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其炎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出血
  • 3篇脑出血
  • 3篇骨瓣
  • 2篇动脉瘤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疗效
  • 2篇颅脑
  • 2篇基底
  • 2篇基底节
  • 2篇基底节区
  • 2篇基底节区脑出...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1篇代偿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动脉瘤性
  • 1篇动脉瘤性蛛网...
  • 1篇血肿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市小榄人...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9篇林其炎
  • 6篇刘远来
  • 5篇孙异春
  • 5篇张著
  • 4篇零达尚
  • 3篇张建国
  • 3篇张晓峰
  • 3篇张晓峰
  • 1篇张建国
  • 1篇何伟
  • 1篇张著
  • 1篇王海东
  • 1篇张著林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腰大池引流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观察组42例给予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比较2组患者术后头痛程度、脑脊液压力、脑脊液红细胞数变化及脑积水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头痛程度及脑脊液压力得分低于对照组;术后7d观察组患者脑脊液红细胞计数接近正常,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出院半年后观察组的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有利于缓解aSAH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同时对于防治脑积水具有重要意义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孙异春刘远来张晓峰张明文于志虎林其炎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
后颅窝去骨瓣减压人工脑膜成形术在原发脑干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2015年
目的观察后颅窝去骨瓣减压人工脑膜成形术在原发脑干损伤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86例原发脑干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以脱水、亚低温、高压氧等基础综合治疗,观察组行后颅窝去骨瓣减压人工脑膜成形术,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恢复良好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43),低于对照组21.0%(9/4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7例恢复良好,7例为中度残疾,7例为重度残疾,5例为植物生存,7例死亡,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39.5%(17/43)、16.3%(7/43);对照组中8例恢复良好,1例为中度残疾,2例为重度残疾,11例为植物生存,21例死亡,良好率、死亡率分别为18.6%(8/43)、48.8%(21/4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脑干损伤患者行后颅窝去骨瓣减压人工脑膜成形术救治,脑干组织受压与缺血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林其炎何素娇张著林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原发脑干损伤
标准大骨瓣-控制减压对降低重型颅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控制减压对降低重型颅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3例,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41例,采用标准大骨瓣-控制减压术;对照组中患者32例,采用常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包括颅内感染、脑组织膨出、硬膜下积液、脑水肿及脑梗死发生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患者手术预后情况,并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eurobehavioral cognitive status examination,NCSE)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脑组织膨出、脑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及梗死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生存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NC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控制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常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脑梗死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林其炎零达尚张著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疗效脑梗死
脑造通器联合脑内镜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脑造通器联合脑内镜在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治疗组行脑造通器管鞘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GOS评分4-5分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造通器管鞘辅助下联合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出血少,预后好,值得临床应用。
零达尚王海东张晓峰张建国刘远来林其炎张著孙异春
关键词:神经内镜基底节区脑出血
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36例进行该手术病例,探讨其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操作方法、术后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以ADL分级法评定,恢复良好8例、轻残20例、重残6例、死亡2例。结论该手术是一种直视下简单、快捷、有效、微创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零达尚张建国张晓峰刘远来何伟林其炎张著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显微手术
早期高压氧联合脑苷肌肽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用早期高压氧与脑苷肌肽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Ⅰ组40例仅接受脑苷肌肽静注,Ⅱ组40例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接受早期高压氧治疗,评估该两种方案的治疗与预后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GCS评测结果经软件分析,统计学不成立(P>0.05),治疗后1、2周,Ⅱ组的评测结果相比Ⅰ组均显著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2)Ⅱ组的预后良好率占67.5%,显著比Ⅰ组的40.0%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早期合用高压氧与脑苷肌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均有不错效果,值得加强推广。
林其炎张著刘远来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脑苷肌肽
血肿清除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预后转归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时机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组1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发病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分组,8 h内(超早期组)38例,8~24 h内(早期组)46例,24 h后(晚期组)41例,分别对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状态以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P〈0.05),超早期组功能恢复良好者多于早期组和晚期组(P〈0.05);3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术后神经功能缺陷,提高生存质量.可通过术中血压监测、有效止血、术后控制血压等综合治疗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零达尚张建国张晓峰刘远来孙异春张著林其炎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清除预后
中央型脑疝的临床表现及术式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额颞叶脑挫裂伤/迟发脑内血肿引起脑疝的特点,提高手术救治水平。方法:采用保留额部骨瓣的额颞顶部开颅颞肌下减压术,在脑疝代偿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额颞叶脑挫裂伤/迟发脑内血肿并脑疝患者手术治疗37例,运用GOS判断预后,代偿期手术34例Ⅴ级,失代偿期手术3例Ⅳ(情感、精神活动障碍)。结论:额颞顶部开颅利于脑挫裂伤灶彻底清创、保护有活力的额叶脑组织。颞肌下减压比额部骨瓣减压能更好的缓解颅内深部压力;保留额部骨瓣,更好的保护了额叶脑组织及其功能,防止术后严重并发征及容貌丑形。
张建国张晓峰孙异春张著林其炎
关键词:额颞叶脑挫裂伤脑疝
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特征性因素回顾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间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诊的95例次87例囊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未破裂组35例次和破裂组60例次。测量记录患者动脉瘤体长度和宽度、瘤体长度与宽度比值(L/W)、瘤颈宽度、瘤体长度/瘤颈宽度比值(AR)、瘤体宽度与瘤颈宽度比值(W/W)、子囊数、动脉瘤长径与载瘤动脉的夹角(入射角,IA)等。结果两组患者瘤体长度、瘤体宽度、瘤颈宽度和W/W度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L/W、AR、子囊数和I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年龄、子囊和FA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相对小、L/W值大、AR值大、存在子囊和IA大的动脉瘤相对容易破裂,年龄、子囊和入射角是独立危险因素。
孙异春刘远来张晓峰林其炎于志虎张明文何咏超
关键词:颅内囊性动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