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晨

作品数:32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动脉
  • 10篇主动脉
  • 9篇腔内
  • 8篇血管
  • 4篇体外
  • 4篇腔内隔绝
  • 4篇腔内隔绝术
  • 4篇细胞
  • 4篇介导
  • 4篇腹腔
  • 3篇动脉弓
  • 3篇载体介导
  • 3篇伸缩式
  • 3篇收紧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逆转录病毒
  • 3篇逆转录病毒载...
  • 3篇逆转录病毒载...
  • 3篇切除

机构

  • 27篇南京军区福州...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汕头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2篇林晨
  • 12篇王烈
  • 9篇张再重
  • 9篇景在平
  • 6篇黎成金
  • 5篇王瑜
  • 4篇涂小煌
  • 4篇陈少全
  • 4篇陆清声
  • 3篇卫立辛
  • 3篇张雷
  • 3篇张长松
  • 3篇包俊敏
  • 3篇覃林花
  • 3篇林晨
  • 3篇夏印
  • 3篇王振发
  • 3篇洪杰
  • 2篇邹忠东
  • 2篇李春梅

传媒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福州总医院学...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临床普外科电...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病毒介导mlL-12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鼠结肠癌CT26瘤体的生长
目的 构建慢病毒/mlL-12过表达重组体,培育出稳定表达mlL-12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mlL-12-BMSCs),研究其对小鼠结肠癌(CT26)模型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PCR扩增后行Overlappin...
林晨
新型血管模拟装置在腔内血管外科体外实验中的应用
2014年
我们前期成功研发了新型血管体外模拟装置并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2010201324467),本课题探讨其用于腔内血管外科体外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旨在为腔内血管外科提供一种直观、便捷和稳定的体外模拟操作装置.
郑晶晶张再重黎成金夏印王烈景在平林晨
关键词:腔内血管外科体外实验模拟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模拟操作
血管腔内成形术术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比较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移植与单纯PTA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移植组28例行PTA术后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动员5~7天后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对缺血肢体进行移植,对照组23例患者行单纯PTA术,3个月后比较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ABI及TcPO2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移植组术后TcPO2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PTA与APBSC都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安全有效的手段,PTA术后行APBSC移植,效果优于单纯PTA术。
李春梅徐向进林晨包俊敏陈频
关键词: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外周血干细胞糖尿病足
一种充气式肛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式肛管,它包括可供肠镜穿入的透明管道以及包裹于管道外壁面上的带有充气口的透明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充气后的形状呈哑铃状,中间的狭窄部分有助于其牢固的卡在肛门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结...
林晨马帅蔡志聪陈重飙
文献传递
主动脉弓三分支型移植物在血管模拟装置中的腔内修复实验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一体化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腔内移植物在新型血管模拟装置中模拟腔内修复主动脉弓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并制作主动脉弓一体化三分支型覆膜支架,其分支针对主动脉弓上的3个分支动脉;用新型血管模拟装置测试此种移植物,优化移植物的腔内操作,评估移植物在模拟装置内释放的可行性。结果:新型血管模拟装置运作正常,移植物可顺利装载入输送系统并导入血管模拟装置内释放,其主体和分支在位良好。结论:设计制作了新型主动脉弓分支型移植物,其输送系统能顺利将移植物送达靶血管准确位置;新型体外血管模拟装置能模拟人体血管腔内环境并对上述移植物进行体外测试。
林晨陆清声王烈黎成金景在平
关键词:腔内修复覆膜支架
累及重要分支的主动脉扩张型疾病的腔内隔绝术被引量:4
2010年
自1994年Dake首次使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以来,血管腔内隔绝术已成为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新选择。目前主动脉直筒型以及肾下腹主动脉.髂动脉分支型的隔绝移植物系统已经比较成熟,腔内隔绝术已进入分支区腔内隔绝术的探索阶段。若近端瘤颈距离重要分支(如左颈总动脉、头臂干、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等)的距离〈15mm,采用以往的直筒型腔内移植物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林晨景在平
关键词: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疾病扩张型主动脉扩张性左颈总动脉
日间手术模式下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47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7,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术)与观察组(n=20,采用经皮高位结扎术联合激光治疗+泡沫硬化剂注射术)。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情况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CSS)进行评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诊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V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C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神经损伤,对照组中仅1例患者术后发生浅静脉炎,经换药、服用改善循环药物等对症治疗后得到有效缓解。结论日间手术模式下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术后快速康复效果,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相似,疗效确切,医疗费用较低,疼痛程度较轻,安全性较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许磊林晨
关键词:日间手术高位结扎激光治疗泡沫硬化剂
一体化单分支支架对部分主动脉弓部行腔内隔绝术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设计制作新型一体化带单分支的主动脉腔内支架,以此种支架对动物行主动脉弓分支区腔内血管重建的实验,探讨其腔内重建主动脉弓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并制作适合于动物实验的一体化单分支覆膜支架,其分支针对左锁骨下动脉(LsA);在x线透视引导下,对猪行主动脉弓腔内血管重建;术后第3个月观察支架形态结构、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内漏发生状况。结果8例均完成支架的植入,平均手术时间(93.5±12.1)min;术后第3个月造影显示支架位置及形态良好,冠状动脉及分支动脉血流通畅,未发现支架贴壁不良的情况;头部CT未发现脑梗塞;支架植入后第3个月,LSA的血压为(138.0±8.8)mmHg(1minHg=0.133kPa),降主动脉的动脉压为(141.3±8.5)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支架周围的血管壁组织切片检查未发现血管内膜损伤。结论应用一体化单分支支架部分重建猪的主动脉弓在技术上可行,有助于探索腔内重建人体主动脉弓。
林晨陆清声王烈黎成金景在平
关键词:腔内隔绝降主动脉
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注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注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的82例患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42例下肢缺血陛疾病患者行PTA术联合自体PBSC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行单纯PTA术,比较两种方法之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接受治疗。治疗组ABI由术前0.32±0.11提高至术后第3个月的0.50±0.14和术后第6个月的0.49±0.13(t=-6.765和-6.040,P〈0.05),TcPO2由术前(26.1±2.3)mmHg提高至术后第3个月的(32.7±4.2)mmHg和术后第6个月的(34.5±2.7)mmHg(t=-8.901和-14.250,P〈0.05),对照组ABI由术前0.30±0.12提高至术后的0.47±0.15及0.47±0.13(t=-5.631和-5.873,P〈0.05),TePO2由术前(25.9±2.4)mmHg提高至术后第3个月的(28.9±2.9)mmHg及术后第6个月的(28.9±2.1)mmHg(t=-5.090和-5.389,P〈0.05)。治疗组术后TcP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TA和自体PBSC注射是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有效的手段,自体PBSC注射有持续性升高TcPO2的作用,两者的联合运用效果优于单纯PTA术。
林晨王烈包俊敏李春梅徐向进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成形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肠系膜下动脉不同处理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与高位结扎并根部淋巴结廓清对直肠癌根治术的意义。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15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低位结扎组80例,高位结扎组76例。低位结扎组采用肠系膜下动脉低化结扎并根部淋巴结廓清,高位结扎组采用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斤根部淋巴结廓清。比较两组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清扫数量、复发率、5年生存牢及并发症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位结扎组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5.0%,高位结扎组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术后复发率、5年生存率、吻合口瘘、性功能障碍和尿潴留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病率低于高位结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并根部淋巴结廓清可达到直肠癌根治。与传统IMA高位结扎相比,对患苦的复发率、5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病率无影响。
韩玉栋林晨张再重涂小煌
关键词: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直肠癌根治术外科手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