报道过的1个新菌种,初步确定其细菌学上的分类地位。同时,以灭菌预处理的污泥为底物培养基,对该菌的产氢能力及污泥发酵过程中底物性质变化(SCOD、可溶性蛋白质、总糖和pH值等)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显示,产氢菌Enterococcus sp.LG1的发酵过程中只有H2和CO2产生,无CH4产生。产气量最高为36.48mL/gTCOD,氢气含量高达73.5%,为已报道文献中以污泥为底物发酵制氢中之最高。根据污泥发酵产物分析得知,该菌的发酵类行为典型的丁酸型发酵。
李宇亮李小明郭亮周屹曾光明杨麒廖德祥
关键词:生物产氢厌氧发酵产氢能力
碳羟磷灰石对废水中Zn^(2+)的去除及机理探讨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废弃的鸡蛋壳为主要原料合成碳羟磷灰石(CHAP),用以去除废水中的Zn2+。分别考查了废水中Zn2+的初始浓度、CHAP的用量、pH值、温度及作用时间等因素对CHAP去除Zn2+的吸附效果的影响以优化吸附条件。结果表明,用2.5g/L的CHAP处理Zn2+的质量浓度为100mg/L的废水,40℃条件下,处理45min,Zn2+的去除率可达98.67%,最佳pH值为6~7。同时探讨了CHAP对重金属离子Zn2+的吸附机理,吸附机理研究表明,CHAP对Zn2+的主要吸附形式为离子交换吸附和表面吸附。
张昱李小明郑伟杨麒邓嫔王飞曾光明
关键词:碳羟磷灰石重金属
碳源对SBR单级好氧工艺中微生物摄磷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以两种典型基质:葡萄糖(R1)和乙酸钠(R2)作为单一碳源,考察了SBR单级好氧工艺在R1和R2中的除磷效果,并通过比较各自微生物体内储能物质的变化,探讨了SBR单级好氧工艺以不同基质作为碳源时影响其微生物摄磷能力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R1和R2中均观察到明显的超量摄磷现象,但在运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两系统中微生物摄磷能力以及体内储能物质有很大的差别.稳定运行后,R1和R2中单位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的总磷(TP)去除量分别为6.7~7.4、2.7~3.2mg·g-1.R1中微生物体内储能物质多β羟基烷酸盐(PHA)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另一储能物质糖原质在好氧段外碳源(葡萄糖)存在时有明显的积累现象(糖原质的最大积累量为3.21mmol-C·g-1),在好氧段外碳源消耗完后呈下降趋势,并在好氧结束时下降到好氧前水平;R2中PHA与糖原质在好氧段外碳源(乙酸钠)存在时均有明显的积累现象(外碳源消耗完时PHA与糖原质积累量分别为2.1,0.55mmol-C·g-1),PHA在好氧段外碳源消耗完后呈下降趋势,并在好氧结束时也几乎下降到好氧前水平,而糖原质却在外碳源消耗完后继续积累,并在好氧2h左右时达到最大值(糖原质最大积累量为0.88mmol-C·g-1),此后下降明显,在好氧结束时也几乎恢复到原始水平.在整个好氧过程中,R1中内碳源(PHA与糖原质)的积累/转化量大于R2系统.在闲置期内,R1与R2中PHA与糖原质均没有明显变化,但却观察到明显的释磷现象,且R1释磷量多于R2系统.此研究显示,由于R1与R2中进水碳源不同,在其反应系统内碳源的好氧代谢途径有所差别,使各自微生物在好氧段体内储能物质的类型与积累/转化量也有所不同,各自微生物在好氧摄磷时得到的可利用的能量也不同,因而各自微生物的摄磷能力亦有所差别.
王冬波李小明杨麒郑伟曹建兵曾光明岳秀申婷婷曾恬静丁艳
关键词:SBR
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在食用油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3年
对无机陶瓷膜处理废水的原理及其在食用油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刘精今杨麒
关键词:废水处理
壬基酚和双酚A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和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对深圳某污水处理厂反硝化除磷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能同时降解壬基酚(NP)和双酚A(BPA)的菌株NB-1.根据对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菌落和菌体形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菌株NB-1为Serratia marcescens(粘质沙雷菌).通过摇瓶试验进行了菌株降解条件的优化和降解特性的探索.结果表明,菌株NB-1降解NP和BPA的最佳条件为:醋酸钠投加量为20 mg·L-1,温度为32℃,pH值为8,接种量为2%,在该条件下,对菌株降解不同初始浓度NP和BPA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降解反应前36 h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NP和BPA降解的最适初始浓度为10~20 mg·L-1,当底物浓度均为10 mg·L-1时,NP和BPA的去除率分别为54.2%、44.7%,BPA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当底物浓度均为20 mg·L-1时,NP和BPA的去除率分别为56.4%、40.2%,此时NP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
邓伟光谌建宇李小明黄荣新杨麒罗琨易欣
关键词:壬基酚双酚A生物降解降解特性16SRRNA基因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